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本书的论述照例带有欧美学院派著作的暧昧与晦涩,但它提出的问题却相当重要,那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究竟是否具有自我改良的内在机制,而在现代性语境中陷入焦灼的中国知识分子又是怎样设置文化复兴的大目标?作者以周作人作为一个"另类"范本,阐述现代性话语建构的一个历史插曲。显然,晚明心性之学被视为周作人式基于个人情感的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书中认为,周作人通过使用传统美学范畴的自我表达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主体认同,也是针对被"民族国家"所宰制的现代性的回应。这里触及到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宋明理学的内在分裂究竟意味着儒学复

  • 标签: 现代性 文化复兴 心性之学 美学范畴 个人情感 话语建构
  • 简介:<正>全球的今天,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后现代主义观念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它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对于国门大开的中国,亦是如此。这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生发的思潮,是生活在"物化"时代人类必然的应对策略,是对传统的哲学、美学、伦理学、道德、政

  • 标签: 现代主义诗歌 诗歌形式 文化政治 汉语诗歌 中国新诗 现代派诗歌
  • 简介:近年来王德威教授重申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并将其放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语境里重新思考。作为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王德威感兴趣的是抒情对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叙事的冲击,对文本中抒情因素的揭示成为他还原非连续的、众声喧哗的历史图景的手段。这一做法在获得洞见的同时,亦留下一些盲点。作为必要的修正,本文主张重构历史的整体性,以有着特定起源和目标的传统,为现代文艺创作和理论创构定位。

  • 标签: 抒情传统 中国 现代性 新历史主义
  • 简介:2013年5月29至31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举办的“十九至二十世纪初翻译与东亚现代”国际研讨会(TranslationandModernizationinEastAsiainthe19thandEarly20thCenturyConference)在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三至六号演讲厅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 国际研讨会 东亚现代化 二十世纪初 翻译研究 教授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我们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即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一个市场、全球和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体制基础,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的经济模式。

  • 标签: 中国模式 市场经济 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自莫言作为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关于其议题一直受到热烈争议与探讨。为呼应时事议题,深化学术思考,汕大文学院于2012年12月12日晚上,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文学院第二期学术沙龙,与全校师生共同探讨莫言的作

  • 标签: 莫言 中国文学 现代性 诺贝尔文学奖 师生共同探讨 学术沙龙
  • 简介:2010年出版的《中国在梁庄》,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作者梁鸿在对梁庄的过去与现实的对比中,写出了近20年来故乡在外观面貌上的衰朽蜕变和内在精神上的贫乏空虚;并分别就务工青年、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故事写出了在城镇进程中,三者关系的失衡所引发的一系列农村社会的问题及其后果.继《中国在梁庄》后,作者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其姊妹篇《出梁庄记》.

  • 标签: 中国梁庄 乡土社会 伤口中国
  • 简介:继舞台传播、影视传播之后,传统戏曲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扩大了戏曲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同时,新媒体将与戏曲融合产生“新媒体戏曲”,它的发展模式可以参考电子音乐,让虚拟戏曲演员用计算机合成的“电子唱腔”表演戏曲剧目。

  • 标签: 戏曲 生存 传播 新媒体戏曲 虚拟演员
  • 简介:《光明日报》从去年起开辟了一个“聚焦作家群”的栏目,先后发表了十余篇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从地域角度来界定作家群的,而且都是以大的行政区划作为作家群的界定标准的,事实上,十余篇文章就是将十余个省(区)的作家各自作为一个作家群体来讨论的。这种研究习惯似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并还非常流行。如所谓“湘军”、“粤军”、“陕军”等概念的提出就是这种研究习惯的结果。

  • 标签: 地域 社会性 都市化 作家群体 社区 文学
  • 简介:意外社会事件“实际我们上世纪70年代生的人都很少忤逆,父子之间存在深刻而天然的秩序.父亲像是残暴而仁慈的君主,统治、安排、照应我们的一切。·…所有语言都是命令与对命令的接受。2002年,我因为一个河南的电话离开家庭,我走得那么轻松,从来没想到父亲会连手也不伸出来拦一下,他只是像失势的狮王一样眼冒怒火,死死盯着地面。我就那样超越界线,从此无君无父,浪荡江湖。”这是“70后”小说家阿乙在《模范青年》中对“70后”生人的看法,它也适用于概括“70后”作家一十年桌的创作所程.

  • 标签: “70后” 社会事件 小说家 重构 中国 城镇
  • 简介:不久前,我看到了一份有关美国梦的民调结果。据《今日美国》报道,24%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美国梦,40%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美国梦,15%的人表示毫无希望,21%的人表示对此并不关心。我不知道类似的问卷在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比例分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它是有关国家的梦想,更是个人的梦想。而国家的价值,正在于提供一种相对公正的秩序,使身处其中的个人

  • 标签: 中国梦 中国心 我不知道 相信自己 天都 《今日美国》
  • 简介:由于施蛰存的伴侣式“读者观”和“无意思”文学观,编者与读者互动空间的创立才得以成立。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在这个互动空间里混杂、发酵,这个互动空间最终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面把戴望舒、施蛰存为代表的现代诗捧上文坛,使现代诗固化为继新月派和初期象征主义诗派后的新诗流派;另一面对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激烈的政治因素强行介入,编者与《现代》读者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最终迫使《现代》文学空间的没落,也让曾在三十年代上海文坛上一枝独秀的“现代派”走进了历史的角落。

  • 标签: 《现代》 施蛰存 读者接受 现代派文学
  • 简介:一、信的发现2005年3月,笔者在吉林省图书馆后旧书市场购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3月出版的《沫若文集》第三卷一册,内收《卓文君》《棠棣之花》等剧作,品相尚好,扉页印“何善周”朱文行书小藏书章。笔者此前曾于旧书市买过1950年群益出版社版蔡仪《新艺术概论》,扉页亦印“何善周”朱文行书小藏书章,实际上此章正是何善周藏书用章。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 往来书信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沫若 教研室
  • 简介:现代文学的起讫时间长期以来都是定位在1917年至1949年,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台湾的哈佛学者王德威的那篇《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让现代文学这个词变得暧昧不清,本文拟围绕现代现代性、文学现代性,以及王德威和其他学者观点的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等问题展开讨论,回应"现代"到底该起于何处以及文学史家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王德威 文学的现代 现代文学史 现代性 边界
  • 简介:龙脉溯源长,华夏文明世代昌,百族衣冠联域外,辉煌!寇犯倭侵枉自戕。今喜又更张,破浪乘风万里航,众志凝成中国梦,昂扬!十亿炎黄奔富强。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正>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 标签: 中国样本 美丽中国
  • 简介:圣诞期间,一位美国妈妈简妮尔·霍夫曼给十三岁的儿子买了个iPhone当礼物,可又附加了"使用条款"十八条,比如不可看色情图片、丢失了自己负责、妈妈必须知道密码、每天晚上7点30分必须关机上交等。智能手机属聚合文化的产物,能把诸多功能集合起来,让人一切尽在"掌握"。如何让尚未养成自律习惯的孩子使用,家长分歧很大,简妮尔的做法就比较好,让孩子使用,用出名堂来,但要有

  • 标签: 太阳照样升起 我自己 奇技淫巧 现场感 羊城晚报 姚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