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般而言,偶像剧指的是由俊男靓女担纲主演,展现年轻人爱情、事业、生活的电视剧类型。偶像剧"大都是青春神话的不断复制再生产",能让韶华已逝的观众回味浪漫、青春、健康的年轻岁月,又能以"迷人、纯情、间或矫情的白日梦,将年轻的观众带离自己不无尴尬、挫败的青春经验",从而"洗净青春岁月的创痛。"(戴锦华语)。因此,经典偶像剧能够成为一个时代青年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 标签: 偶像剧 中国大陆 年历 青春 年轻人 电视剧
  • 简介:针对中国大陆院线的电影重映现象,解析当下内地电影市场中的电影重映方式,并从怀旧消费的角度解读重映对于观众情感的唤起机制,阐述重映电影所生成的新意义,并希望电影重映方式的优化对于国内电影产业的优化能有所启示。

  • 标签: 电影重映 怀旧 电影院线
  • 简介:1998年4月9日,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影院开始了首轮公演。这是好莱坞在中国市场的一次巨大的成功。在几乎无限度的广告和媒体宣传之中,这部电影的票房走势强劲,在上海永乐院线的第一周的票房就已高达200万人民币。中国观众在幽黯的电影院中又一次体验?..

  • 标签: 类型电影 中国大陆 西安电影制片厂 好莱坞电影 市场化 电影市场
  • 简介:新时期电影开始时,中国影坛女星叠起,层出不穷,风采各异,不仅出现了刘晓庆、陈冲、张瑜、潘虹、斯琴高娃、龚雪、丛姗、方舒、王馥荔、岳红等一大批女明星,还塑造出了象花金子、小花、文婷、虎妞、陈百露、翠喜、李秀芝、桂兰等一系列银幕经典形象,而男演员却很难与之抗衡,当时的影坛是典型的阴盛阳衰。然而随着新时期电影进程的延伸,在

  • 标签: 新时期电影 斯琴高娃 男演员 王馥荔 女明星 陈冲
  • 简介:何为贺岁片,国内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贺岁片是一种电影类型,尤其是在冯小刚贺岁喜剧一枝独秀之时,认为贺岁片就是喜剧,并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影片。第二,随着"贺岁档"概念的成熟,贺岁片的含义又被宽泛认为是档期影片,贺岁档一般占据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期间,短则两月长则三四月,贺岁档是大陆最被重视且在全年票房中占据重要位置。档期概念的出现是国内电影市场成熟的表现,如今国内一般分为

  • 标签: 贺岁档 中国电影 冯小刚 电影类型 电影市场 《甲方乙方》
  • 简介:10月27日,以模仿台湾政治人物而红遍宝岛的邓志鸿正式签约福建东南卫视,主持即将于11月2日在全国开播的《台湾故事会》节目。《台湾故事会》演播厅设在台北,起用台湾本土化的制作团队,后期制作在东南卫视,是大陆第一档在台湾录制的日播节目。

  • 标签: 节目 东南 录制 大陆 后期制作 政治人物
  • 简介:本文对吕克·贝松的《亚瑟和迷你国》文本的画面语言、叙事特点、人物塑造、视听特效进行了事实描述与价值评判,指出了其商业性背后的后现代主义的"模仿"与"拼贴"手法在影片中的过度使用的重要特征.

  • 标签: 吕克·贝松 亚瑟和迷你国 拼贴
  • 简介:<正>一南国春早。三月的广州,已是绿荫匝地,飞花满城。明丽的阳光,慷慨而温和地照耀着美丽的羊城,为这颗岭南明珠染就通体春色。绿色的珠江。一江春水中,溶着阳光,溶着天色,溶着花荫,溶着树影,溶着拔地拄天的高楼大厦,溶着南国儿女的一阵阵欢歌笑语和一张张春天般的面容。平静的、生动的珠江哟,你这多情的摄影师,是要把这满城春色,全都摄入你晶莹明彻的江水——取之不尽的彩色胶卷之中吗?三月十九日近午时分。珠江春水中,摄入了一张合家欢照: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

  • 标签: 台湾同胞 大陆 香港 母亲 妻子 丈夫
  • 简介:《十面埋伏》,制作投资就达2.9亿元,《无极》更是耗资3.4亿。一向被视为平民导演的冯小刚招来了1亿多人民币的投资,以拍摄新片《夜宴》。就连以往热衷小制作、边缘电影的新生代电影人贾樟柯也将拍摄一部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制作合拍片《刺青时代》……自2002年《英雄》开启中国商业大片时代以来.投资商业大片已是蔚然成风.

  • 标签: 中国 商业化 《十面埋伏》 制作方式 《夜宴》 《英雄》
  • 简介:大陆、台湾、香港电影界,一致赞成1992年同时举办大规模的三地当代题材电影回顾展。这是应邀在北京参加“金鸡”、“百花”双奖颁奖活动的大陆、台、港电影从业员,在大陆首次举办“大陆、台、港电影新作观摩展”后举行的“大陆、台、港电影艺术家座谈会”所得的结论。五十余位两岸三地新人,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并共商三方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

  • 标签: 电影回顾展 电影新作 电影艺术家 中国电影 合作拍摄 台港
  • 简介:新世纪以来,中国片重视商业包装,票房成绩喜人,但精神内涵的贫乏饱受批评。中国电影要批判,更要建设,要坚持商业包装和精神内涵并重,表现出中国特色和深厚内涵,在场面宏大之外探索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如此国产大片才能长足发展。

  • 标签: 中国大片 商业包装 精神内涵
  • 简介:大陆与台湾当代都市题材电影有相似与相异之处。以“都市体验”作为都市电影的审美内核,以“审美表意实践”作为都市电影的存在方式,在对比中可以发现,两岸的都市电影创作处于“离乡——归本”的二元架构之中。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及具体作品,印证上述观点的同时,也给中国电影一个观照自身的学理路径。

  • 标签: 当代都市题材电影 台湾地区 比较 离乡归本 都市体验 新都市电影
  • 简介: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里的《聂小倩》被香港影坛频频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即出现了李翰祥版(1960)、程小东系列(1987、1990、1991)和2011年上映的叶伟信版。比较阅读这三部/系列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出现的鬼怪故事,通过解读影片叙事的历史策略,其中流露出的历史建构方式,对历史主体/大陆的不同的态度,以及与大陆历史的对接方法,或可阐释出一则纠结于大陆及其历史的关于香港自身建构的影像寓言。

  • 标签: 《倩女幽魂》 身份建构 历史建构 历史主体 历史对接
  • 简介:中国早期电影史学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的目光大多聚焦于电影创作实践者和电影产业投资者身上,而对于其他身份的电影从业者(如电影杂志的编辑、电影"制片人"等)往往缺乏必要的关注。笔者以洁40年从影经历中的身份变迁和角色转换为线索,力图勾勒出这位中国早期电影史中的"多面手"的人生轨迹。

  • 标签: 中国电影 早期中国 电影多面手
  • 简介:一、电影业是大电影产业电影业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被划分为第三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影业已经从单一的媒体逐渐发展成一种新兴的产业.其占各国第三产业乃至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 标签: 电影产业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产业 电影业 世界范围 GDP
  • 简介:<正>《开国大典》于1989年11月9日在香港“影艺”影院上映,至1990年3月1日落画,共上映113天,打破了国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50年代在港连映107天的最高纪录,仅次于美国片《时光倒流七十年》而居中外影片在港映期最长之第二位。在这期间,九龙的银都、屯门、新艺、南昌四家影院及澳门的永乐戏院也曾先后加入联映(每家上映5—8天),满足了九龙和澳门观众的要求。此片合计在港澳共映出597场,观众36,797人次,票房收入1,175,738港元。时值北京风波之后,海外出现了一股反华、反共的逆流,此片在港能取得如此成绩,确属不易。香港南方影业有限公司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些港报评论慨叹此片“生不逢时”,否则,按本片的质量,至少可以在“双南”线十几家影院同时联映,而不是长期在一家影院独家上映;若然,其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数均将打破内地影片在当地的最高纪录,而不是目前这种成绩。

  • 标签: 最高纪录 香港 毛泽东 澳门 南昌 港元
  • 简介:叁合作:建立有利拍摄的纪录关系二、纪录者运用影响力手段简析纪录片创作以纪实手法为实现的途径,是创作者投入了情感和评价的"参与的观察".

  • 标签: 创作 纪录片 真实性 纪录者 影响力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