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毛泽东指出:这次全会,可说是城市工作会议。

  • 标签: 中国 政府工作 经济发展 历史
  • 简介:2012年7月,经我省著名史地专家程起骏先生介绍,我上门拜访了民间收藏家刘平先生。刘平先生住在省委大院内的老旧楼房里,住房面积不大,显得逼仄和简陋。但当他把一册册的藏品取出,摆在我面前时,我确实感到有些震撼。刘平先生收藏的不是眼下时髦的玉器古瓷,不是字画唐卡,更不是木雕文玩明清家具。他的藏品是民国时期青海上层人士的信函书札、来往公文,还有商号之间的信函票据、契约税票,收藏数量称得上洋洋大观。

  • 标签: 民间收藏 明清家具 古瓷 唐卡 上层人士 住房面积
  • 简介:邮票原先只是一种邮资凭证,在过去通信并不畅通的阶段因为邮票的存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随着邮票的样式与形式逐渐多样化,邮票逐渐成为了一种反映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殊的缩影。纵观邮票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不论在什么时期,邮票都能够与时代特征融合展现出新的色彩。但是要想深究邮票的艺术性,还是应该从其历史内涵方面入手,找准邮票的发展演变过程,就能够让我们准确地把握其表达的内涵。下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福建泉州博物馆为视角,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国民政府 孙中山 纪念邮票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 新时期
  • 简介:编者按:近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社会上一直有许多讨论,可以说众说纷纭,聚讼不已。理论家刘润为先生对此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与阐释,为此,青年学者何墙与刘先生展开对话,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话题进行讨论。现就部分问答刊载出来,以引起学界重视和探讨。

  • 标签: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虚无主义 评价 比较系统 青年学者
  • 简介:当1966年“文革”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狂飚在神州大地初起之时,安徽及全国天空都一如既往,并无异常。

  • 标签: 安徽 历史 “文革”
  • 简介: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的犀浦之地,低洼潮湿,土质松软,不适合建县立城。在古人眼里,犀牛是镇邪神兽,李冰修建都江堰"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此"沉犀之浦"即为"犀浦"。公元686年,原为成都西鄙之地的"犀浦"被分割,独立设置为犀浦县,一直到1072年才改县为镇。犀浦为县的时间长达386年之久。犀浦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标签: 沉犀之浦 都江堰 镇邪神兽 犀浦县 犀浦镇
  • 简介:三川寨(寨是北宋设在边区的隶属于州或县的军事建置),宋代地名,地处清水河支流冬至河的源头之一大营河中段西侧,属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别庄村.现在称为隔城子古城。据北宋《元丰九域志(陕西路)》记载,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置三川(寨),军(指镇戎军)西三十五里”。同时期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记载,

  • 标签: 历史 《武经总要》 军事著作 清水河 原州区 固原市
  • 简介:今年是红军东征80周年。红军东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面对艰难复杂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做出的英明决策。毛泽东对红军东渡山西、南征北战、挥师西渡的出征时间、战略意图、回师契机都是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精心决断的。本文着重从东征决策、东征过程、果决回师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的雄才伟略和对红军东征的历史性贡献。

  • 标签: 毛泽东 红军东征 山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闯关东”是中国自清顺治八年(1651年).特别是近代以来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堪称中国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之一。因此。它与“下南洋”“走西口”一道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著名的移民活动。

  • 标签: “闯关东” 中国历史 东北移民 近代以来 移民运动 移民活动
  • 简介:晋商应当是一个整体。为人们所熟知的晋中商帮以推行票号著称,其实只揭开了晋商的冰山一角。平阳商帮,尤其是襄汾商帮与晋中商帮相比在伯仲之间。他们中的佼佼者享誉三晋,蜚声全国,出现了清代全国首富平阳亢氏(与昆山季氏齐名),产生了山西商会会长和山西大学校长。这些晋商中的翘楚,是平阳商帮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襄汾商帮为山西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襄汾商帮在晋商中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 标签: 襄汾商帮 八大家
  • 简介:我国迄今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国花,历史上却有一些传统说法和既定事实。唐宋以来,牡丹、梅花雄视群芳,深受人们推崇。明清时北京地区有些牡丹景点以"国花"命名,民国初年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牡丹的国花之称出于帝制时代、意在富贵荣华等多感不满,而主张选用富含精神品格象征意义的菊、梅等。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教育等部门拟议梅花为国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为各种徽饰,客观上承认了梅花的国花地位,社会各界更是热情响应,造成梅花为国花的既定事实。深入审视上述国花有关历史,有这样几点经验和启迪值得注意:一、国花是重要的国家象征资源和民族文化符号,广大民众对此有着普遍的文化期待和知识需求,必须引起重视。二、国花是"国家大事",以国家层面的政治决议、法律法令最为权威,是解决国花问题最理想的方式。三、牡丹、梅花双峰并峙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民国间对牡丹、梅花前后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两花象征意义的两极互补,两花并尊是我国国花的最佳选择。四、牡丹、梅花作为我国国花的历史值得全面尊重,牡丹、梅花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花,两花并尊是中华文化兼融并蓄、国家和平统一的美好象征。

  • 标签: 国花 牡丹 梅花
  • 简介: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在民间,尤其是满族聚居地区。为了更好的挖掘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在辽宁省民委及各市县民族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2012年开始,在省内满族聚居地区陆续开展了"辽宁省满族民间历史文化遗存收录编撰"工作。本文即是在调查收录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内满族民间历史文化遗存做一详细梳理,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些珍贵资源,从而推动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 标签: 满族 民间历史文化遗存 抢救保护
  • 简介:河南地处中原,回族历史发展悠久,河南回族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河南回族移民史。其移民方式多样,主要表现为军事性移民、政府性移民、避难性移民以及经商移民等,也存在多种形式相互交织的状况。河南回族移民具有移民原因多样化、移民时间较早、移民频率较高、移民分布区域较广和移民的方式路径复杂等基本特征。河南回族移民促进了河南回族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加强了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交流。

  • 标签: 河南回族 移民 社会效应
  • 简介:1941年底.日本侵占香港后,急欲搜捕和控制驻港的中国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然而,大批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却在日军严密封锁下神秘地失踪了,并在数月之后安然出现在抗日大后方和根据地!

  • 标签: 历史传奇 营救 秘密 民主人士 中国文化 大后方
  • 简介: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其灵柩并没有立即被迎葬到南京,而是先被移往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供民众瞻仰遗容,举行治丧活动;到4月2日,其灵柩才被暂置于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中。

  • 标签: 历史变迁 中山陵 中山公园 民主革命 北京 孙中山
  • 简介: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是中国文化的根。由于地域广袤、族群分散、历史悠久,汉语言文字自古以来就存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华方言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文化繁茂的根系。对个人而言,方言是最先学得的语言,是由祖先流传、父母传授的母语。因此方言是文化源头之一,是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典型表现。在目前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方言或族群语言正面临同化的威胁,处于濒危状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与传承。

  • 标签: 福州方言 文化传承 历史 汉语言文字 中华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历史文献是历史进程的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历史文献资源的建设应当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突出特色。本文以山西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历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存缺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对策。

  • 标签: 历史文献 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
  • 简介:实验的本质并非人为设计某种程序,而是创造或发现一种有助于观察研究对象内部诸因素间关系的环境。近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表明,包括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在内的任何一种经验研究要走上科学之路,就必须建立一套以实验或观察为主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变量繁多、不可重复的特点,但历史学家仍有可能通过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比较完成“实验”过程,从而得出某些一般性认识。借鉴社会学、文化学的成功经验,构建和发展实验史学,或者说是将实验思维引入实证研究,是提高新世纪史学科学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形而上学 密尔求因果五法 实验方法 历史科学
  • 简介:序言: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跨国界学术批评在本文上篇于2013年正式发表以后,笔者有幸读到了国内学者关于“新清史”评价的一系列最新论著.这些文章虽然切入视角各异,阐释观点也间有异同,但都对读者深入思考“新清史”学术话题起到了开阔眼界与整合思路的启迪作用,充分彰显出目前中国史学界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和学人之间质疑辩难的求真精神.尤其像笔者这种非清史一满族史的专业人士,更是从这种针锋相对的坦诚讨论中获益良多,从而意识到自己先前思考的盲点所在.根据上述论著的评价取向,读者大体可以将其归类为对“新清史”成果持基本肯定和批评否定的两派.

  • 标签: 历史 命题 考据 学术批评 评价取向 整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