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镇一片投资开发的热土文/余道金信阳县镇地处豫南山区,位于信阳市南9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镇自古为信阳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小麦、红薯、木材、桂竹等。板栗、茶叶、食用菌、畜牧、渔业、蔬菜六大支...

  • 标签: 投资开发 双河 食用菌 板栗 大型集贸市场 信阳市
  • 简介: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有一段关于村的记忆.曲曲折折的小河,在他们的脑海里经久不息地流淌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那是岁月的痕迹.

  • 标签: 村河
  • 简介:“自管子计口授,后之筹国用者,莫不竞言榷之利”(《续修陕西通志稿》)。“榷之利”即指从食盐的产、运、销各个环节课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政府的主要财源之一。尤其在军兴时期,“所需兵饷,半资课。”清代,封建王朝和专利商人共同垄断全

  • 标签: 清代 盐税 管理机制 汉中地区
  • 简介:拉萨发源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干流全长551公里,是世界大河雅鲁藏布江的5大支流之一,年平均流量为60亿立方米,约为中国第二大黄河的八分之一,流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拉萨是西藏人民的母亲,也是一条见证了藏族古老文明变迁的历史之、文化之。拉萨河流域作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宗教的中心区域,作为西藏重点发展的“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拉萨、年楚河)”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拉萨河流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高原早春三月,记者踏访了拉萨两岸,采写了这组实地见闻。希望读者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今日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延续状况。

  • 标签: 拉萨河 母亲 藏族 雅鲁藏布江 念青唐古拉山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南黄运湖蓄泄机宜图说》为清官旧藏舆图,嘉庆皇帝曾御览并钤有朱文方印,图幅绘制精美、注记翔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经研究,该图表现年代应为乾隆五十四年至乾隆六十年间(1781-1795)。借助地图及图说,该图图文并茂地表现了乾隆中后期京杭大运河中河段的湖泊蓄泄、闸坝设置及运口启闭、改移等河渠治理和水道变迁状况,是可以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珍贵图像史料。

  • 标签: 清代 运河图 京杭大运河 中河 运河治理
  • 简介:本文追溯了干文的创制过程和干语的研究历程,对干语的词汇特点作了翔实的归类说明。

  • 标签: 东干族 文字 语言
  • 简介: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它与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中,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特别的边缘群体。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产生的群体,著名的有云南迪庆的“藏回”、大理的“自回”、玉溪的“彝回”和西双版纳的“傣回”,内蒙阿拉善的“蒙回”和青海的“托茂人”等等。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回族与汉族的交往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受影响更大。

  • 标签: 回族 少数民族 浙江 交往范围 边缘群体 西双版纳
  • 简介:我曾几次拜谒过四季变换中的察汗。只是还未来得及好好端详她秋天的模样,霎时,寒冬便悄然而至了。去年国庆节前夕,我跟随几位摄影家再次赶往察汗,将它那青春般闪烁即逝的秋颜硬是挤在了河谷间。那天天气格外晴好,察汗湿得异常清丽明净。湛蓝的碧空下,群峰叠峦清秀挺拔,俊逸洒脱,岩壁间缀满了姹紫嫣红的色彩。尤其那些斑斑点点的殷红,极其绚丽夺目。宛如版画家的调色板,正浓妆艳抹地精心打扮着察汗诗意而多情的秋季。

  • 标签: 国庆节 摄影家 调色板 版画家
  • 简介:对艾草的记忆总是伴随着故乡村巷里、打麦场边的榆树下、田野的地塄坎边,还有土庄廓的土炕上那些满脸布满皱纹的老农们嘴中吧嗒着的旱烟瓶和手中一明一暗的艾草编制

  • 标签: 河湟 湟艾 艾草
  • 简介:在古代''为黄河的专名,最早见于甲骨文《藏》6·10:'王其涉',金文《同簋》:《自淲东至于'。而河源直至1978年经河源考查队进行实地考查,才正式确定卡日曲为河源的结论。至于名称的由来,前人已有探讨:一为'下'说,即伏流。如《释名·释水》:',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二为'播'说,为分散意。如《水经注·河水》:',播也,播为九自此始也。'(见《永乐大典》引文)。三为'何(荷)'说,如《水经注·河水》引《春秋说题辞》:'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荷与何同。'但均为臆测之辞,不足为信。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余年的古国文化,就从这里发扬光大。在黄河中下游发现北京周口店'北京猿

  • 标签: 水经注 春秋说题辞 实地考查 《永乐大典》 卡日 释名
  • 简介:永定文化这一概念,几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并写出不少文章,后来更有专家学者相继发表了不少研究论述。下面,我们结合数年来的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及相关研究,谈谈对永定文化的几点认识。

  • 标签: 永定河 文化 专家学者 资料查询
  • 简介:文章对湟文化与湟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轨连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证,以及对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其教育在湟地区的传播、殖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 标签: 藏传佛教文化 儒家文化 伊斯兰文化 河湟教育
  • 简介:荪是谁?当代国人已多不知晓,七八十岁的老人或许还有些印象。在历史的砥砺摩擦中,几多当时令人震惊的事件和名声显赫的人物,只不过留下几道蒙满灰尘的划痕。那么,拂去岁月的埃垢,张荪又给我们留下什么记忆呢?

  • 标签: 张东荪 印象 记忆
  • 简介:<正>肥卫和呕罕卫,是明代女真中两个著名的卫分。肥卫的卫址,目前通行的说法是设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蜚克图河流域。此卫设置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据《明实录》载:“秃、石鲁门山等处,女直野人头目哈哈察等六十三人来朝,置肥卫。命哈合察等为指挥、千百户,仍赐诰印、冠带、袭衣,及彩币有差”。此次来朝的六十三

  • 标签: 几个问题 蜚克图河流域 《明实录》 野人头 黑龙江省 女真
  • 简介:《两广利疏》出现时间当在正德十一年三月至六月之间,其作者并非黄佐,而是两广总督陈金。该疏名称本为《复旧规以益军饷疏》,广为人知的《两广利疏》之名是后来的收录者所加,并未体现该疏主旨。该疏以恢复秦绂旧规为名,实则是选择秦绂旧规和解冕、林廷选“新议”中最有利于增加两广总督府利收益的制度因素,参以己意形成的“新规”,核心要求是恢复私盐“自首”制度,以增加军饷。该疏在陈金奏准施行后不到一年,就因有损朝廷利被户部署郎中丁致祥奏革,但最迟在万历年间又被变相恢复。

  • 标签: 《两广盐利疏》 黄佐 陈金 考证
  • 简介:明朝末期,阉党横行,朝政腐败,经济疲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然而,昏庸无能的皇帝及其家族哪管这些,照旧骄奢淫逸,灯红酒绿;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更甚于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朱翊钧立太子、封王子忙得不可开交,其第五子朱常浩封瑞王,建藩

  • 标签: 朱常浩 明朝 税收制度 赡盐
  • 简介:<正>撒拉族,自称“撒拉尔”,1954年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街子有骆驼泉和白石骆驼,据说是当初尕勒莽率领族人迁到达这里时的遗迹。近年来,这里修葺一新,骆驼泉四周种满了松柏、果树和鲜花,成为民族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

  • 标签: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东迁 骆驼 土司 撒鲁尔人 河州
  • 简介:太学生陈以其批判南宋朝廷偏安及放弃抗金之政策而于建炎元年(1127)被处极刑。本文分析陈奏稿的三十八通题跋。说明士人(尤其是道学者)将其言论标榜为对抗独裁势力的公议,使其名声从死犯转为道德跫音之先驱。此一过程显示了士人统治与专制统治之间的张力。

  • 标签: 陈东 道学 尽忠录 刘宰 公议
  • 简介:<正>干人苏联穆斯林民族之一.自称回族、中原人或老回回.系迁居俄国的中国西北回民与当地穆斯林民族通婚繁衍的后裔.其迁居过程主要有两次,一次是18世纪末,清朝乾隆皇帝将居于伊犁河谷的回民安置去的.一次是1877~1878年陕甘回民大起义失败后,由起义领袖白彦虎率领余部迁居而去.人数约五千人.最初住在七地区(谢米列契耶),其后十年间又有一些甘肃籍回民,因逃避清廷迫害而陆续迁往,现有人数约51694人(79年),一说约8万余人(90年).分为两支,一支为陕籍干,住在哈萨克加盟共和国江布尔镇的马山青镇、朔尔—提别镇与奥克提亚勃尔集体农庄.约2万多人.一支为甘肃籍干人,住在

  • 标签: 东干人 回民 七河地区 东干语 穆斯林民族 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