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正>杨景芝教授:您好!冒昧写信打扰您,实在不好意思。我是浙江省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的美术老师。上次在金华参加金师附小胡延巨老师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有幸聆听您的教诲,获益非浅。我也一直在着力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与您的教育思想相一致,这令我深感自豪,所以会上听得非常认真。我们在一年级中开展了画画写话教学。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尽情地画、写,学生们非常喜欢,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我积累了不少作品,现附上几幅学生作品,望指点迷津!

  • 标签: 写话教学 美术老师 学生作品 思想研讨会 教育思想 景芝
  • 简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学习硬笔书法,完全缘于、也得益于书法界的"伯乐"——陈汝怀老师。一天,当我偶然经过陈老师的教室,一眼就被他隽秀工整的板书所吸引。一年后,我终于有幸成为陈老师的学生。第一次上课,陈老师就充分肯定了我的临摹能力。不久,他又把亲笔书写的字帖送给我,让我倍受鼓舞。

  • 标签: 学习体会 硬笔书法 老师 千里马 伯乐 临摹
  • 简介:《蜀素帖》初临几遍,均感到如意,于是便耐心地从每个笔画的轻重、方圆、收放、疾徐,笔势以及结体等全面分析并临摹。在临习的过程中,我发觉,尽管较为全面的分析、临摹,但临这一字时可能注意了笔画地收放,到了另一字时可能又注意了笔画的方圆,所谓顾此失彼,使注意的目标随着字的不同而随时可能发生转移,从而出现了新的问题,想要面面俱到,而面面未到。

  • 标签: 作体会 素贴 贴作
  • 简介:别人经常问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生活?是情感?是经历?……对于我,这些答案都似是而非。

  • 标签: 创作体会 雕塑 似是而非
  • 简介:近年来,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从事水彩画教学,萌发了对水彩画创作和研究的念头。水彩画有自身的特点,有强烈的抒情性,它非常适合我对审美物象艺术情感的表达。因此,我对水彩画这画种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情,一种乐于驾驭的热情。它激励自己在迷茫的、充满着无限诱感力的水与形的世界里探求艺术的真谛。20世纪70年代末,我就学时,曾经历过一段严格的写生为主的水彩画基本训练。

  • 标签: 水彩画创作 自然物象
  • 简介:离开抽象班有几个月了,回忆两个月的学习生活,收获最大的莫过于与老师,同学们彼此间的交流。学到的不单单是抽象雕塑的知识.还有难得的每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交流中一些小小的感动经常触及我的心灵,也常常会勾起我对以往日子的回忆。这让我懂得了思考。

  • 标签: 雕塑创作 心得体会 抽象 学习生活 回忆 交流
  • 简介:学书六十年,东涂西抹,一无所成。很惭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实在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谈。我自觉漫长的六十年中间,早一时期是“仿徨寻索”走了不少弯路。稍后是想“转益多师”多方面吸收些营养来丰富自己。由于功夫不到,直到老年,写不出什么名堂来。

  • 标签: 学书经历 转益多师 青少年 书法家
  • 简介:自隶书的出现起,书法正式告别了古文字时代,开启了今文字的发展历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云:"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可谓识见卓远,一语中的。汉隶上通三代,同启草、行,萌衍楷式。

  • 标签: 汉隶 《广艺舟双楫》 人体 古文字 今文字 康有为
  • 简介:石膏人像以其单纯的白色,在固定光线下,解剖结构清晰明显,明暗变化细腻而层次分明,也由于它静止不动,学生能够长时间观察、刻画。石膏人像很多是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等西方经典雕像复制而来,其作品凝聚了艺术史中现实主义创作的精华,画素描石膏人像,学生在学画之初就向大师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作画激情。画石膏人像,学生能够学习素描基本律和法则,它是初学绘画者和美术院校低年级学生的必学科目之一。我多年从事基础课教学,深刻认识到素描石膏人像写生的重要性,为了教学的需要,我画了一些石膏人像素描,结合我画的几幅素描石膏人像写生,谈一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 标签: 素描石膏人像教学 几何形体 立体造型 艺术构思 创新观念
  • 简介:<正>我国现代壁画兴起十年来,已经落成正规壁画近千幅。在众多的成功作品中,题材、风格、工艺材料日益多样化,形成多走向发展的繁荣局面。然而,就壁画的使用功能而言,虽有不同侧重,大体上却限于建筑环境的装饰;在观赏要求上,往往泥于传统壁画或一般绘画、浮雕作品。其实,作为环境艺术范畴的现代壁画,在使用功能上还应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作品面貌上还应有更多的自身特性。例如世界许多现代城市中,往往以壁画担负着建筑、环境、单位的标志作用,大至建筑群体、小

  • 标签: 壁画 装饰 浮雕 使用功能 标志性 作品
  • 简介:教学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意志、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其中2—3岁的幼儿正是获得母语的最初阶段,对事物的意识和理解由模糊到清晰,语言它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动作发展、认知的发展。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认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感,以求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使语言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本篇文章中.我从分析教材内容、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我在幼儿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 标签: 幼儿 语言 教学
  • 简介:一、抓好“三个结合”总的来说,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课与创作课的关系,创作教学与社会效果的关系,教师创作与创作教学的关系。(一)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应与创作相结合。在安排上每年有一个重点,最后搞毕业创作。具体安排如下:国画系

  • 标签: 创作教学 毕业创作 国画系 中国画创作 白描花卉 生活速写
  • 简介:丙烯颜料是现代国外流行的一种绘画材料,又称塑料彩。使用方便、效果丰富、稳定性强。目前,国产丙烯色巳在上海试制成功并少量生产。丙烯颜料是我们的习惯叫法,它的确切名字是:聚丙烯酸酯乳胶绘画颜料。它是颜料、丙烯乳剂和水的结合物,用来调制颜色的丙烯调和剂,是一种极微小的粒子,悬浮于水中形成一种乳液。当乳液和颜色中的水分蒸发以后就会干燥,这时塑料微粒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层薄膜,使颜料固定在画面上。丙烯乳剂是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睛、苯乙烯等单体经乳化剂及引发剂共聚而成的乳液,这种液体,外表看为乳白色,类似牛奶,是丙烯颜料的主要成份,颜色画后牢固主要由它起作用,所以叫粘合剂,也叫成膜剂。为使丙烯颜料适应各种坏境、气候条件,保持它的优越性能,其中又加入各种化学成份的溶剂,如增稠剂、填充剂、消泡剂、防冻剂、防霉剂等经我一年来的试用,初步体会丙烯颜料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即:色彩鲜艳、无光、保色性好,干燥快、附着力强、透气性好,耐光、耐碱,保存期长。

  • 标签: 丙烯 材料丙 烯色
  • 简介: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领地.受到整体教育改革的启示。互动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有时教师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导致合作学习缺乏时效性。目前国内大致把合作学习分成四类: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互动教学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人际交往促使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而在职中语文课堂上运用探究性方式.强调师生互动,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互动教学倡导多向交往,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有强有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励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活动。

  • 标签: 职中语文 互动教学 课堂文化量互动的原则
  • 简介:耗费了两年时间,两次游历了富春江全程,数易其稿,终于在2011年3月完成了这卷《新富春山居图》。追溯起来,我在2006年开始,就已在画这个题材。那是受一家文化公司华宝斋的委托,因为华宝斋的总部就在富春山下,他们让我为他们画一幅新的富春山居图,公司副总张少洪还陪我在富春江画了大量写生.可是由于多种原因.

  • 标签: 山居 文化公司 富春江 华宝
  • 简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 标签: 英语阅读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 简介: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给教学老师也带来不小的压力辛口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想尽各种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喜欢学习。那么从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小学数学 兴趣 培养
  • 简介:生活也是课堂──下乡写生的一些体会吴银杉下乡写生、体验生活已经不如以前那么时兴了,很多人都热衷于表现都市风景、花草虫鱼。艺术院校的学生只把学校当作唯一的课堂:或沿袭从石膏到人体的传统程序;或超前赶潮,热心于各种新观念、新材料的试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

  • 标签: 课堂 生活体验 表现手法 创作意识 黄土高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