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梳理了我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流汉语教学模式,发现学界所说的三种汉语教学模式中,"讲练-复练+小四门"并不是独立的教学模式;而"分技能教学"模式实际上内含两个不同的模式:"综合+分技能"模式,"狭义分技能"模式,前者目前占主导地位。(2)调查整理了我国34所高校、51个教学类型的汉语教学模式现状,发现共有3种教学模式,其中"综合+分技能"教学模式占绝对比例,达80.4%,该模式中又含6个分模式,其中以"综合+小四门"分模式为比例最高;"分技能"模式中又含2个分模式,其中"听说+读写"分模式我们认为代表了汉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调查还发现采用"综合+分技能模式"的大多数教学类型都存在使用教材不配套、随意搭配、拼凑,其多门课的授课教师之间也缺少配合的问题。(3)目前业界采用最广的"综合+小四门"分模式所依据的"结构-功能"理念需要检讨;该模式需要五门课、五本教材、五个教师的密切配合与合作,而实际操作中这些配合与合作很难保证,结果出现脱节,重复浪费,以及对不同课程任课教师的不公平,其教学效率也不高,最好废止。(4)从能力训练统帅知识教学、"听说一体""读写一体"理念出发,阐述了狭义分技能模式中"听说+读写"分模式的优势,并结合作者经验阐述了该分教学模式的操练要点,列举了该教学模式有效性的部分证据。

  • 标签: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听说一体 读写一体 教材 教学质量控制
  • 简介: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的变化。本文以《祝福》为例,通过梳理1958~2007年版人教版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纵横比较之后发现练习系统的变化对教学内容有重要影响:从“单级”到“多级”的提问方式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从“抽象”到“具象”的追问方式能够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 标签: 教学内容 课后练习 《祝福》 演变
  • 简介: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方块壮文、汉字白文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的体现。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通过对这些汉字系文字的研究,

  • 标签: 历史文化现象 汉字传播 传播史 民族文字 评介 教授
  • 简介:《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普希金笔下的叶夫根尼·奥涅金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他们被称作是时代的多余人。在贾宝玉的形象当中我们看到中国18世纪封建社会贵族阶层中的先进典型。受自己的阶级出身所限,贾宝玉不可能战胜自己的悲剧命运,成为中国的多余人。奥涅金虽然生活在19世纪,他的阶级地位同样决定了他的命运。虽然他提出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但最终不能摆脱封建制度的枷锁。特殊的历史条件、复杂的阶级出身、封建社会相同的本质决定了他们的悲剧,使他们变成了多余人。两个形象作为文学史上的优秀典型成为时代的反射镜,反映了中国和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实际。

  • 标签: 封建社会 前程 藐视 民主意识 时代的反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