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阿昌族史诗《遮帕和遮米》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认为史诗中的人物遮帕、遮米与中原神话中的大羿、嫦娥,伏羲、女娲有共同来源。遮米补天保持了女娲补天的原始形态,具有更为合理的盖天说理论的背景支持。

  • 标签: 遮帕麻 遮米麻 女娲补天 阿昌族史诗
  • 简介:三板桥是贵阳的一个老地名,现名汉湘街。它是南起醒狮路(老地名独狮子、茴香坡),北至中山东路(老地名三浪坡、小十字)之间的一条小街,因地处市中心,来往行人较多。三板桥的得名,来源于清咸丰年间(1851至1861年),从富水南路(老地名福德街)流经此街有一条排水大沟,为让百姓过往方便,在排水大沟上用3块木板搭起一座小桥供行人通过,故名三板桥。

  • 标签: 草鞋 咸丰年间 地名 板桥 市中心 行人
  • 简介:这是1998年的岁末。经菲律宾学术界安排,我在国际华人学术研讨大会闭幕之后,从马尼拉坐飞机来到位于菲律宾宿雾的西南大学作学术访问,并参观了麦哲伦在宿雾古城的遗迹遗物,嗣后又乘坐飞机,踏上了古刺朗旧地之旅。

  • 标签: 麦哲伦 遗物 遗迹 古城 参观 上古
  • 简介:农历六月的丹乡,风和日丽,蝴蝶蹁跹,杂草丛生,溪水潺潺,树木茂盛,到处是一片葱茏的景象。这里每年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五日举办为期五天的传统花儿会。每到此时,附近乡村的群众穿着民族服装,兴高采烈,扶老携幼,赶集赴会,尽兴欢乐。

  • 标签: 传说 民族服装 农历 丹麻乡 “花儿”会 土族
  • 简介:这里是土族的发祥地;这里是"花儿"的故乡;这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巍峨的龙王山雄浑壮美,神秘的爱情树巍然挺拔;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清澈的丹河缓缓流淌,广阔的锦州牧场水草丰美。

  • 标签:
  • 简介:没有生活,就没有我的艺术创作仲宝又名吉日太,是位土生土长的土族画家.与生俱来的民族情,使他深深眷恋着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并为之歌唱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 标签: 土乡 心灵描绘 描绘土
  • 简介:在六月的高原,常常漫过"花儿"的悠远。丝路古道的驼铃,在河湟大地上回荡;杀伐征战的马蹄声,踏碎安宁的梦境。生活的艰辛,安宁的向往,一如高原六月怒放的"花儿",从先辈的喉咙里流出,时而高亢悠扬,时而如泣似诉,时而婉转绵长,时而低吟浅唱……"获阿姐令"是幼年岁月听到的第一首"花儿"曲令,不知是谁因图热闹而教给我,咿咿呀呀中,在家人面前哼唱,被父亲喝止的那一刻,才知道这是不能在家唱的"野曲"。自此,"花儿"的种子在记忆里撒下。

  • 标签: “花儿” 高原 安宁 征战
  • 简介:谭延闿以擅长颜体楷书著称。清末民初,延闿在湘中已有书家之目,胡元倓所办明德学堂(清末学校称学堂)之匾额,毛泽东所开文化书社之招牌,均找他书写。

  • 标签: 清末民初 毛泽东 重版 文化书社 国民政府 楷书
  • 简介:在经历了一个历代相承的累积过程之后,至明末清初,溪姚氏已成为桐城一地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呈现出繁荣的文化面貌。溪姚氏家族文化的兴盛与家风、家学、教育等内在家族因素密不可分。诗歌作为姚氏最为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在明末清初的龙眠诗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桐城诗歌发展关系密切。姚氏家族文化及其诗学贡献的梳理,对于解读明清家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明末清初 麻溪姚氏 文化 诗歌
  • 简介:傣族创世史诗《巴塔嘎捧尚罗》,既融入了天神创世、人类产生、万物起源、日月形成、洪水泛滥等神话内核,也吸纳了口传叙事与佛经文学的诸多要素。通过文本比较,可以探查该史诗的叙事结构和基干情节母题,从而印证这一史诗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是本土神话故事和外来佛经故事结合的产物,也是傣族地区本土宗教与小乘佛教和谐并处的结果。傣族村寨佛寺有大量的创世经本供僧人阅读,或者民间歌本由章哈自己保管和使用。史诗的主要传承人有歌手章哈和僧人康朗,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传承。

  • 标签: 创世史诗 《巴塔麻嘎捧尚罗》 文本形态 演述传统 章哈 康朗
  • 简介:从省城西宁出发,沿河东行,出小峡,过湟水,进入哈拉直沟,顺山势蜿蜒北行,直至尽头,便是彩虹故乡最高的神峰——龙王山了。山阳之下,一方沃野,阡陌交通、花黄苗青。树荫蓊郁间,红瓦白屋、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山麓崖间,泉水叮咚;田间地头,流水潺潺。泉汇成溪、溪合成河,势不可当,奔流向南。

  • 标签: 互助县 纪实 绿化 蓝蓝
  • 简介:《秃黑鲁帖木儿扎志》是一部关于清代后期塔兰奇人的重要文书,对研究东察合台汗国的历史以及伊斯兰教在伊犁地区的传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涉及秃黑鲁帖木儿扎舍依赫家族、塔兰奇人的起源、阿力里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名人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介绍收藏在扎舍依赫后裔手中的《秃黑鲁帖木儿扎志》,对其作汉译,并简要考释了对该文书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和地名。

  • 标签: 《秃黑鲁帖木儿麻扎志》 研究价值 汉译
  • 简介:一、区域文化概述1.调研点简介夏河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东北部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相比邻,南部与合作、碌曲藏族聚居区相接,藏族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78%,藏、汉、回三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表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状况。调研点当乡位于夏河县东北,与东边的曲奥乡、南边的王格尔塘镇构成了由临夏入甘南、四川的咽喉。213国道和大夏河一起穿乡而过,全乡总面积达377平方公里,有6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计5673人,其中藏族达到全乡人口的68.2%,汉族和回族约占到全乡人口的31.8%。全乡有藏传佛教寺院3座,分别为孜孜合寺、格尔迪寺、果瓦塘寺。在当乡的核心区域(见下图),有藏传佛教寺院2座,即格尔迪寺与孜孜合寺,有2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其中纯汉族自然村3个,藏汉回族杂居自然村2个,藏汉族杂居村4个,当乡街道与当地唯一的工业企业当水泥厂等均位于这个核心区中。笔者选取此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的纯藏族行政村亚休作为调查重点。

  • 标签: 区域文化 夏河县 甘南州 交往关系 临夏回族自治州 民族
  • 简介:2017年3月29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星在鄯善县吐峪沟乡扎村调研指导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扎村村志的编纂,并参加《扎村志》编纂座谈会。座谈会由吐鲁番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闻涛主持,鄯善县副县长吾斯曼·依力尼亚孜介绍了《扎村志》的编纂情况。座谈会由吐鲁番市及所属区县地方志工作者、鄯善县文物局、鄯善县住建局、吐峪沟乡、扎村村民代表等30余人参加。

  • 标签: 编纂工作 党组书记 地方志 副主任 编委会 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