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按《汉书·地理志》载:西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列敦煌郡,领六县:敦煌、效谷、龙勒、渊泉、冥安、广。然敦煌、效谷、龙勒县均在今敦煌市境。而渊泉、冥安、广县究在何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史地学界同仁多有考证,均在今瓜州县境。但其具体位置究在何地?至今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斯问题也。兹依据笔者1985年3月和1988年6月两次主持安西县文物普查及其以后20年调查所获资料。查阅各代文献所载,现书录于后,以供参考。

  • 标签: 敦煌市 文物普查 汉武帝 地理志 史地学 安西县
  • 简介:《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刊载《有关〈年大吏弩机考〉灋丘问题》一文,对吴镇烽、师小群先生《年大吏弩机考》文中所持“灋丘”即“废丘”观点提出了异议,并认为法丘是人名,可能是齐人法章后裔。我们从音韵学、文献学、先秦工官制度等几个角度分析,认为其提出理由是不充分,不足以推翻吴、师两位先生推测。

  • 标签: 三年大将吏弩机 灋丘 废丘 铭文
  • 简介:西亚地区响铜技术何时传入中国及东亚列国,是一个重要学术问题。经对江苏句容、江都及南京出土南朝铜器作科技考古研究,发现最迟在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来自西亚新型响铜技术已经在中国南北方地区立足,此后可能相继传入韩国(百济),并进而到达日本地区。过去,响铜及黄铜(输石)技术考古学研究作为相对独立领域在日本受到重视.但中国考古界则鲜有研究。新发现这批南朝响铜器及黄铜制品时研究3-6世纪时期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响铜和黄铜(输石)工艺传播乃至更广泛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句容春城元嘉十六年墓铜器 江都大桥窖藏铜器 响铜器 黄铜(鍮石)
  • 简介: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沟内十余公里处,有一座正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它就是建于西夏时期拜寺沟方塔,塔亦因沟名和塔形而得名。198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文物普查,误以此为明代建筑。1990年11月,方塔被毁。同年12月初,有关部门到现场联合调查时,获得墨书西夏文和汉文题记木塔心柱,才知道这座方塔是有准确年代可考少有的西夏建筑。

  • 标签: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西夏时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物普查 联合调查 汉文题记
  • 简介:新方志应增加社会心理内容刘胜方方志是记述一方古今演变百科全书,概括他讲,其主要内容是该行政区域内世代相继的人各种社会活动。其中,也包括社会心理活动,从一个方面来看,所谓地方特色,它就是地方个性的人格化,基于此,在新方志编纂中,我们理应对社会心理...

  • 标签: 社会心理 新方志 社会行为 心理内容 心理活动 社会调查
  • 简介:古代巴蜀疆域很大,包括今天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西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诸地区。按今天我国地域划分,则基本属于西南地区。长期以来,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方史研究,一直是整个巴蜀通史研究中最薄弱环节。而这一时期巴蜀道教史研究,则更是弱中之弱。

  • 标签: 道教史研究 巴蜀 两晋 隋唐 地方史研究 南北朝时期
  • 简介:2006年5月2006年10月,笔者在翁牛特旗境内进行文物普查过程中,对翁牛特旗境内现存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碑刻进行了调查.现以立碑时间为序,碑刻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翁牛特旗 清朝末年 民国初期 民间 碑刻 调查
  • 简介:西周时期铜镜在墓葬中出土位置和伴出器物存在一定规律,其在商周文化区内外性质功能差异较大。在商周文化区以外铜镜是一种日常器具,以内则是一种外来传入品,实用性并不明显。铜镜传入中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结果。铜镜在中原地区没有大规模流行,则是两区域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差异所致。

  • 标签: 商至西周时期 铜镜 出土情景 文化交流 文化差异
  • 简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清代大型民居陈家桅杆,是清代同治年1863年由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营建。因其宅前竖有双斗双石桅杆功名标志,俗称陈家桅杆,为川西平原仅存集住宅、祠庙、园林、学堂于一体复合式传统大

  • 标签: 成都市 陈家桅杆 文物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
  • 简介:中国佛教早期判教中,《法华经》与《涅槃经》并举,并以《法华》融摄《涅槃》者,始于南朝梁法云。在其“五时教”中,《法华经》提与《涅槃经》并举最高阶住;又在其“四乘教”中,《法华经》定为圆融一乘实教,成功实现《法华》对《涅槃》等诸经融摄。隋代天台智频承续这一思想而提出经典“五时八教”判教观,《法华经》推“诸经之王”崇高地位。北朝隋敦煌石窟中出现《法华》题材与《涅槃》题材并举,且以《法华》融摄《涅槃》及他经艺术现象,极有可能是受这一脉判教思想影响。

  • 标签: 敦煌石窟 法华 涅槃 判教 法云
  • 简介:本文根据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发掘资料,初步探讨了六朝北宋巴东城市布局、仓廪与信仰方面的状况。作为峡地区首次发现完整唐宋时期县城遗址,其发掘证实了同期巴东县在县治规模、仓储建设、信仰变迁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发展,厘清了以往相关歧见,并弥补了传世文献阙如。

  • 标签: 巴东县城 初步研究 六朝至北宋
  • 简介:北魏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城市数度兴废。在隋朝初期平定吐谷浑后,该地区城市建设获得恢复发展,后因隋末战乱再遭废弃。’唐贞观年间,来自中亚康国粟特人康艳典率领部族在楼兰城故址和罗布泊地区重建新城,并形成经济建设与安全防卫等功能较为齐全城镇群,这对延续和繁兴丝绸之路交通、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化交往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罗布泊地区城市重建,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主要驱动因素以外,自然生态修复改善也为此提供了客观可能。而城市人口结构、社会生产方式和自然气候等是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改善重要因素。

  • 标签: 北魏至隋唐 罗布泊 生态修复 城市重建
  • 简介:分析了种测量方法──多次激活、加剂量法和钉子技术优缺点,并对细粒石英前剂量方法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细粒五英前剂量方法测量简便,减少了来自多次激活、试验剂量和归一引起误差,最小可测年龄能达到几十年。

  • 标签: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细粒石英
  • 简介:<正>1955年秋,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在郑州旧城南关外发掘了一处面积不大包含有战国时期文化遗存和商代文化遗存遗址。根据商代地层关系和各层包含陶器特征明显不同,可又分为上、中、下层。其中上层和中层分别为郑州商代遗址中常见商代二里冈期上层和商代二里冈期下层遗存。而这里下层则为当时郑州商代遗址中尚未见过商代文化类型遗存。由于这种新商代文化类型遗存,首先是在郑州南关外发现和发掘,为了便于和郑州商代二里冈文化类型遗存有所区别,于是就把这处遗址下层定名为郑州商代“南关外

  • 标签: 二里冈 文化类型 文化遗存 陶器 文化遗址 郑州商城
  • 简介:从分析长江太子矶古代地理状况以及古代木船航道习惯为切入点,得出长江太子矶出水单一未流通和元宝钱应属永丰监铸造,从而旁证北宋四大钱监之一永丰监在池州历史记载。通过对和元宝制钱初步分析,力求映射出永丰监铸币基本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永丰监及其铸币打下基础。

  • 标签: 太子 长江 水域 地理状况 历史记载 古代
  • 简介:相城战国汉代时期大型排水设施位于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09年3~6月进行基本建设时发现,淮北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面积较大,相关遗迹极具规模,发现大型排水设施与临淄齐国故城大型排水设施建筑材料、构筑方法、设计理念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又具有自身特点,在我国古代城市建筑遗迹中较为罕见,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战国汉代相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标签: 淮北市 相城 战国至汉代 大型排水设施
  • 简介:为进一步推进中意两国文化交流,“山西文物精萃展”将作为中意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于1992年11月1993年3月在罗马万国博览会展出,随后还将在意大利本土和欧州其他地区巡回展出。此项议定书是由国家文物局与意大利政府在罗马签署。这次出展文物共122件(套),内容分山西出土青铜器,陶瓷器,山西古建筑模型和黄河蒲津渡铁牛铁人模型几部分。它不仅

  • 标签: 万国博览会 出土青铜器 文化交流 陶瓷器 蒲津 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