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代歌诗是它骄傲于世界、骄傲于人类的文化宝藏。它渊源于《诗经》、《楚辞》、古乐府,发展至唐诗.宋词臻于极盛。《全唐诗》共九百卷,收录了2300多位诗人吟作的48900多首的诗,《全宋词》收录了1300多位词家吟作的2300余体的19900多首的词。自诗三百以来的众多诗词,大都可筲可管可箫,它们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明确地把《诗经》三百篇看作是可“诵”、可“弦”、可“歌”、可

  • 标签: 刘明澜 《中国古代诗词音乐》 古琴音乐 创作风格 民族声乐 歌唱艺术
  • 简介:明代末年,乐人魏之琰东渡日本,带去了二百四十多首明代流行的歌曲谱与大量的乐器,时人称之“乐”。林谦三先生为进一步探清“乐”的真相,从曲目、乐器、乐调等方面对“乐”进行了全面的考证。

  • 标签: 明乐 魏之琰 魏氏乐谱
  • 简介:序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然何以骚独钟于楚,赋独钟于汉?骈语独钟于六代,而诗独钟于唐?词独钟于宋,曲独钟于元也?每读至此,总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的恍惚。

  • 标签: 传奇散 明传奇 晚明
  • 简介:鹧鸪天·古城荆州划野分疆定九州,古城风雨古城楼,山长驿路随云隐,水阔孤蓬证远游。更汉帜、易吴钩、征人归梦几千秋。西来峡口滔滔水,流尽兴亡万古愁。

  • 标签: 方明 古城 鹧鸪天
  • 简介:中国戏曲起源很早,但真正达到成熟程度,是在元朝。因此,一般多称元代为我国戏曲的形成时期。戏曲在元代最兴盛的应该算用北曲演唱的杂剧戏。当时的中原地区

  • 标签: 戏曲起源 戏曲家 李开先 不伏老 沈德符 顾曲杂言
  • 简介:明代无名氏的《咬脐记》传奇是一部与南戏《白兔记》题材相同的戏曲,但这一传奇只见诸前人的记载,未见传本,故今天所有的曲目著作都谓其失传了。其实《咬脐记》传奇并没有失传,它实是南戏《白兔记》的一种改编本,而今存的富春堂本《白兔记》便

  • 标签: 汲古阁 前腔 传奇 南戏 故事情节 语言风格
  • 简介:明代传奇《三社记》是一部几乎被研究者遗忘的戏曲作品。1982年以前的古今剧目著作均未著录,1957年以前的古今戏曲总集、选集亦均未收录,世所罕知。其传世版本为明崇祯间必自堂刊本,20世纪50年代初,郑振铎氏据以录入《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 标签: 明传奇 作者 戏曲作品 商务印书馆 50年代 20世纪
  • 简介:戏剧的繁荣主要表现为昆曲艺术的兴盛。苏州作为昆山腔的发源地和大本营,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每到中秋节前后,当地民众自发地聚集在“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万人空巷,倾情放歌,参加盛大的虎丘曲会。作为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虎丘曲会既是吴中地区戏剧活动繁荣兴盛的集中呈现,也是吴中游乐文化盛行的必然产物。

  • 标签: 虎丘 晚明 吴中地区 戏剧活动 昆曲艺术 群众基础
  • 简介:<正>尹山于1911年农历二月初八在安徽砀山县赵楼乡王屯村出生。父亲是个贫农,一家八口人,靠七亩地生活。淮北是有名的灾区,往往非旱即涝。哥哥给地主帮工,母亲常常带着姐姐外出讨饭,家中生活十分困苦。母亲四十七岁时生了尹山,由于生活太苦,没有奶给他吃,尹山生下来就靠吃野菜汤、糠糊长大。一岁多害眼病,由于没钱治。二十多天后眼睛就瞎了。双目失明的尹山有着丰富的听觉世界。他非常喜欢听民间艺人吹笛子和唢呐,听了以后还用声音去模仿,父亲知道

  • 标签: 音乐家 民间艺人 母亲 笛子 双目失明 听觉
  • 简介:作为元代最受追捧的禅僧,中峰本的书法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形成到晚期成熟的蜕变过程,他那些字里行间融入了禅理、禅悟的书法作品,在明代被称为"柳叶体",且远传日本,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在元代,被后世尊为"赵体"的赵孟頫,左右了整个时代书法发展的走向,但作为赵孟頫禅门师傅的本却丝毫没有受到其影响,这也使本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中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

  • 标签: 书法 明本 鉴赏 "柳叶体"
  • 简介:<正>比想象更复杂的伤情当时灏脸部额头以下都是红红的,下巴的伤比较明显,嘴巴灼伤后变小了,得戴开口器,两边的肩胛背部位最严重,这处烧伤导致灏的手臂无法抬起,两只手的手背几乎烧出两个窟窿。比较幸运的是,他受伤部位都自行长出了新皮肤,所以他并没有植皮。

  • 标签: 开口器 弹力衣 胶贴 上海瑞金医院 烧伤部位 月要
  • 简介:南曲"四大声腔"之说由来已久,早在祝允(?—1526)《猥谈》中即有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之名目,近人叶德均又倡"五大声腔"之说,后来不同于"四大声腔"或"五大声腔"的说法更是不胜枚举。当然,

  • 标签: 弋阳腔 昆山腔 晚明 存在状况 吴越地区 魏良辅
  • 简介:<正>前言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其天一阁旧藏的"蓝格钞本",在明初贾仲明补作的【凌波仙】吊词后,附有《录鬼簿续编》。此书记载元明间戏曲、散曲家简历、剧目;其内容体例和钟氏《录鬼簿》大致相同。但不划分作家时代、不作挽词。所著录作家,起钟嗣成至戴伯可,共71人,杂剧作品78种。另无名氏杂剧作品78种。为研究元明杂剧最为重要之史料。只是此书未题作者姓名,亦无序文题跋,

  • 标签: 贾仲明 录鬼簿 杂剧作品 钟嗣成 元明杂剧 明初
  • 简介:祁彪佳(1602-1645),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自号寓山居士,绍兴山阴人,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祁彪佳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祁承业是明代著名藏书家,所建澹生堂收藏杂剧、传奇多种,他的长兄祁麟佳、三兄祁骏佳、从兄祁豸佳都是戏曲家。祁彪佳从小生活在一个具有浓郁戏曲氛围的家庭,培养了他对戏曲浓厚的兴趣。他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共收录戏曲作品708种,是明代最为浩繁的戏曲文学批评专著。

  • 标签: 祁彪佳 戏曲家 《远山堂曲品》 《远山堂剧品》 戏曲作家 晚明
  • 简介:2009年1月10—11日,由弗拉戈舞剧的创始者,西班牙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国宝级弗拉戈编舞大师拉法叶·亚吉拉于1992年推出的经典弗拉戈舞剧《卡门》,在上海大剧院首度为上海观众献演。

  • 标签: 上海大剧院 《卡门》 舞剧 全本 西班牙 拉法
  • 简介:“折”,是杂剧文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一般都会说,元杂剧是“四折一楔子”,每折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然而“折”的意义与用法,最初并非如此。在杂剧的不同发展阶段,剧本中“折”的划分与使用也不尽相同。一、“折"的来源与出现“折”在杂剧中的使用,最早见于元刊《古今杂剧》,但其曲一套并不标一折,标“折”的地方,通例如张国宾《薛仁贵》开场:

  • 标签: “折” 元杂剧 演变 古今杂剧 薛仁贵 曲子
  • 简介:1984年10月14日至24日,荷兰籍华裔大提琴家林克先生及其夫人,在我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讲学及演出活动。林克先生现任荷兰广播乐团第一首席。在此以前,他曾任荷兰国家交响乐团副首席,经常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林先生是一位在大提琴方面有较高造诣的音乐家,他在演奏和教学方面,均有不少可贵的经验。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二年,他曾两次来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进行演出和讲学,所到之处,博得好评。

  • 标签: 大提琴家 林克明 中弓 运弓 分弓 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