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诗歌表达的情感应为艺术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是人类经验综合、集中、澄清后产生的新东西;诗人必须牺牲表达个人情感的强烈愿望,以成全艺术情感。这就是艾略特的艺术情感论,它是现代诗学的基础。

  • 标签: 艾略特“艺术情感”论 浪漫主义 后现代主义
  • 简介:“非个人化”是艾略特诗学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张标签。然而艾略从1930年代开始,逐步放弃了重传统、轻个人的“非个人化”诗学主张,正面肯定与强调了作家个体、个性因素对于传统的丰富发展作用。在这一“个人化”诗学转向中,艾略特抛弃了传统观当中的先验性、抽象性和绝对性,并沿此思路,积极地反思文学观念中的先验性因素,不再以规定性的、总结性的范式来界说文学现象,而更多地从发生学的角度展开诗学思考。这一切共同形成了艾略特中后期诗学思想中的解构特质。

  • 标签: T.S.艾略特 诗学 个人化 解构
  • 简介:如果从1946年9月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副刊上连载算起,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已经面世整整六十年了。这篇作品诞生伊始,即好评如潮,并为其作者本人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延安负责宣传工作的陆定一著文介绍说:它“用丰富的民间语汇来做诗,内容形式都好”。时在国统区的郭沫若也誉之为“文艺翻身”的“响亮的信号”。身在香港的周而复更是热情洋溢地赞道:“一颗光辉夺目的星星,从西北高原上出现,它照耀着今天和明天的文坛。”类似这样的揄扬褒奖之声,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因为直到那时,人们还坚持认为它“开一代诗风,……是不朽之作”。

  • 标签: 《王贵与李香香》 新诗 李季 大众化 民歌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