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莉·狄金森的大量诗歌都表明狄金森在诗歌创作时存在一种"对立思维"的模式,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狄金森诗歌中大量的矛盾修饰,狄金森关于"永恒"主题的、浸透着痛苦、同时体味到"狂喜"的诗歌,以及她充满绝望和渴望的情诗。狄金森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约,是她诗歌中暗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给她的诗歌带来了神秘感和陌生感。如果说文学作品的陌生性造就了其经典性,正是狄金森独特的对立思维方式使她的诗歌成为了经典。

  • 标签: 爱米莉·狄金森 对立思维 矛盾修辞
  • 简介:探讨了苏童的《》中的叙述类型及其在英译本中的体现。从小说叙事类型的视角出发,对苏童的代表作《》中的叙述视角、气氛、意象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评价其对人物、地点及事件产生的影响,并由此表达了作者/叙述者的写作或叙事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因此,我们应予以重视,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并通过对语言的操控在翻译中实现更好的传达与再现。

  • 标签: 《米》 叙事类型 评价资源
  • 简介:藻先生(1891—1928),浙江诸暨人,生于塾师世家,自幼承袭家学,博古通今。21岁起,他的文章已陆续见诸报刊,并颇受当时一些知名学者的赏识,被视为奇文。25岁时开始出书,一生著述丰厚:但大多毁于战乱,流传至今的仅四部,分别是:《小说考证》(1915)、《小说枝

  • 标签: 先驱蒋 外国文学研究 我国外国文学
  • 简介:霍华德.雅各布森的《克勒问题》以BBC前广播制作人朱利安.特拉斯拉夫及他的两个犹太朋友为主线,展现了英国伦敦犹太人的生活境况,讨论了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反犹太主义等问题,是一部犹太史的缩影。本文旨在解读这部以喜剧小说为写作手法、充满了"睿智与幽默、忧伤与感性"的作品。

  • 标签: 布克文学奖 反犹太主义 喜剧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