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德国小说家雅·瓦塞曼(1873-1934)于1928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的小说.它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揭露了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本质和侵略者的凶残与奸诈.

  • 标签: 将军 原始积累 士兵 军队 妻子 军营
  • 简介:<正>"灾难,荒年,饥馑——"额尔伯爵曾经感叹地说,"我的名字可能会加在这个东方的苦难单子上。"他的预感果然实现了,添上了第四大灾"烧园"。额尔这个名字,因为毁灭圆明园,已经被永远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在英国,持文化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名字所象征的殖民主义历史,已经十分反感。一般民众,多少也知道这个名字不名誉。其原因却是另一个额尔——七世额尔伯爵。此人十八世纪末任英国驻奥托曼帝国大使,当时土耳其统治希腊,额尔为了"保护文物",把雅典万神殿的大理石像运到伦敦。所谓"额尔大理石像"(TheElginMarbles)成为大英博物馆一号珍藏品,也成为当今希腊政

  • 标签: 额尔金 批判态度 大理石像 奥托曼帝国 大英博物馆 《天津条约》
  • 简介:艾伦·斯堡现象[美]布鲁斯·博尔蒋显译“我发狂是多么走运。”——艾伦·斯堡:《博普抒情诗集》(1949)艾伦·斯堡的《诗选:1947—1980》开篇第一首就似乎在某种方面预兆了斯堡的整个生涯。这首诗的标题是《在酒会上》,作于1947年,诗人...

  • 标签: 金斯堡 垮掉的一代 惠特曼 诗歌 《嚎叫》 垮掉一代
  • 简介:<正>十年前,《当代外国文学》译载了斯伯格的《嚎叫》引起关注。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人物斯伯格等人均在诗坛上喧赫一时,后转消沉。但,1987年出版的诗集《斯伯格诗选:1947-1980》,837页;1988年,诗人出版又一诗集《白色尸衣》(WhiteShroud),名声复起,从“垮掉的一代”再次上升为当代美国诗坛的耀眼人物。

  • 标签: 精神境界 金斯伯格 惠特曼 重要人物 诗歌创作 上帝
  • 简介:金相玉质──谈<舟>的艺术特色冯光荣诗歌不以篇幅论优劣。长诗固然可以气势宏大见长,短诗亦能以小巧玲珑取胜,古今中外诗坛不乏其例:白居易的七言《长恨歌》,洋洋千言,缠绵徘恻,哀宛动人,绝唱传千古;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寥寥数语,情景交融,烩灸人口...

  • 标签: 固定重音 象征派诗歌 加拿大法语 “自我” 相玉 艺术特色
  • 简介:A.斯伯格的诗歌反映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身心焦虑与文化反叛,也显示了美国诗歌中激扬蹈厉诗风的延续.本文从"Beat"的释义、诗歌传承和作品解读等方面对之做了探讨,指出斯伯格在艺术创新和文化批判两方面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诗人.

  • 标签: A.金斯伯格 反叛诗人 文化焦虑 美国 诗歌 文化反叛
  • 简介:奥西普·察德(OsipZadkine,1890—1967)是法国雕塑家、立体派雕塑代表人物。出生于俄国斯摩棱斯克,1909年到巴黎,并加入了法国国籍,此后一直在法国从事雕塑创作,受到立体派和表现派的影响。立体派最适合于察德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方法,因...

  • 标签: 立体派 雕塑家 希腊神话 普罗米修斯 俄耳甫斯 法国
  • 简介:<正>我译《瓦西里·焦尔》,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当年我在部队做训练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训练场上、行军途中度过的。高度紧张而又热气腾腾的部队生活,战士们英勇顽强而又淳朴开朗的精神面貌,使我对《瓦西里·焦尔》这部描写普通战士的名著产生了亲近感。本来,在全国解放前,我是学外国文学专业的,对外国诗有广泛的爱好,但是走上翻译介绍外国诗的道路,我还需要一个直接的推动,需要一种催化的触媒,需要一本和我“对口”的诗,——《瓦西里·焦尔》正是我期待着的这本诗。与焦尔交上了朋友后,我于1955年决心把这部诗译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诗,是我的业余爱好,可是部队工作却没有业余的闲暇可言。从清晨的起床号到晚上的熄灯

  • 标签: 焦尔 战士 近感 生活气息 战争 生活中
  • 简介:《西厢》自传世以来,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尽管统治者一再将它列入禁毁书籍之列,但禁毁的结果是它百倍千倍地畅销。日本研究《西厢》的专家传田章著有《明刊元杂剧(西厢记)目录》,其间详细介绍的明刻本就有六十六种之多。然而自批本《西厢》一出,《西厢》的领地基本上就由金圣叹占据了。从清初一直到清末,虽然依旧是刻者无虑千百家,但再也不是元本《西厢》盛行书市,而是由批《西厢》大行其道了。其版本之多足可以与明刻本抗衡,有清三

  • 标签: 金圣叹 西厢记 莺莺 人生观 爱情 明刻本
  • 简介:@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缔造者和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荣膺者,一生写了50余部剧作.他早期的剧作受自然主义影响,但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中期的剧作多是实验戏剧,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年的剧作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奥尼尔的剧作有深远影响,为世界剧坛做出了卓尔不群的贡献.

  • 标签: 奥尼尔 自然主义影响 实验戏剧 现实主义悲剧
  • 简介:爱默生和梭罗所奉行的超验主义自然观无法完全解释艾米莉·狄森内心深处对"自然之谜"的疑惑,因她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中进行了极富独创精神的"再定义":"自然"等同于"知识",为直觉或"超灵"难以洞悉;"自然"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对人的基本利益漠不关心,两者之间的疏离感无法打破.因为不能体悟"自然"的本质,诗人对"自然"的敬畏感逐渐加深,也构成了她对超验主义自然观冷静的质疑.狄森和爱默生都相信读者应该经由个人的实践去感受和解读"自然之谜",而两者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狄森最终确定该命题无解.

  • 标签: 艾米莉·狄金森 超验主义 自然观 再定义
  • 简介:  澳大利亚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顿出生于西澳大利亚的巴尔弗道斯牧场.还在幼年时期,多丽丝·皮顿和妈妈莫莉·凯利及襁褓中的妹妹就被当局强行从家乡迁往穆尔河土著人定居点接受家仆训练.多丽丝的母亲莫莉想要返回家乡巴尔弗道斯牧场,但她的要求遭到当局的拒绝.于是母亲莫莉只能在1941年1月1日把大女儿多丽丝留在了穆尔河居留地,带着十八个月的小女儿安纳贝尔逃跑.……

  • 标签: 作品回家 回家路 多丽丝·皮金顿作品
  • 简介:<正>河北教育出版社近日首次推出了《巴赫全集》中译六卷本(主编钱中文,副主编白春仁,晓河),约250万字。1996年,我国学者经过与巴赫金文化遗产正式继承人商谈,获得了在中国出版中译《巴赫全集》的版权,并很快组织翻译,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工作。全集包括巴赫的美学、语言哲学、小说理论、人文科学方法论、诗学与访谈录、拉伯雷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巴赫金 首发式 人文科学方法论 小说理论 语言哲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 简介:<正>一表面看来,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巨著《源氏物语》,无疑是一部以男性为中心的作品。然而,一经深入分析我们便可悟到,紫式部人物塑造之重点,创作之要旨,似不在须眉而在裙衩。这部以风流公子猎艳史串连起来的长篇,着意展示的是贵族制度下妇女的悲剧命运,小说中女性群象整体的份量与意义,也大大超过了男性主人公。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一部女人为女人而作的、女人为女人鸣不平、呼唤人的地位和尊严的划时代巨著。以这个角度来透视其

  • 标签: 悲剧命运 人物塑造 女作家 女性形象 贵族 婚姻制度
  • 简介:<正>从前,阿拉伯国泰民安,在夏莫城有一位君王,称号为拉布拉萨尔三世,他有一口金黄色的美髯,修长过胸,洋洋洒洒,由此,他得到了胡子这个雅号。他对这口胡子,护理得无微不至,甚至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也要用一个丝绸的口袋把它套在里面。早晨,只让女理发师用她那精巧的手去梳理,因为男理发师总是用剃刀与剪子,女理发师则不同,她们只用梳子、卷子、喷子之类的东西,从不会损伤主人的半根毫毛。

  • 标签: 拉萨尔 短篇小说 女理发师 国王 白色羽毛 仓促行事
  • 简介:<正>在欧洲古典文学中,艺术大师们塑造过不少出色的吝啬鬼形象,如莫里哀笔下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和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等都名不虚传,但其中泼留希形象的表现手法却别具一格。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极为深刻地概括了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地主阶级的本质特征,

  • 标签: 泼留希金 表现手法 果戈理 阿尔巴贡 农奴制度 莫里哀
  • 简介:本文拟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森诗中的宗教内涵予以初步分析,追溯狄森一生对于宗教的态度:从青少年时期反抗基督教教规教义的束缚到对上帝态度的转变,直至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宗教观和神学体系,体现出诗人对于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

  • 标签: 艾米莉·狄金森 女诗人 反抗 宗教观 独特 自身
  • 简介:<正>西方文学评论家一般认为龙·奥尼尔(1888-1953)称得上是“美国的莎士比亚”,他在哲学的领域里深受“老子、尼采、斯特林堡、容格、叔本华的影响”。在我看来,奥尼尔创作上的哲学思想追根溯源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可以觅寻到更为深厚的思想基础。老子既是唯物主义者,也是唯心主义者,他在《道德经》中曾说过:“天纲恢恢,疏而不失。”(天纲极为广大,纲孔虽稀,而从没有漏失。)“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它的原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永远帮助善人。)老

  • 标签: 追根溯源 剧作家 马可·波罗 奥尼尔 评论家 尼采
  • 简介:《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偶合家庭与巴赫的有关见解陈思红《卡拉马佐夫兄弟》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作品,为他的创作打上了句号。这部杰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思考的结果,在艺术上也代表着他的最高成就。关于这部巨著,可谈的方面很多,我在这里只想谈谈作品中偶...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巴赫金 狂欢化 家庭 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
  • 简介:王灵智是著名的美国华人民权活动家与华人问题的研究学者,他祖籍福建金门,1938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1949年,他随母亲迁居香港,并在那里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1957年,年仅18岁的他横渡太平洋,赴美留学。他先去密西根州的霍普学院学习音乐,获得学士学位。从1961年到197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取得《旧约》学士学位,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古代中东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为了深入华人社区参加并领导民权运动,他放弃了还有两年就能拿到的博士学位。

  • 标签: 美国华人 美籍华人 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 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