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正>去年《音乐研究》第三期刊登朱诵邠同志的《终止大度K2与频原理》一文,我们认为作者的研究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作者提出的“频原理”是不存在的。以“频原理”论证民歌中的大度为协和音程是不对的。朱诵邻同志在文章中说到“嗡嗡”声是同时发响的两个声音之外的第三个声音,是同时发响的两个振动频率所产生的第三个振动频率,叫做‘频’,两个振动频率之差就是‘频’数”。在这里,朱同志把第三个振动频率和“频”混淆了。两个同时发响的不同振动频率的声音在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大致相等的条件下,如

  • 标签: 原理 振动频率 差频 规律性 振动方向 声音频率
  • 简介:梅雪林:赵博士,首先对你的新著《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出版表示祝贺。新书的'前言'中提到,你关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亚洲音乐的影响缘于一堂历史课以及听到了日本雅乐的演出所致,能具体谈谈吗?

  • 标签: 亚洲音乐 文化角度 音乐学家 赵维平 人物访谈 音乐文化交流
  • 简介:6月17日,为庆祝中央音乐学院成立50周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旅加女高音张立独唱音乐会。张立198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郭淑珍教授。毕业后移居加拿大,并从那里开始了她的演唱生涯。1998年,曾在伦敦阿尔伯特大厅上演的《蝴蝶夫人》饰演巧巧桑,被当地报刊评论为“是近十年来,在伦敦舞台上出现的最打动人的一位巧巧桑。”这场音乐会,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做伴奏.指挥是李心草。张立在音乐会上共唱了九首歌曲,其中有莫扎特、普契尼、贝利尼、马斯卡尼、威尔第的歌剧咏叹调,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中的三首,以及中国歌曲“我爱你,中国”、“黄河怨”。最后,又加唱了《艺术家的生涯》第一幕的爱情重唱和《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咏叹调。音乐会后,记者采访了张立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会 歌曲 伴奏 声乐套曲 威尔第
  • 简介:乐曲中有些特定的演奏手法,使某些音很难在乐谱上标定确切的音高,通常只能写出近似的音符,因此,演奏时只有首先领悟了这些音的实际含义.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乐曲的意趣来。

  • 标签: 二胡 音乐感 演奏手法 音高 乐曲情绪 音律美
  • 简介:本文以古琴曲《沙落雁》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探讨的同时,着重从调式、曲体结构、旋法特点、演奏特色等几个方面,将此曲现存的几种传谱做了比较分析.通过这种对音乐形态上的比较研究,希望能够发现一些琴乐在传承和发展上的特点.

  • 标签: 版本 古琴 《平沙落雁》 特性音调 梅庵派 士大夫
  • 简介:进”指旋律中音高相同的音的连续进行,这种旋法在歌曲创作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在理论研究上似乎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论述了“进”这个名称的必要性,分析了进旋法的若干种表现功能:它能使旋律或刚化、或柔化、或简化、或活跃化、或拟声化等等,以期在进旋法的理论研究上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歌曲 平进旋法 表现功能
  • 简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清仁宗颐琰因病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次子旻宁即位,成为清王朝入关后的第六代皇帝。年近不惑的清宣宗道光帝思想业已成熟,对于政局面临的危机十分清楚,他登基不久即撤消了内廷建立百余年的管理演戏事宜衙署景山,裁退了全部召入内廷演戏的民间伶人,改南府为昇署。尽

  • 标签: 南府昇 改南府 昇平署
  • 简介:<正>一龙七专攻词学,懂的只是诗词歌赋,在他正以词学初显其名的时刻,受到萧友梅先生的聘请,接替易韦斋先生,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对于西洋音乐,龙七是一窍不通的,可是他对新生事物,则有一定的敏感,一经接触到萧、易两位所合作的新歌的创作,他就紧随着萧先生,希望把这一新生的幼苗,浇灌培育成长。萧先生与龙七共同署名,发表了歌社成立宣言,随之,他又相继撰写了《创制新体乐歌之途径》

  • 标签: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词学 萧友梅 生平 三十年代 语文教师
  • 简介:发音发音的质量是由几因素所决定的:演奏者的身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其控制力,学习经历和表演经验影响着发音观念和能力,身心感觉的灵巧性可在发音中体验出来。最重要的是演奏者的音乐感觉,它能使各种音色合乎音乐的要求而达到最终目的。

  • 标签: 音乐感觉 音色变化 灵巧性 演奏乐器 气息支持 八度音
  • 简介:织锦裁篇每剧新,遣字千金。奇思遐想寄情深,称才子,更辛勤。祁山夕照虽留

  • 标签: 东年 迁安
  • 简介:艺术之路没有尽头,有尽头的是死胡同。病榻上的遐思1988年。冬。一辆疾驰的警车戛然停止。一位中年教授被撞倒在地。他昏厥了。经医生诊断:脑部软组织损伤,脑内出血。恍兮惚兮的时空感觉。他宛若浮沉在梦幻般的氤氲中。“我在哪

  • 标签: 二胡艺术 阿炳 二胡演奏 刘天华 脑内出血 烛影摇红
  • 简介:<正>一、认识论的音乐美学之悖谬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形成的苏联音乐美学,单纯以认识论为其哲学基础,把音乐当作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以音响为媒介的特殊的认识形式。音乐的社会

  • 标签: 音乐美学 认识论 音乐创作
  • 简介:簧腔是京剧唱腔的两种主要腔调之一(另一种是西皮腔),它与由其衍生的"反簧腔"一起,对京剧唱腔的特点及其音乐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对"簧"一词的具体涵义还缺乏了解,对簧腔形成地探讨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笔者经研究发现:"簧"之初义是指两根弦的胡琴."簧腔"早期是清乾隆年间十分流行的"胡琴腔"的别名.今存京剧等剧种中的板腔体簧腔不同于乾隆年间的"簧腔".我们对京剧中所唱的簧腔形成地的探讨不应囿于今天的行政区划,而应联系京剧的传统演唱语音、有关的史料记载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方言语音探讨其形成地.种种迹象表明,簧腔可能形成于以鄂东北为中心的"楚语"方言区.

  • 标签: 二簧腔 京剧 唱腔 “二簧”
  • 简介:与星海音乐学院作曲家曹光教授相识于1985年的夏秋之间,笔者时任省电台的文艺记者与音乐监制。一部新颖的钢琴五重奏《赋格音诗》作品录音,刚在制作机房听毕,那带有熟悉的渔歌风、戏剧韵味、抒情的歌谣体旋律,久久萦绕耳旁,意味无穷。作品架构层次的清晰、旋律线条的细腻,以及织体配器的恰当,充分展露出作者奇特的创作手法。为了制作专题音乐节目尽快地向听众介绍这部室内乐新作品,笔者慕名前往星海音乐学院拜访了曲作者、刚从“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室内乐)评选”颁奖大会(昆明举办)载誉归来的曹光老师,他的《赋格音诗》这部室内乐新作品被评上了全国优秀作品等奖……。曹光,60年代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随

  • 标签: 曹光平 钢琴曲 作曲家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