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社会有多少种文学,就有多少支持这些文学作品的社会阶层;有多少种风格,就有多少种接受这些风格的情感范畴。在香港,流行小说的产生固然有它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但也凸现了它作为流行小说的特点。什么是流行小说?流行小说是一种满足文化不高的,常常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公众的需要的小说或伪小说。它的消费者是些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创作能力的公众,其生产者则是能满足变化着的公众需要的专业人员。流行小说因它的娱乐服务特征,常常在数量上赢得比精英文学更多的优势。不停地寻求刺激的城市生活方式,是流行小说不断产生的原因。娱乐、放松、无目的的玩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

  • 标签: 爱情小说 流行文学 香港文学 文学作品 大众文化 现代主义
  • 简介:香港,想找怀旧的滋味,荷李活道是一个不错的好去处。比起香港的其它许多地方,荷里活道“旧”得让人费解。这么一个距中环并不太远的地方,却几乎看不到时代的光鲜。日暮的时候,荷里活道映着夕阳,晚风中飘着悠悠的年代气息,你会忽生一种错觉,岁月从未远去。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危难未敢忘忧国——胡蝶在香港□谭春发一香港,从地图上看去,蔚蓝色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宛若弹丸,很不起眼。再一细瞧,却可以发现它背靠广袤的、难以逾越的大陆,位于亚洲的中心,有观望世界的窗口和联系东、西方各国的跳板的妙处。或者说,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适当的港...

  • 标签: 胡蝶 日本鬼子 川谷 梅兰芳 香港 东江纵队
  • 简介:一、由来已久的黑色浪漫在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年)中,在美国影片《欲望号街车》(1951年)中,在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洛丽塔》(又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1962年)中,在经典强盗片《邦尼和克莱德》(1967年)、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年)、美国导演科波拉的《教父》第1集至第3集(1972-1990年)、马丁·斯科西斯的《出租车司机》。

  • 标签: 导演 香港电影 《教父》 探戈 影片 大师
  • 简介:哈佛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InstituteforWorldLiterature,下略为IWL)的2014年暑期学校项目。于6月22日至7月18日由香港城市大学主办。本次暑校,一共有来自28个国家/地区的140多位学员参加.外加十几位教授,阵容甚为庞大。该项目的此前三届,分别在北京大学(2011)、伊斯坦布尔的Bilgi大学(2012)和哈佛大学(2013)举办,而明年的第五届将由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主办。

  • 标签: “世界文学” 香港城市大学 哈佛大学 文学研究所 World 伊斯坦布尔
  • 简介:谈谈我对香港的想象我的老家广西北流跟香港同属粤语地区。我们管粤语叫白话,北流的白话虽然没有广州这边的白话好听,但是语法字音都一样,只是语调不同。我们的语调更短促、迅猛,听起来更像南蛮野音。在北流的县城,我们说粤语,听粤剧,喝凉茶,不吃辣椒,午后阵雨来时走在骑楼下……总而言之,我们广西东南部的人在心理上总是更认同广东,而对北部的桂林柳州地区有一种疏离。桂北人说北方语系的柳州官话,听桂剧和采调剧,吃辣椒,听说到了冬天那边还下雪……至于更远的百色就不用说了,壮族的话我们一点都听不懂。

  • 标签: 华文文学 文学外
  • 简介:为应对电影工业的严重滑坡,新成的特区政府改变了港英政府在文化领域长久以来的自由放任政策,于1998年设立了“电影发展基金”,以资助有利于香港电影业长远发展的项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该基金运作的方式与覆盖的范围从影视周边措施拓展到直接介入电影生产,为其提供融资或制作费用。尽管它并没有,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协助香港电够工业重回顶峰,但它培养了新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本地电影工作者社群的存续。更为重要的是,从发展基金目前的运作方式来看,其目标是在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中,将香港发展成为电影投融资汇聚的中心及华南地区的电影中心,开发粵语市场。

  • 标签: 香港电影 电影发展基金 转型
  • 简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香港“存在主义”的风行对香港的现代主义运动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促成因素和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在铺天盖地的评论上,亦反映在创作中。香港对“存在主义”的引进与传播大受报刊文化生态的影响,主要人物和重要概念的诠释都因时而易,成为香港大众文化的流行符码。倡导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固然强调自身精英的立场,却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不自觉卷入其中。此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存在主义”,其叙述包含了彼时香港民众的集体想象,并于六十年代中后期暗示了这种想象的转变方向。

  • 标签: 存在主义 大众文化 符码 精英姿态 想象的共同体
  • 简介:由20世纪八十年代李碧华《胭脂扣》以名妓如花的爱情隐喻"香港"的烟消云散,到九十年代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黄得云的情爱对照香港的政治寓言,直至千禧年黄碧云《无爱纪》写尽每人的无所不爱,深深地记忆着香港的爱和恨。香港女作家以情爱经验写出一个又一个香港传奇,并在二十世纪末的香港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重要的风景。

  • 标签: 身体书写 女作家 香港 小说 《胭脂扣》 二十世纪末
  • 简介:<正>英国佬的军舰,为什么又耀武扬威地开进了维多利亚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消息就像闪电划破长空,迅速传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饱受日军蹂躏的香港,顿时沸腾起来了:"号外!号外!日本鬼子投降了!""同胞们,东洋人要滚出香港了!"

  • 标签: 香港问题 日本鬼子 令人 废除不平等条约 丘吉尔 维多利亚港
  • 简介:2001年夏季的《蜀山传》和《少林足球》为整个香港电影带来了一股高科技电影的汹涌浪潮。《蜀山传》说的是一个剑仙奇侠的故事,而《少林足球》是一部将武术与足球、笑料杂糅在一起的电影。两部电影在题材和旨意上都大相径庭,但是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疯狂地使用了电脑特技。无论是驭剑飞行、星海飞驰的蜀山剑侠还是少林弟子的绿茵神技,对于观众而言无疑都是一场“怪、力、乱、神”的视觉狂欢。

  • 标签: 香港电影 《少林足球》 观众 电脑特技 题材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