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博九《成王为城濮之行》简2“王归,客于子文”,李守奎、白显凤先生以“王归客于子文”作一句读,甚是,但“归”当读为“馈”,“客”当读为“赂”,“王馈赂于子文”,谓楚成王赠送物品给子文;《邦人不称》简2b“颇天之女”,“颇”当读为“激发”之“发”,“女”当读为“怒”,“■天之女”,谓激发了上天的愤怒;《邦人不称》简2b“要王于随寺”,“寺”当读为“畸”,“随畸”当为曾侯在都城随附近设立的祭祀上帝的地方;《邦人不称》简7b“兀千君,■可它”,“兀”当读为“执”,“千”当读为“仁”,“■”当读为“焉”,“它”当为“也”字之误;“机仁君,焉可也”,谓动摇了楚惠王这个仁君的地位,怎么可以呢?

  • 标签: 上博简 《成王为城濮之行》 《邦人不称》 新释
  • 简介:讲经文作为佛教讲经之底本,保存有很多讲经活动的珍贵资料,这在敦煌出土的大量讲经文中多有体现。《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四册中有一件被定名为《弥勒生经讲经文》的文献,在将其与敦煌讲经文比较后可以看出,它于内容和格式均不符合讲经文的特点,因此将其判定为讲经文似乎欠妥。文末被原书叙录定义为“杂写”的“小石花心动”五字也非为杂写,而应是这件文献实际体裁的标识语。因此,黑城本《弥勒生经讲经文》的定名并不准确,它更像是作者在念佛之余,以经文为歌辞的一首词曲作品。

  • 标签: 西夏 弥勒信仰 讲经文 词曲作品
  • 简介:河北永年娄山群臣寿刻石”自清道光年间发现后,成为晚清金石学重要议题之一。沈涛、刘位坦、张德容、俞樾、赵之谦等先后就其年代论辩数十年,最后同治末年陆增祥折衷诸说考订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厘清金石学者在刻石年代问题上的贡献,故宫博物院藏沈树镛旧藏拓本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拓本记录收藏家、金石学者之间的交游和学术思想异同,为了解晚清学术传播提供了实例。

  • 标签: 群臣上寿刻石 晚清金石学 刘位坦 张德容 俞樾赵之谦沈树镛 陆增祥
  • 简介:2017年7月5日,一个让中国考古界悲伤的日子,一代考古大师张忠培先生阖然长逝。这一天的上午,电话、微信、网站都在转载先生去世的消息,同时各类怀念先生学术、为人的文章不断发出并大量转载。一时间,我们都沉浸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他的去世让每个考古人不舍并充满遗憾。

  • 标签: 文物考古工作 张忠培 大师 内蒙古 草原 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