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刘勇,男,藏族,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留学项目,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宗教学系访学。1991年至今,先后担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副院长、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史、民族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民族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西南民族大学文献中心主任和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主任。在西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他就民族文献中心的发展和未来,回答了有关提问。

  • 标签: 西南民族大学 文献保护 弗吉尼亚大学 科学研究基地 公派留学 文献中心
  • 简介:汉字类化是目前汉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汉魏六朝碑刻中存在大量的类化字,值得深入探讨。从本质上讲汉字类化是一种过度类推,容易造成汉字系统的混乱。但汉字类化可以为解释字形、考释疑难字、补正辞书释义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汉代及其后的文字"假借"现象,不少可以从类化的角度加以说明,对于认识汉字性质也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汉字类化 汉魏碑刻 文献整理
  • 简介:<正>苏联有一大批学者专门从事蒙古史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研究。蒙古史史料学基础是由俄罗斯东方学家于上个世纪奠定的。俄国学者有研究蒙古史籍和编年史的传统,苏联的蒙古学家则在新的方法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这个传统,编制了附有泽文和必要注释的史籍原文总汇及新的各种索引。

  • 标签: 编年史 蒙古史 蒙古学 东方学 新史料 莫斯科
  • 简介:本文就民族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梳理,从民族关系的内涵入手,介绍了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简要梳理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研究的相关情况。

  • 标签: 民族关系 研究文献 和谐发展
  • 简介:本刊讯由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又称“客家春晚”)于2月8日晚通过电视台和无线梅州手机客户端同步播出。晚会的节目类型既有观众喜闻乐见的舞蹈歌曲,又有主题鲜明的原创小品,还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表演等。参与晚会24个节目演出的不仅有广电“名嘴”和来自广东汉剧传承研究中心、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实力演员,还有客家乐坛知名音乐明星丘童予、管乐莹等人带来的《客家姑娘》《粉墨时代》等节目。

  • 标签: 客家文献 春节联欢晚会 广播电视台 节目类型 传承保护 同步播出
  • 简介:魏晋隋唐方志处于中国方志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它的研究从元末明初的辑佚至今逐渐扩大至目录、校勘、版本、考据等多方面。当中历经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几大阶段,至21世纪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学术视野更开阔、研究角度渐多。但就研究现状看,尚存在成果多而零散、重复性研究较多、对经典成果过度依赖、缺乏对材料挖掘利用的问题,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 标签: 方志 魏晋隋唐 文献学 综述
  • 简介:《安多政教史》对研究19世纪安多地区的宗教现状和社会政治状况、格鲁派的寺院分布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安多政教史》的历史文献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鲜有学者对其文献资料进行文本研究。文章试图应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安多政教史》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内容结构、数据、缺陷以及文本译介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安多政教》 历史 文献学
  • 简介:日本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满文文献,其收藏数量是除了中国以外最多的国家。同时,日本满文古籍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长时间都处于较为显著的地位。本文对日本满文古籍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总结经验,促进相关工作发展。

  • 标签: 日本满文 古籍文献 研究概况
  • 简介: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原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的首批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史哲诸学科文献、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为宗旨。该所具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资料积累,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二十余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三人。已购置图书两万余册,包括《全唐诗稿本》等港台图书四千余册,配备微机、复印机等多种仪器设备。该所成立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 标签: 整理研究 资料积累 古典文献研究 传统文化 港台图书 研究机构
  • 简介:关于蒙古人佛教文献遗产的研究[蒙古].毕拉游牧民族创造自己的文化时,从未把自己与外界隔绝,相反,他们受到了中亚细亚诸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良好影响。其中,佛教给他们的文化传统留下了明显的印痕。史料证明,佛教最初是通过中亚诸国特别是和阗和粟特从印度传到蒙...

  • 标签: 佛教文献 《甘珠尔》 《丹珠尔》 蒙古人 乌兰巴托 林丹汗
  • 简介:文章通过文献检索,调查国内藏医临床研究的现状,文章认为:近20余年来的藏医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临床研究的广泛开展,使藏医临床疗效得到评价和认可,促进了藏医药的普及推广。藏医临床研究应在坚持藏医自身特色基础上,遵循国际通行的临床研究规范进行设计、实施和报告,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增强中国藏医药在国际医学界和藏学界的话语权。

  • 标签: 藏医 临床研究 文献调查 现状
  • 简介:本文针对存世谶纬佚文错杂混乱的问题,以"皇"和"帝"的资料为例,作一大略的揭示,指出存世谶纬文献的两个特征:其一,零散不成系统。有的篇目佚文极少而且散乱,甚至不知所云;其二,形态不很确定,不同的辑佚书互异的情形很普遍。故而,在使用谶纬文献时,我们需要把可信的存世谶纬佚文当作一个整体看待,以之作为汉代历史研究的思想背景。

  • 标签: 谶纬 佚文 文献
  • 简介:梅州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对于梅州客家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人物、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如将这些静态的文献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则可提高客家文献的利用,为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发展注入活力。

  • 标签: 图书情报 地方文献 客家学 学术价值
  • 简介:奔嘉,1958年6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1988年8月起,任教西南民族学院,现任西南民大藏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因明逻辑学、藏族文献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后,他己整理出版藏式传统古籍文献300多函,主编藏文书籍40多部,个人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搜集上万函的藏文文献资料,多项成果获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

  • 标签: 文献收集 藏学 探索者 西南民族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学术论文
  • 简介: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客家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客家学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显学。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是客家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研究所设有资料中心,目前收藏有关于客家研究的书刊数千册,

  • 标签: 客家研究所 文献征集 启事 地方特色 中华文化 资料中心
  • 简介: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客家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客家学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显学。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是客家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研究所设有资料中心,目前收藏有关于客家研究的书刊数千册,为国内国外各大专院校从事客家研究的师生提供了方便。为了进一步丰富馆藏,正广泛地开展客家文献的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 标签: 客家研究所 文献征集 启事 地方特色 中华文化 资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