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张香华(柏杨妻子):他入狱那天是3月7号,这是他生命里面一个很大的转折。他以前批判这个社会,但对于当局,并没有要颠覆它的意思。遭遇到了这样的不公平之后,他觉得他要用另外一种心态来重新生活,所以他定3月7号是他的生日。

  • 标签: 柏杨 追忆 不公平 妻子 社会 生活
  • 简介:1952年秋开始认识林西同志,到1960年底我调到广州园林处,他是主管城建的副市长,见面的机会多些。他生前的音容风度,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 标签: 忆林西 追忆
  • 简介:惊心动魄的七天七夜1963年初秋,燕赵大地一片葱茏,高粱、玉米、棉花、山药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人们心里憧憬着丰收,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来临。8月3日夜,东北风吹卷着漫天乌云,笼罩了华北大平原,不一会儿便下起了瓢泼大雨,风声雨声响成一片。到了4日早晨,雨没有停息

  • 标签: 决口处 特大暴雨 洪水 公社 总干渠 领导干部
  • 简介:1959年,我在中央党校工作,又要讲党史课,又要辅导其他课程,白天、晚上几乎都不能清闲。下半年,突然发现自己超过“经期”两个星期不见“月经”,怀疑怀孕了。趁着星期六回家,星期日上午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检查。正好碰上林巧稚大夫,她高兴地说:

  • 标签: 追忆林巧稚
  • 简介:抗联中最小的女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我当时8岁,正在村里的模范小学读书,学校是由地下党员崔石泉领导组建的。崔老师教我们唱《国民党成了什么样》:国民党成了什么样,日寇进兵快到了沈阳,谁也不打仗,谁也不抵抗。节节退让,节节退让,退到了石家庄。国民党精兵二十万,全不抵抗,只会交枪……

  •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 追忆 国民党 东北三省 地下党员
  • 简介:作者是1964年下乡到市郊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1971年底招工离开农村。他以其亲身经历,以格律诗的形式,完整地追记了从下乡插队到招工进城这一时间历程。这里,有涉世的单纯,劳作的辛苦、生活的磨砺、农村的认知、思想的变化……。读之,对了解、认识、丰富、深化20世纪60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定会有作裨益。

  • 标签: 耕耘追忆 追忆七律
  • 简介:祖国西部的贵州,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她是我的祖籍地。先祖父陈夔龙出生在那里,在那里成长、发迹。清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之后祖父仕途青云直上,历任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河南、江苏巡抚,四川、湖广总督。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12年祖父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

  • 标签: 祖父 追忆 漕运总督 湖广总督 直隶总督 宣统元年
  • 简介:傅惜华既是著名的戏曲史专家,也是著名的藏家书。他在戏曲史方面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声誉;而他丰富的藏书,却在特殊年代为他带来了祸患。正如本文所追忆的:“一切都明白了。父亲遭迫害,家被抄,书被窃都是注定了的。有康生这样的大人物在幕后策划,父亲以及他的藏书是在劫难逃了。”

  • 标签: 父亲傅惜华 追忆父亲
  • 简介:父亲一生酷爱京剧,爱看,爱听,爱唱,爱演。爱看。不仅爱看京剧表演,还特别爱看剧本。记得我父亲有许多“戏考”,大概有二三十本吧!“戏考”就是剧本儿,每本里有一两出戏,或是更多。我父亲看这类书时很热闹,道白、哼唱、叨咕锣鼓点儿。

  • 标签: 京剧表演 父亲 剧本 范节庵 性格特征
  • 简介:我的姑父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出生在湖南南县九都镇九屋场。中学时,他与南县、华容一带在长沙求学的刘革非、彭定、朱登瀛、欧阳悟等革命青年组织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接触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新青年》、《劳动者》等革命刊物,从那时起,他就立志一辈子要献身中国革命事业。1925年段德昌经陈琳、冯希濂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由曾习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还经毛泽东介绍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他由周恩来推荐进入中央政治学习讲习班学习。1927年8月他参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段德昌受中

  • 标签: 姑父段德昌 追忆姑父
  • 简介:在新中国成立16年之际,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感召下,终于毅然回到了祖国。这是当年为国内外瞩目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政治影响。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讲到,我们改造了宋代皇帝博仪,又争取了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两大胜利!李宗仁先生归国以后,拥护中国共产党政策,赞扬祖国的重大变化,崇敬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而且他至死不渝,认为他所选择的道路是走对了,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我长期在中央统战部工作。李宗仁归国后,在部领导下,我曾具体担负着与李宗仁日常联系并陪同李宗仁外出参观访

  • 标签: 李宗仁 毛泽东 周总理 台湾问题 蒋介石 中国共产
  • 简介:重游两广旧地1966年1月7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的陪同下,和程思远与夫人石泓、旧友刘仲容夫妇一起,到广东和广西参观访问。我随行负责具体组织、安排事宜。中央很重视李宗仁回国后的礼遇,曾就有关问题发过内部通报。李宗仁回国初期的活动告一段落后,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门曾就李宗仁的今后活动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继续组织他到外地参观就是其中之一。这既是中央的精神,也是李宗仁先生本人的意愿。尽管李宗仁对新中国的发展变化知道一些,但他毕竟在美国侨居16年,终归来身临其境。现在,让他到各地走走,看看祖国的新月异的变化,对帮助他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新中国,无疑是大有好处的。李宗仁

  • 标签: 李宗仁 统战部 桂林市 周总理 统一战线 文化大革命
  • 简介: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当年红军完成空前规模的战略大转移的重要环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第一次成功地应用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它对我们当前的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红军长征 民族宗教问题 藏区 追忆 中国工农红军 民族宗教工作
  • 简介: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于2010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李普兄和我均是1918年出生,庚午属马,1938年相识于"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长沙文抗会")。它是"八路军长沙办事处"的外围组织,办事处主任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年长沙是抗日初期的后方重镇,国内不少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汇集长沙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如吕振羽、薛暮桥、操振球、翦伯赞、张天翼、周钢呜、司马文森、林森、林炎秋等。

  • 标签: 新华社 李普 追忆 抗日救亡 2010年 专家学者
  • 简介:我有幸和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相识相交50年,并在他的领导教诲下从事苏州盟务工作数十年,得益匪浅,收获良多。费老于1910年11月2日生于吴江,

  • 标签: 费孝通 交往 追忆
  • 简介:l959年国庆以后,我奉命到西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报到,准备赴藏参加调查工作。当时这个调查组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央党校,有藏族,也有汉族。我们的目的是要编写《藏族简史》、《西藏简志》等丛书。但这次赴藏的任务很明确:前期主要是全力以赴参加民主改革,后期则转入社会历史调查及丛书的资料整理与编写工作。10月下旬,我们一行数人抵达拉萨,住在交际处。先由

  • 标签: 丛书 报到 行数 一行 简史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