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传统语法所划分的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实质上是“动作动量词”和“事件动量词”的区别。“事件动量词”又可分为“强事件动量词”和“弱事件动量词”,前者以[+计事]为主,后者以[+计时]为主,更接近时量词的语义特征,甚至出现表“体”的倾向。动量词的动作性和事件性是计量角度的不同,也是规约性与非规约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语义特征、句法功能方面也有一定体现。

  • 标签: 动作动量词 事件动量词 规约性 去范畴化 分类
  • 简介:“这碗面吃了我一身汗”“这些酒喝醉了他”“这场比赛看得观众们兴高采烈”类句子是双重使动句,特点是包含双重使动:(1)主动词和后面的补语谓词之间有使动关系;(2)主动词又发生使动化。(2)以(1)为基础,再加上汉语动词使动化的一般限制,可解释这三类句子的构成限制和构成动因。双重使动句是汉语中补偿单动词使动化限制的一种机制,体现了汉语连动型语言特征对使动表达的影响

  • 标签: 双重使动句 使动化 作格动词 原因事件 结果事件
  • 简介: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文从维向的角度解释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现象。认识情态可细分为四个维向:“单纯标示对命题真值的确信度(一定、应该、可能)”、“凸显命题的程度性结果(得)”、“根据经验判断命题(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命题(要)”。文章提出“只有维向差异的情态动词才能连用”的假设,根据这条假设,我们预测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的可能组合。语料库中的连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 标签: 认识情态动词 连用 维向 梯度
  • 简介:现代教育认为学校教育应尽可能地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在各级教育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要求和趋势的推动下,各级教育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分层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讨论分层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有助于更好地在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分层教育 高校教育 实现途径
  • 简介: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比以前的修订本更加完善。然而,使用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本文运用语义场的整体观念和系统理念,从读音、义项和词条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予以深入分析。希望对今后词典编纂的进一步科学化与系统化起到借鉴的作用。

  • 标签: 语义场 义项 冗余 缺漏 错位
  • 简介:本文以'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为话题,从'树立新的小学美术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 标签: 美术教学 新颖科学 课外活动
  • 简介:现代汉语协配句的协配手段有多种,就其共现情况而言,可分为同类协配手段之间的共现和异类协配手段之间的共现两大类。前者主要体现在协配动词的共现原则以及协配副词的共现层级两个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协配副词与协配动词的组配条件,协配副词与协配类固定短语、协配句法结构手段的共现要求以及协配类固定短语手段与协配句法结构手段的共现语序三个方面。

  • 标签: 协配手段 共现规律 功能制约
  • 简介:现代汉语粘着短语“主要是”的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要是”前面的主语不能补充出来;“主要”与“是”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其后接语义自足的小句或句子;“主要是”可以较为自由的省去。“主要是”的形成机制主要与错配和重新分析密切相关。从语用表达上看,“主要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语篇衔接和主观凸显。

  • 标签: “主要是” 粘着短语 附缀 衔接
  • 简介:本文重点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个方面入手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以望谟县县城及周边地区读音为标准的布依语本族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在其聚合关系:辅音、元音;组合关系:声母、韵母及其声调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共性和细微差异,认识并掌握这些共性和差异能够为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布依语语音教学与研究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辅音和声母 元音和韵母 声调 对比
  • 简介: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成果颇丰。目前,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有4个:讨论拷贝结构的定性问题;分类讨论不同拷贝结构的具体特征;从“拷贝”的格式特征出发,关注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从拷贝形成的认知心理出发,探讨有关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但就当前研究成果来看,拷贝结构研究范围划定仍不够明确,不同结构的研究成果不够均衡,结构与结构之间关系的互通性发掘较少,已有究成研果有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拷贝结构研究中引入“话题”视角,将拷贝结构看作一个连续统,考察其共时与历时交错的痕迹,探寻修辞与语法之间互补与共生的可能。

  • 标签: 拷贝结构 研究现状 问题 展望 话题性
  • 简介:意外范畴不同于示证范畴、情态范畴、反预期范畴和语气范畴,应看成一个独立的语法范畴。意外范畴有"突然发现或突然意识到""惊异""不备的大脑知识""反预期"以及"新信息"五类语义类型。不同语言中的意外范畴在实现形式上各具特点。现代汉语主要是利用"附加特定语气""选取评注性副词""采用话语标记"和"依托具体构式"这四种典型且常见的非形态手段来实现意外范畴。

  • 标签: 意外范畴 现代汉语 实现形式 非形态手段
  • 简介:本文首先指出信息结构分析可能遭遇的一些问题,然后在澄清几个与信息、话题、焦点等有关的概念之后,举例说明话题形式、话题链组合、焦点标记三者如何互相作用而决定语篇片段的最终语法及修辞形式。

  • 标签: 信息结构 话题 话题链 焦点 新消息 新信息
  • 简介:木材是中国传统家具中最重要的使用材料之一,作为木作结构的核心—榫卯结构,自然是中国匠人们所留下的造物精华。榫卯不仅有着技术与艺术,结构与装饰并存,更是蕴含着深刻的设计思想内涵。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榫卯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且许多中外设计师用创新的形式将榫卯结构使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

  • 标签: 传统文化 榫卯结构 现代家具
  • 简介:元结思想中包含关注民生的儒家、隐居山林的道家和独树一帜的'漫家'三种文化思想。其文学主张恢复风雅规讽的传统,追求朴真性情,同时又力主复古、尚奇尚怪。本文试从元结文化思想影响的角度,对其文学主张作浅要研究。

  • 标签: 儒家 道家 漫家 文学主张
  • 简介:中国学生日语语音习得研究多数基于二语视角,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以三语习得视角研究日语语音习得,但多数是以区别性语言特征为基础的分析推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中的现象法(phenomenology),探索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语音过程中来自母语及二语英语的跨语言影响及触发因子。采取目的抽样选取中国中部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数据收集工具为开放式问卷和半结构型访谈,质化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在三语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语言心理类型相似性是跨语言影响的主要触发因子,出现为内容相似和形式相似两种类别。本研究发现将会对日语语音的教学和三语日语其他层面的研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借鉴意义。

  • 标签: 日语语音 三语习得 跨语言影响 语言心理类型相似性
  • 简介:基于言语效率理论,对初级汉语水平俄语母语者进行了有反馈和无反馈重复朗读训练,以考察反馈对汉语第二语言朗读韵律产出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跟无反馈重复朗读训练相比较,有反馈重复朗读训练在朗读韵律方面的改善程度是显著的。2)如果仅仅采用重复朗读的训练方式对于正字法距离跟汉语差异较大(如俄语母语者)且对汉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言,朗读韵律不会有明显改善。3)有反馈重复朗读训练在朗读韵律方面的学习效应会随着时间变化而衰减,这表明教师应该将朗读韵律的外显教学和反馈进行结合,并贯穿汉语二语朗读教学的始终。

  • 标签: 第二语言朗读教学 教学反馈 朗读韵律 重复朗读
  • 简介:助动词结构“可X”的词汇化导致“可”发生语义磨蚀,具体表现为“可”隐含的致使性强弱不同。本文以双音词“可X”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为对象,对二语学习者的词义结构识解进行考察,采用赋值法对“可X”的掌握程度进行排序。研究发现,“可以X”义的“可1X”(如“可见、可谓”)语义磨蚀较轻,倾向于“较易掌握”;“值得X”义的“可2X”语义磨蚀则较重,呈两极化分布:多半“较难/很难掌握”(如“可笑、可怕、可贵”),“容易/较易掌握”的“可2X”(如“可爱、可惜”)则与兼类词语法功能灵活、高频使用利于整体识记、词汇化程度较高等因素有关。同时,文章对语义磨蚀程度不同的“可X”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给出一定的建议。

  • 标签: 词汇化 “可X” 语义磨蚀: 汉语二语学习者 词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