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当一个人独处于静思默想状态时,思维与语言进行着“内部运转”,那时“语言”无声也无序列地活动着。当然,人们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想象图表和画面进行类似的思考,或者通过数字、线条、几何图形来进行思考。但“用词思考”毕竟是在人的内心处理信息时最有效的形式,不过这时“词”的组合还只是意义抱合和一连串不出声的言语片段,属于内动符号。一旦表现为外部语言——互动符号,就形成有声言语,向对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尽管内动符号反映客观世界具有立体的结构,但作为交际运用的互动符号只能是线性的序列——语音按时间轴顺序排列。为了使人们从语音组合中领悟语义的组合,达到交际的目的,有声符号在互动中的线性排列必须是有规则的。这种外部语言的序列便是通常说的语法,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人们在互动中约定的“重复性”规则。通常认为正常的句子必定是合符“语法”的。但实际上,现实的言语类型里到处可以看到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冲突,内动符号反映客观世界的立体联系与互动符号(即有声言语)线性序列之间的矛盾。自言自语就往往没有严格的序列,在交际场合也常常发现非语言的声音和非正常的序列。例如“今天下午我们开会”,被表述成“今天下午——啊,啊——我们——啊——开会”。“啊”切断正常?

  • 标签: 线性语序 外部语言 内部语言 非语言 言语类型 线性序列
  • 简介: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常常会出现文体不明晰、立意不准确、条理不清晰、情感不丰富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体、深化立意、理清思路和投入情感,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作。

  • 标签: 高中语文 习作教学 思路
  • 简介:习作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遗憾的是我们所接触到的许多学生作文以一种灰色写作生态来呈现的,言语生命意识呈现异化、弱化的态势。在潘新和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心灵的高度、温度、深度、广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灵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言语生命意识,实践绿色的习作生态课程。

  • 标签: 言语生命动力学 绿色习作生态 课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