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考察频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於佛经中的“频果”。两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於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後期,中国绵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果”一名来称呼它,到明朝後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果是柰的别称。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 标签: 频婆果 中国 苹果栽培史 古代 平波果
  • 简介:是在旧书店看到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书信集》的,拿起来翻了翻,有一种不期而遇的欣喜和愁怅,随即买下。我更喜欢这本书下半部分的书信,内容与许多年同一个作者的《狱中书简》不乏重叠处。上中学时,恰逢革命年代。自己也以革命者自许。对曾是德国共产党领袖的莎·卢森堡不无敬仰之情。当年《狱中书简》买的也是旧书,大约花了五分钱吧!读过不止一遍,到了文革期间,又拿出来再读。

  • 标签: 罗莎·卢森堡 书简 革命年代 共产党 旧书店 俄国革命
  • 简介:<正>1、形容很多,泛指例如:[比比皆是](到处都是)整个古城里除了残留的房屋、遗址外,盖房用的木梁、檩条、椽子比比皆是。[触目皆是](眼睛所看见的都是)①千姿万态,色彩缤纷的秋菊,触目皆是。②自然风光严重破坏的现象,在庐山中心区的牯岭一带和许多风景区,更是触目皆是。[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①当人们走进热带雨林时,首先发现的是,漫山遍野都是野藤。②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

  • 标签: “多” 成语 漫山 烟海 多识 木梁
  • 简介:森塔尔效应”源自一个“谎言”成真的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森塔尔到一所偏僻的学校去“考察”,然后在当地老师送上的学生名单上,随意地圈选了一些学生的名字,说:“他们将来必将大有出息,他们的智商很高。”事隔一年,森塔尔再次来到该校,发现他的预言已成事实:那些被圈选的学生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激励学生 “考察” 心理学家 学校 老师
  • 简介:汉语定中结构在语中的表述有下列格式:1.中心语+属格定语;2.中心语←→与格定语;3.中心语←→形容词定语;4.数词定语+中心语;5.中心语+介词词组定语;6.中心语←→副词定语;7.中心语+动词定语;8.中心语+定语从句;9.代词;10.名词;11.主语+宾语/表语.这11种格式反映了汉语定中结构在语中的表述特点:1.语定语一般位于中心语之后;2.语充当定语的词语都是实词性词语,这与汉语类似;3.语定语的标志是名词代词的属格与格的变化、形容词与中心语性数格的一致、以"de"等介词组成的介词词组的后加、以"care"等引导词引出的定语从句的补充说明;4.语的名词或代词有时可表述汉语的整个定中结构;5.有时用语表述汉语定中结构,汉语定语转换成语主语,中心语转换成宾语或表语.

  • 标签: 汉语 定中结构 罗语 表述
  • 简介:《汉俄合璧韵编》(以下简称《韵编》),是巴拉第·卡法夫(1817-1878)一生学术活动的最后结晶。“巴拉第·卡法夫在其生平的最后几年,集中精力编辑这部《韵编》”。所谓“最后几年”,指的是1871年春,即他从南乌

  • 标签: 巴拉第 卡法罗 波波夫 大司祭 鄂山 直臣
  • 简介:汉语──政治文化统一的标志──读杰瑞著《汉语概说》田福美国华盛顿大学杰瑞(JerryNorman)教授写了一本书,叫CHINESE,张惠英女士把它译成汉文,名叫《汉语概说》。这本书是写给外国语言学家看的,但是中国语言学家也值得一读。作者把汉语的历...

  • 标签: 文化统一 汉语书面语 方言用语 汉字 概说 普通话
  • 简介:老师,您知道我们的书包有沉吗?也许,这不该是我们提出的问题。清晨,每当闹钟将我从睡梦中唤醒,睁开惺松的睡眼,闪现在脑际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该起床上学了。而正是此时,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昨晚预习课程,做作业,还有数不清的补充题,一直搞到深夜。似乎刚刚睡下,马上便被唤醒了,谁叫我们是学生呢!我在心底默默地喊道:“做学生真苦呀!”

  • 标签: 作业练习 重庆 书包 补充题 老师 学校
  • 简介:<正>“”和“来”都能用来表示概数,前者表示比前面的数词所表示的数目大,后者表示接近于前面的数词所表示的数目,可能略,也可能略少。虽然“”和“来”有共同的义域,但它们分布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即不是完全对应的。例如,我们可以说“三十多斤”“三十来斤”,但是我们可以说“一斤苹果”,而不能说“一斤来苹果”。搞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来”,不仅有利于认识汉语的语法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工作。关于“”和“来”的分布情况,吕叔湘先生早在1957年就撰文作了专门研究,以后,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刘月华先生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等也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其中吕叔湘先生的论述最为详细。吕先生在《数量词后的来、、半》一文中,把“”和“来”的分布情况归纳为以下公式:

  • 标签: “多” “来” 量词 数词 全方位考察 概数
  • 简介:<正>记得“D(动)M(名)、快DM、D好M”这个格式好象是随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提法推而广之的,不过,这“出好人才”究竟是“出/好人才”还是“出好/人才”呢?老实说,本人先前一直认为是后者(因为总认为既然“人才难得”,大约不至于有“坏人才”、“不好的人才”),因而也多少有点小惑不解:多出、快出,不就是“出好”吗,何必又多续这么一句呢?及至后来“多出(运)煤、快出(运)煤,出运好煤”,“多交粮(棉)、快交粮(棉)、交好粮(棉)”,“多出书、快出书、

  • 标签: 出好人才 出人才 好书 语用功能 教育体制改革 有格式
  • 简介:一个6岁孩子放学后等着妈妈来接,而妈妈却忙于工作拖延了4个小时才出现。这位母亲见到儿子不问冷暖先谈神圣使命:“孩子,你受委屈了。可是妈妈有着太多的责任啊!也许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但她绝对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 标签: 演讲艺术 思想感情 演讲者 思维模式 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