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复旦大学举行了宁肯作品学术研讨会,京沪两地学者批评家针对宁肯新世纪来创作的四部长篇小说《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就独特性、城市、感性与智性等一些话题进行了研讨。

  • 标签: 复旦大学 文学 《蒙面之城》 学术研讨会 长篇小说 批评家
  • 简介:2004年5月25日复旦大学叶耀珍楼多功能厅我先申请抽一支烟,这有百害,但是有一利,就是控制紧张。王安忆邀请我,从北京来到上海,我就为今天紧张,在飞机上紧张,在地上也紧张。我为什么紧张呢?我不仅大学的讲堂没上过,大学的课堂我也没上过。我上到初二文革就开始了,然后就再没上过学。所以,今天见了这个架势,还是让我紧张。所以丑话说在前面,这不是报告,也不是讲课,就是交流。第二个丑话,你们都是中文系的,研究文学的,你们别奢望跟我

  • 标签: 可能性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学生 学生对谈
  • 简介:2014年8月1日,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DepartmentofAsianStudies,CornellUniversity)汉学专家NickAdmussen来访中国新诗研究。NickAdmussen曾获得华盛顿大学诗歌创作硕士(M.F.A.inpoetrywriting)、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文学博士,著有《叙述与拒绝:中国当代散文诗研究》(ReciteandRefuse:ContemporaryChineseProsePoetry)等。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康奈尔大学 汉学家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华盛顿大学
  • 简介: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成立三十周年了,这是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大事。这不仅是西南大学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诗界和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表达衷心的祝贺。并对三十年来开创中国新诗研究事业的前辈诗人和以吕进教授为代表的教学科研团队以及先后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同学们致以诗人的敬礼!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西南大学 三十周年 中国作家协会 教学科研团队 中国文坛
  • 简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光阴真是不饶人”,这是我的爸爸臧克家一篇文章中的开篇之语,年轻时看了它并无异常的感觉,直到进入老年后才知道了它的分量。这不,仿佛一眨眼的功夫,爸爸口中的“我们的新诗研究”,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三十而立的英俊青年,而我,也从一个年轻少妇变成了两鬓花白的老妪。作为“新诗研究顾问教授”的二代,我从旁见证了研究的诞生、成长、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三十周年 西南大学 臧克家 成长 开篇
  • 简介:——1955年批“丁、陈”的会上,马烽同志的表现比较紧张。我坐在他的斜对面,见他板着脸,一会抽烟一会儿咽口水,喉头不断地上下活动。马烽曾参与了中央文学研究的筹办工作,鼓楼东大街103号的校址便是他找的,文研成立后,任命他为第二副秘书长,主要工作是党支部书记。

  • 标签: 丁玲 中央文学研究所 中国 作家
  • 简介:为庆祝中国新诗研究成立三十周年,经所务委员会和所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这次庆系列学术讲座先后邀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NickAdmussen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稀方研究员,四川大学陆正兰教授,华侨大学毛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张勇副研究员等来所讲学,内容涉及到中国当代散文诗、后殖民诗学、歌词学、新诗创作以及诗歌翻译等领域。这些讲座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研究视野,为三十周年庆增添了学术光彩。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学术讲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委员会 郭沫若纪念馆 三十周年
  • 简介: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值此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建所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向南北相望兄弟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新诗的同仁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时特别向尊敬的吕进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北京大学 研究院 院长 诗歌 贺信
  • 简介:还记得,打从她诞生起,我就与她结缘,10年、20年两度大庆我都曾参与,不经意间,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成立已经25周年了,许多往事不能不兜上心头.不由得感慨系之。

  • 标签: 文学评论 文学欣赏 文学创作 诗歌
  • 简介:新诗研究建所的最初5年,新诗研究办公室编印有不定期的《情况简报》,报道研究信息。在建所25周年的时候,现摘编几期部分内容,以资纪念。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简报 早期 办公室
  • 简介:尊敬的叶延滨先生,郑苏伊女士,傅天琳女士:尊敬的黄蓉生书记,崔延强副校长:尊敬的各位嘉宾:新诗研究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时间过得真快,中国新诗研究转眼已经建所30年了:从青教楼的一间房子走到今天,风雨兼程的30年,成就耀眼的30年。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致词 庆典 叶延滨 尊敬 傅天琳
  • 简介:本文认为九十年代依然延续着八十年代的文化逻辑,只不过是其作用机制变得更隐蔽、更间接、更有效,因此,九十年代并不是个体文化时代,而是过渡性的“准个体时代”。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也不具备个人化写作的本质特征,它在外部形态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个人化写作的某些属性,但在精神层面上却表现出反个人化的潜在倾向,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准个人化写作”,其根本意义在于曲折地展示了在当今时代成长为个人的艰难。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九十年代小说发展与城市文化变迁的相关性,描述城市文化对九十年代小说家的生存方式、写作姿态、价值选择、审美旨趣的冲击和改塑,寻绎城市文化对九十年代小说的精神指向、题材选择、叙述形态、接受图式、叙事模式、文体风格的渗透性影响,剖析九十年代小说对城市文化的回应与规避,在文化视阈内立体考察置身于各种冲击的漩流之中的小说创作的发展趋向、潜在危机与新的生长点。

  • 标签: 《九十年代小说与城市文化》 中国 文学评论 生存方式 审美旨趣
  • 简介:2012年,中国新诗研究新增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博士招生专业。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招生导师为蒋登科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招生导师为向天渊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招生专业 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 简介:本文通过对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开设的课程和拟定的未来发展重点与方向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台湾文学研究存在着过度集中于某些领域和学科合法性危机依然存在这一问题。通过对游冠胜所持的台湾文学与学院体制、台湾文学经典化以及台湾文学学科边界诸观点的分析,指出其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逻辑。最后,论文倡导一种多元、民主、对话的共同文化原则,以期建设更为合理的台湾文学学科知识系谱。

  • 标签: 台湾文学 课程 主体性
  • 简介:4月17日,中国新诗研究召开“纪念邹绛先生90诞辰座谈会”。重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来信祝贺,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致欢迎辞。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重庆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明凯、重庆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矿、重庆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严兵等出席座谈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常务副所长熊辉介绍邹绛生平;邹绛在国外的弟子寄来信件。诗人梁上泉、傅天琳、李钢、穆仁、蒲华清、王川平、李元胜、冉冉、万龙生、何志、胡万俊、陈利民、谭朝春、雨馨、张渝、吴云彬、王俊,诗评家陈本益、蒋登科、向天渊、梁笑梅、张传敏、张立新、童龙超、余祖正、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座谈会 诞辰 纪念 市委常委 西南大学
  • 简介:段怀清: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首先感谢刚才复旦诗社的四位同学的现场朗诵,他们的朗诵不仅把我们重新带到了食指先生当年的诗歌创作的那样一个场景当中,那样的一种晴绪当中,也为我们今天下午这场对谈会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子。

  • 标签: 诗歌创作 复旦大学图书馆 改革开放 食指 新诗 收藏
  • 简介: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中国新诗研究2013届研究生毕业暨授位典礼在中国新诗研究举行。全所师生正装参加了此次典礼。典礼分为毕业典礼和授位典礼两部分。毕业典礼由中国新诗研究所长熊辉教授主持。伴随着一张张配有音乐的幻灯片,三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讨论学术问题时的慷概激昂、游山玩水时的无拘无束、漫步校园时对未来的激情畅想……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很多同学忍不住流下了感伤的泪水。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毕业典礼 研究生 学术问题 幻灯片 激昂
  • 简介:2011年6月20日下午4点,中国新诗研究2011届研究牛毕业暨授位典礼在中国新诗研究会议室举行。典礼由中国新诗研究常务副所长熊辉主持,全所师生正装参加了此次典礼。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毕业 研究生 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