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21世纪来临了,人们希望新世纪带来新鲜空气,这是可能的,但很不容易。当前世界性的大问题是和平与建设。没有和平,就没有安定和进步;没有建设,就不能治疗贫穷和愚昧。20世纪没有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本来是需要长期不断解决的,解决一点就算一点。前进的道路是通达的,但要遇到一些险滩或滑坡,这就必须要经住考验,要坚持不懈。

  • 标签: 历史学 史学史 历史研究 史学工作
  • 简介:《人物》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人物》是现在杂志中最有个性、最健康、最具发展前途的一本杂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能够光临《人物》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会,非常感谢在座各位,以及很多很多没有能够到场的领

  • 标签: 杂志 文化底蕴 读者 观察视角 文章 介绍
  • 简介:"安乐死"不是新鲜事。十几年前,我曾对此发表过看法。从世界范围看,对安乐死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已对二万七千名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施行了安乐死。可是,法国则不允许安乐死。个别对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护人员,或遭审讯,或受质询。在中国,实施安乐死也不是罕见的。其结果也是一言难尽的。中

  • 标签: 安乐死 医护人员 病人 世界范围 实施 仁者
  • 简介:20世纪,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的世纪。100年,变化之巨、发展之猛,超过了以往几千年。中华民族从极度衰败、备受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走上民族要生存、要独立、要发展、中华民族要振兴之路。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三个代表” 历史发展 民族独立
  • 简介:<正>1988年5月23日,我们前来北京大学中关园宿舍访问田余庆教授。我们先向田先生说明来意,《史学史研究》杂志要加强对访问当代学者的报导,因为这是一项属于研究当代史学的工作,希望田先生就当前史学界关心的问题及自己的治学道路发表看法。

  • 标签: 历史学界 北京大学 中国历史 古代史 世纪初 学术
  • 简介:在中国方志史中,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值得夸赞的,这20年修志的声势和成绩,确前所未有。

  • 标签: 修志 方志 回顾与展望 成绩
  • 简介:西藏现代意义的科技工作.可以说始于本世纪中叶。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这15年,为1965年到现在的30年间的更快、更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平解放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就陆续从祖国各地选派大批科技人员进藏,一面参加各项建设,一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951年,中央派出的西藏工作队在拉萨西郊诺维林卡搭起帐篷,筹建了西藏第一个农业科学试验站,揭开了西藏现代科学研究的序幕。50年代初期,科学工作者对西藏的农业、牧业、林业、交通运输、气象、地质、水文、水利、医药卫生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并解决了建设初期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

  • 标签: 科技工作 祖国 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工作者 西藏 帐篷
  • 简介:北京城市考古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给我们很多可供思考的空间,有必要总结它的经验和得失,为未来的城市考古提供借鉴。

  • 标签: 考古 城市 北京 展望
  • 简介:认同“汉裔”现象在壮族社会里极为普遍,对壮族历史与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壮人“汉裔”身份真伪考辨、自称“汉裔”原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学术队伍青黄不接、资料整理无人问津、研究盲点多、成果数量少、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力小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

  • 标签: 壮族 认同 “汉裔”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在宋代史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关于南宋时期历史的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经常回顾、归纳一个学术领域的状况,冷静客观地分析其成绩与不足,思考其学术成长的动因,讨论其今后可能深化的着力点,是推动它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方法。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大致归纳近十余年来南宋史研究的学术动态,并在此基础之上.

  • 标签: 宋史研究 展望 学术领域 21世纪 南宋时期 学术动态
  • 简介:"互联网+"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各行各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在教育领域同样受到了诸多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对"互联网+"与教学的结合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探索。本文围绕"互联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具体方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初步阐述了小学语文"互联网+"教学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互联网+” 小学语文 教学
  • 简介:回顾和检讨亚裔美国史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所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早期亚裔美国史学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一元论历史观。在近30年的时间里,学者大都仅仅从“种族歧视”这一个角度去诠释历史事件,反对从其他视野去观察亚洲移民的经历。不过,最近15年来,这个领域中出现了冲破一元论历史观束缚的趋势。新一代学者提出了白人、黑人和亚裔之间三角形关系的论点,从而否定了“有色对白种”的双重种族关系理论模式。从“跨国主义”的视野观察亚裔美国史的人认为,亚洲移民实际上具有双重的民族主义和双重文化认同,从而向“同化论”、“定居者”论和“美国化”论提出了挑战。他们还发现,Et本人向美国移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海外扩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新动向标志着亚裔美国史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 标签: 亚裔美国史学 一元论历史观 种族歧视 跨国主义
  • 简介: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编修地方志工作是一项继往开来、服务当代、垂鉴后世的重要工作。2005年银川市将全面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为了打好基础,银川市志办公室于2004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对银川市地方志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 标签: 修志工作 地方志工作 回顾与展望 情况 银川市 正确决策
  • 简介:莫干山1984:思想解放大时代。英雄何须论出处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真理标准大讨论”,终于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经济理论界也掀起了一场场讨论热潮。当时,中央决策层亟须关于改革思路和方案设计方面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关于改革的现实重大问题研究”的特定领域内,中青年力量崭露头角。

  • 标签: 改革创新 莫干山 20世纪80年代初 真理标准大讨论 展望 思想解放
  • 简介:本文通过对当代史学研究脉络的扼要把握,指出知识史作为旧论题随着学术思潮的演变而发生了新的转变,国内学术界对此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知识史作为探讨社会变迁的一种手段或分析工具,充分发挥其方法论意义和价值,从"知识—社会"的角度展开深入的具体研究,为史学界注入新活力。

  • 标签: 知识史 方法论 回顾 展望
  • 简介:<正>我很高兴能参加史学史学术座谈会。因为这与我的工作有密切关系。这样的会在国内还是头一次,到会的同志很多,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这次来得很匆促,没有时间很好地准备。我想谈谈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的史学,严格地说应从《春秋》算起,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 标签: 学术座谈会 中国古代史学 中国史学史研究 回顾与展望 司马迁 章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