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很多作家都曾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凤凰城”;老舍的“老北京城”;巴金的“四川成都”;王安忆的“旧上海”;史铁生的“地坛”等,当然也包括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莫言曾说过:“作家写故乡这就是一种命定的东西,每一个写作者都无法回避的。”1因为故乡是你的“血地”,“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

  • 标签: 莫言 王安忆 史铁生 民间立场 白狗秋千架 余占鳌
  • 简介:白洋湖里头村,石发垣衣碧绿痕。为语长康细着笔,青天露处是云根。——清·孙钥《头泊舟》船靠岸了,走在灰顶红柱的环栈道上,木板拼接的路面是有弹性的,人仿佛踩在软泥上,迈步似乎也有了助力。栈道逶迤着随岸而行,走至尽头则与戏台相连,此时已过旅游旺季,自然没有开戏的锣声,一些老人坐在戏台上躲着太阳,另一些老人则在边角处打着纸牌.

  • 标签: 水乡 诗意 旅游旺季 栈道 戏台 老人
  • 简介:2000年的仲春,我同友人一起去游白洋,以还我童年夙愿。那时从孙犁先生的小说里,从小兵张嘎的电影里领略过她的风采。我很羡慕雁翎队在里头顶片片荷叶、用打野鸭子的抬枪打小日本鬼子的兵船快艇;小兵张嘎淘气地把缴获来的一支手枪藏在大树上的老鸦窝里。这些终生难忘的细节伴着我一天天长大,我那时做梦也想自己变成一只飞鸟,飞离黄土高原,看看水上人家捕鱼捉虾,只看一眼也过瘾。这个梦想在心头熬煎了几十年才变成

  • 标签: 小兵张嘎 水上人家 日本鬼子 终生难忘 一丛丛 就这样
  • 简介:万屯最早的名字叫沈积万屯,后几经演变,显见是为了叫起来顺口,才变成了万屯。沈积万是一个人名儿。像这样以人名命名的村子,在东北有好多,有的至今还在使用。在当年,沈积万是屯里最富有的人。用一句曾经很流行的话说,他就是个大土豪、大粮户,或者大地主。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积万屯》
  • 简介:木匠瞎胡鬼在一溜台子八个庄名声大着哩。他那爱穿十斤白布汗衫的膀阔腰圆的肥壮身板在路上一出现,就有乡亲们跟他打招呼:“胡师傅好哇,忙着呢!”他忙里偷闲,点头回敬,口中唯唯。闺女媳妇们便也咬耳朵嘁喳:“瞎胡鬼,木匠瞎胡鬼。”他佯装听不见,不理不睬,走他的路。足见一方乡亲对他的熟悉程度,决不亚于如今炙手可热的歌星、影星。

  • 标签: 木匠 人物 打招呼 影星
  • 简介:1969—1972年,我在白洋插队三年多,比起十年的老插,八年的老兵团来说,三年多的插队时间不算长,但它在心中留下的印象和影

  • 标签: 白洋淀知青 知青生活
  • 简介:年画,因主要张贴于春节即农历新年,故名。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人们要进行祭灶王、祭祖、扫尘、守岁等民俗活动,而张贴年画则是民间欢庆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文解字》日“家,居也”,家是家人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中国人特别注重“家”的空间布局,人们按照传统习俗,将各式各样的年画张贴在屋舍的里里外外。在“家”的空间中,年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烘托了节日气氛,同时构筑了与民俗信仰紧密相关的文化空间。

  • 标签: 文化空间 年画 高密 《说文解字》 民俗活动 空间布局
  • 简介:散文的思想和深度是由散文的密度决定的。而决定散文密度的是语言。在我看来,一篇散文优劣首先是写作者语言运用,先看它的语言是不是有特质、有活性、有韵味,这决定一个写作者水平的高低。因为语言并不仅仅是形式。我们谈到散文的语言,大体是状物和抒情,天体是修辞和审美,大体是词和句,这

  • 标签: 散文 密度 语言运用 写作者 思想 修辞
  • 简介:高先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我作为一位曾受过他耳提面命的学生,自然受益良多.但要我较全面地总结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却深感力不从心.这里只能就他的治学特点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理解,以略表怀念之忱.我想,学术乃天下公器,总结前人的学术遗产以惠溉后人,是学者的共同责任.因而,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从事这一工作.

  • 标签: 治学特点 学术 怀念 天下 述略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