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高潮迭起,红色经典电视剧荧屏热播。从《烈火金刚》到《小兵张嘎》,从《吕梁英雄传》到《铁道游击队》,都新瓶装旧酒,乔装打扮老剧重拍,引领人们进入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接受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洗礼。抗战影视一再重拍无疑反映创新能力欠缺应该说,抗战题材影视剧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感人的特殊艺术效果。但是一再重拍,无疑反映了后继乏人,创新能力欠缺。更关键在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的抗战小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我军和日军形象概念化、脸谱化,叙事情节单一,难以适应当前国民素质和抗战宣传教育宗旨。这样的缺陷在重拍的剧作中并没改变,反而随着电影科技与摄影手段的提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向。抗战老电影中,我军指挥员基本上由王心刚、郭振清、李默然等英俊人物扮演,浓

  • 标签: 创新能力 爱国主义 国民素质 教育宗旨 抗战胜利 形象生动
  • 简介:陈寅恪和郭沫若先生推崇陈端生着《再生缘》一书,陈先生认为陈端生的文学“与其母有关”,本文受此结论启发,专门讨论其母族桐乡汪氏。从这一家族由商而儒而仕,以至於科第至盛,阖族皆擅诗文,多有着述,女性也渐染习文家风等方面,对作者创作此书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影响进行探讨。就一个家族作个例研究,又涉及社会史学者早已关注的江南望族问题,特别是一批迁往江浙的徽商所形成的富裕世家,他们以诗书传家,对文化的发展曾有过贡献,因而本文也是对此社会文化史上的特殊现象,从典型到一般作具体描述,并做出初步的分析。

  • 标签: 《再生缘》 作者 桐乡 汪氏 陈端生 汪森
  • 简介:为了广泛了解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实状况,切实加强大学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武汉大学“社会对写作人材需求与大学生写作障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01—2002年选择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文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写作障碍”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回答方式,便于答卷者真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和想法。调查收到问卷回答共计593份,其中有效的584份,具体结果如下:

  • 标签: 大学生 写作障碍 调查分析 写作教学 教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