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诗》训零吕朋林古人有云“诗无达诂”,此言虽过,亦道出其事之难。自汉迄今,为《诗》作训者众矣。有诸说并存,“未知孰是”者①,有各执一端,“递相非笑”者②;有新训迭兴,犹无确解者。今不揣浅陋,作零补数条,或助、正旧说,或增以新见;至若“新见”与旧说偶...

  • 标签: 《诗》 《诗经》 “离” 发音部位 《史记·天官书》 终南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张驽《朝野俞载》(下称《俞载》)“皆纪唐代故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治唐代文史的重要典籍。此书还保存了不少当时的口语词,对於研究唐代词汇史、特别是唐代前期词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唐代前期 校补 史料价值 词汇史 口语词
  • 简介:现存正史中,初唐姚思廉(梁书》是认误较严重的一部。自北宋以来,不少学者曾对此书进行过校勘。197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卢振华先生点校、赵守俨先生编辑整理的新点校本。此本用百衲本与明清诸刊本互校,广参有关史籍,博采前人校勘成果,并加新标点符号,成绩颇着,受到学界好评。然而点校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後,虽然偶有零星的校勘成

  • 标签: 《梁书》 点校本 姚思廉 古代典籍 历史研究
  • 简介:《浮山志》是清初由方以智弟子等所编的一本反映浮山佛教地理文化的志书,其中收录了很多方以智与浮山地区士绅文人之间来往书信和唱和诗文,是研究方以智的重要资料文献。本文主要以《浮山志》为主,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对其晚年与浮山紧密关系这一问题再做探究,并利用其中史料互证和补充余英时先生《方以智晚节考》的若干问题。

  • 标签: 方以智 浮山 晚节心态
  • 简介: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学者徐松撰著的《唐两京城坊考》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该书纂辑史料丰富,考订精审,详细记述了唐两京(长安、洛阳)的城池规模、宫殿布局、坊宅寺观、风土人情及水陆交通等。自出版后,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日本学者平冈武夫说它是'关于唐代长安与洛阳的资料具有绝对权威而集大成的书籍'(《长安与洛阳》)。因而是研究唐代两京的必备参考书。近世以来,大量的唐人墓志出土,志文中不少的唐代坊宅为《唐两京城坊考》所未著录,将这些资料集中整理,以便于对两京的建筑布局讲行更深入细致的考察,自有其重要意义,平冈武夫先生曾说:'假若就每个坊,把在

  • 标签: 平冈武夫 唐两京城坊考 两京 东都 古代都城 周绍良
  • 简介:<正>戎生编钟一组8件,153字(其中合文1,重文9),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购藏,著录于《保利藏金——保利艺术博物馆精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9月版),同书刊有王世民《戎生编钟》、马承源《戎生编钟铭文的探讨》、裘锡圭《戎生编钟铭文考释》、李学勤《戎生编钟论释》(该文又刊于《文物》1999年9期)、王子初《戎生编钟的音乐学研究》等先生的五篇论文,诸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铭文作了深入探讨。就笔者所见,除此之外,只有胡长春先生《金文考释四则》(《学术界》2005年6期)涉及了此铭。

  • 标签: 保利 艺术博物馆 音乐学研究 岭南美术出版社 王世 承源
  • 简介:汪辟疆先生是當代的著名學者,本刊總第四輯(1963年出版)及總第十五輯(1980年出版)曾刊出其《玉谿詩箋舉例》與《讀常見齋小記》。今年是汪先生一百二十周年冥誕,本刊特發表其遺作《〈玉谿詩箋舉例〉補録》(金程宇整理),以志緬懷。

  • 标签: 汪辟疆 出版
  • 简介:<正>《包拯奏议》是全面研究包拯生平、施政方略、判案方法,以及研究宋史和安徽地方史的基本文献。包公的奏议,自宋至今,虽有多种版本流行,但因刊印有限,保管不善,现在的读者仍不易寻觅,且各本校勘都不够精审。安徽师范大学杨国宜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考证,整理出《包拯集编年校》(黄山书社1990年1月出版),这是当今研究包拯最完善的一个本子。

  • 标签: 包拯 编年 奏议 校补 安徽师范大学 全面研究
  • 简介:关于明末德王府亲王世系,《明史》等官私文献存在严重的误载、漏载。德王府末代两位亲王,实为朱由和朱慈。而清初的所谓德王,应为德王府其他宗室。

  • 标签: 德王府 末代王 |
  • 简介:唐会昌(841-846)初元,摩尼教备遭残酷迫害,顿失与西域教团的组织联系,只能在中土白求生存发展。翠界一般认为,宋代东南沿海一带流行的明教,源於唐代摩尼教,但已完全华化了。所谓“华化”,盖指依托、依附华夏主流宗教,即佛教、道教而言。宋代明教作为华化摩尼教,见诸教外之一明显表徵便是“五佛”崇拜。不过“五佛”究何所指,

  • 标签: 崇拜 补说 摩尼教 生存发展 东南沿海 宋代
  • 简介:笔者近年研习《南齐书》,于古今有关校理成果之外,偶有一得,即笔之于纸,曾撰小文《(南齐书)研读札记》(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8年第1期)对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补校了若干则。本文仍以中华书局1972年版1987年11月印刷本为对象,讨论十一事,作为前文的续篇。

  • 标签: 《南齐书》 点校本 古今 校订 订补 札记
  • 简介: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述东汉人张芝之草体字迹“号‘匆匆不暇草书”’,后世多将此语理解为因时间仓促而来不及或是顾不上使用草书书写,即读作“匆匆,不暇草书”。虽然很早就有人对此说提出异议,但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依旧秉持这一看法,在这当中,以博学著称的钱钟书就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 标签: 草书 《四体书势》 钱钟书 西晋
  • 简介:由于史料的匮乏和清朝文献的隐讳,从金国建立到清朝入关前这一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譬如,天命八年(1623)发生的乌尔古岱案,就是一桩迄今尚未完全弄清的扑朔迷离的疑案。乌尔古岱1是海西女真哈达部末代首领猛骨孛罗的长子,其家世背景十分显赫。万历中期,哈达部为建州女真灭亡,猛骨孛罗被杀,乌尔古岱被努尔哈赤收为女婿,羁留于建州。金国建立后,乌尔古岱成为金国的一员战将,征战沙场,立下了战功,先后被授予副将、总兵官之职。

  • 标签: 补释 建州女真 家世背景 努尔哈赤 入关前 金国
  • 简介:<正>《吴音奇字》乃明朝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孙楼(1515—1583)所作,后经延陵(今江苏常州)人陆镒于崇祯甲申年(1644)铨次补遗,且内容标注"补遗"字样列于孙氏所撰之后。全书一卷,分天文、地理、时令、人物、身体、人事、饮食、衣服、宫室、器用、珍宝、鸟兽、花木、通用十四门类,每门下先列单字,依次是二字,三字,至多四字。据余晓晴

  • 标签: 吴音 江苏常熟 《广韵》 甲申年 铨次 二字
  • 简介:解放前夕,杭州接连举办了两次画展。两次画展中,唯独丰子恺先生的画被人偷去了,弄得主办者十分难堪。消息传到了丰子恺先生那里,先生提笔给杭州日报写了一则简短的启事:“近来吾参加了两次画展,不断有观者发宠爱之心,将吾画各偷走一幅。偷画与偷书偷花同,非寻常扒手或贪污等可比。既然有人不惜辛苦,不怕冒险,那定是知己!今特借报纸一角,公开召请窃画人来舍下谈,并愿为提上款。”

  • 标签: 丰子恺 提款 解放前夕 画展 杭州 冒险
  • 简介:《全宋词》收有惠洪词二十一首,但近日笔者研读惠洪的《石门文字禅》,发现被漏收的惠洪词多达十四首。本文对漏收的惠洪词进行了辑,对漏收的原因进行了辨析。

  • 标签: 全宋词 石门文字禅 惠洪词
  • 简介:新时期以来,明代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谢榛越来越引起学界注目,已出版和发表的笔者之《诗家直说笺注》[1]、《谢榛诗集校注》[2]、《谢榛〈四溟山人全集〉诗作补遗》[3]及赵伯陶先生《〈四溟诗话〉考》[4]等著述,已对谢棒《四溟山人全集》做了诸多补遗。然而,笔者在推出有关谢榛的整理研究系列著作及论文后,并未就此辍手,又继续辑得《四溟山人全集》(重修赵府冰玉堂本)遗诗4首、遗诗句2则、遗诗话21条,发现诗话异文较多者22条。这些诗文,笔者已收入《谢榛全集校笺》(早已脱稿,150余万字,因众所周知的资金问题,暂时难以付梓)中,今见朱其铠诸先生编校《谢榛全

  • 标签: 全集再 再补 山人全集
  • 简介:徐复祚(《曲论》一向为研究者所重视,民国以来便不断有学人进行辑录,所获颇丰。笔者近来在访书过程中,经眼几部稀见《三家村老委谈》清代抄本。抄本中有六篇关于戏曲理论的内容,历来所辑徐复祚《曲论》均未见收录,故可作增补。

  • 标签: 徐复祚 《三家村老委谈》 拾补 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