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正>△由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委派前来我国进行民族芝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美国密执安大学民族音乐家詹姆士·斯坦狄弗教授于六月上旬到达广西南宁。这次来访,主要是考察和研究广西瑶族音乐和舞蹈史料。在南宁逗留期间,他参观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及广西民族干校歌手班,并进行了座谈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 标签: 学术交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族音乐 广西南宁 广西民族学院 民族文化
  • 简介:在很多公园里,都有过“画糖人”的踪影。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留心过呢?嘿嘿,可别说你没见到过,或许你们也曾在他们手里买了“画”吃过呢!他们呀,用做出各种漂亮又栩栩如生的造型,如公鸡、龙、孔雀等动物或其他形象,让路过的你们看得心痒痒,忍不住停下脚步掏钱,然后把美丽的“画”拿在手里,一边欣赏一边流着口水……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民间传统彩扎工艺之一.以表现人物为主。以前.纱是送礼佳品.还常用作厅堂摆设.也会拿来斗艺。纱采用浮洋泥塑的彩绘做头部,用纸扎胚体.并用绸缎、绢做服饰。

  • 标签: 民间传统 潮汕地区 广东省
  • 简介:本文介绍著名吴歌“月子弯弯”八百年中歌词和音乐的发展轨迹。山歌南宋初年初被记录,是一首船歌。宋元之后发展为四句头山歌,并形成为一首流行歌曲[山歌调],通过昆曲演唱,曲谱传承至近现代。现代吴方言区各地仍有以船歌的形式演唱这首吴歌。

  • 标签: 吴歌 月子弯弯 山歌调 船歌
  • 简介:方是当代极少数视笔触、肌理、色彩为抽象的形而上学之物,持久地进行精神探索的画家。在他最好的作品中,形体、光影以惊人的强度扭结在一起,摔打出意义。它们偶尔有不同的名字:意志,救赎,希望,悲剧。苦难,历史……凭着这些记号,方的艺术被“主体”的时代拥抱,又被今天的时代遗忘和缅怀。

  • 标签: 精神探索 丁方 艺术 断想 形而上学 “主体”
  • 简介:2017年6月8日-6月20日.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传·奇——立人、夏阳作品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共展出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雕刻.剪纸、手稿、图片文献等共计150余件。立人、夏阳是两位30年代出生仍在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

  • 标签: 丁立人 作品展 夏阳 绘画作品 艺术创作 30年代
  • 简介:亚平在断代史、微观史、通史等不同类型的电影研究写史实践中,形成了极具个性与超越性的电影历史观与方法论。治史严谨,求真笃实,注重史料的挖掘运用以及常新视野下的深度阐释,继承传统史学的同时,突破意识形态的保守性,在整体史观意识的统领下,研究方法灵活且具有开放性与现代性,可见其社会考察、文化学研究、“美学—历史”等方法的融入。他注意历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话关系,注重空间对电影历史形态的形塑作用,不断用新的想象/修辞叙述历史,在理论话语与历史现实的张力中寻求探索、反思与超越。

  • 标签: 丁亚平 电影史 历史观 电影理论 电影研究
  • 简介:当代中国画家丁飞先生是力联集团系统收藏其作品的艺术家。飞先生《高风图》是我欣赏的作品之一,数枝新篁以浓墨写出,枝叶繁茂,俯仰欹正,笔笔有神,墨韵生动,其画此君数十载得其形神,柔枝嫩叶,清影摇曳,瑞音清妙,

  • 标签: 艺术家 中国画家 作品 墨韵
  • 简介:在当代中国,方是坚持朝向永恒精神信念的艺术家,他不但以其作品,并且还以文章阐述了对这种信念的理解和坚持。他以独立的思考和艺术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文化的萎靡不振源自精神的松懈与匾乏;艺术应该揭露当下生存的物性本质,它在现时代的使命是要作为人类生存境况的发言者与见证者在场,把“自救的低处恳

  • 标签: 艺术历程 作品 视觉主体 色群 画面肌理 笔触
  • 简介:高名潞:在全球化语境中,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都呈现出一种"错位"现象。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放弃了现代主义精英式的话语方式而转向波普,挪用、借用、调侃、反讽是后现代惯用的手法;第二,强调社会性、时尚性和流行文化,无视知识分子的话语形式。现代主义在上世纪50年代走到了话语、话权系统化阶段,从而阻碍艺术的创新。

  • 标签: 抽象艺术 后现代主义 艺术家 孟禄 美学 中国当代
  • 简介:  孟禄1962年,生于河北保定市;  1979-198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3-198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 标签: 丁抽象 回归高名 孟禄丁
  • 简介:西林早期的剧作以其游戏心态与绅士趣闻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抗战爆发后的作品已显示出转折迹象,向社会主潮靠拢.建国后西林的剧作则自觉地承担社会使命,融入大众宣教模式.

  • 标签: 丁西林 “戏做” “宣教”
  • 简介:竹园是晚清回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是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回族社会精英代表。在腐败没落的晚清社会中,以爱国救民思想为主线,与时俱进,将民族国家思想逐步融入中国主流社会发展。本文以点带面,评述了转型社会中的回族知识分子竹园的爱国思想发展历程,勾勒了晚清回族爱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标签: 传统文化 回族 丁竹园 爱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