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究纸张的保存寿命,本项目对竹纸、宣纸、新闻纸、字典纸和构皮纸等5种纸张进行了干热加速老化实验,并对老化前后纸张的主要理化指标(返黄值、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指数、聚合度、铜价和冷抽提pH值)进行检测。最后通过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研究了上述理化指标与老化时间的相关性,从而揭示出纸张保存寿命预测的方法。研究发现5种纸张的抗张指数、铜价和聚合度与老化时间的相关性都较好。分别各有4种纸张的返黄值、冷抽提pH值和撕裂指数与老化时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相关性非常好。仅有一种纸张的耐折指数与老化时间的相关性较好。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大多数纸张保存寿命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SPSS 相关性 老化时间 理化指标 Pearson
  • 简介:当今建筑的社会职能体现在建筑正在潜移默化地反映和引导人们崭新的生活方式。随着全球性教育普及,人民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层次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博物馆由过去的单纯珍藏和陈列文物的宫廷性建筑发展为强调科学化保存文

  • 标签: 工艺数据 教育普及 存文 精神生活 展览厅 专题陈列
  • 简介:微生物特别是喜旱菌,如帚状曲霉菌、局限曲霉和散囊属细菌,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引起纸张、纺织品和书画等产生狐斑。狐斑是喜旱菌繁殖形成的棕色斑点,这对于展出或者放于库房的文物来说都是严重的问题。一旦霉菌对纸张或纺织品造成污染就很难彻底被清除。

  • 标签: 库房环境 霉菌 博物馆 评估 利用 潮湿环境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博物馆的发展也离不开对这一科学生产方式使用。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影像数字化工作状况的分析、介绍及其意义的阐发,指出文物的数字影像信息是博物馆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资源,它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涉及了博物馆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博物馆的未来在于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的关键在于文物数字影像资料的科学开发、利用和管理。

  • 标签: 文物数字影像 指标体系规范 系统管理应用
  • 简介: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对南方地区传统的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的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残损点指标,并与GB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局部倾斜残损点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的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的,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的。

  • 标签: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抬梁体系 穿斗体系 残损点
  • 简介:研究了漆膜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裂解质谱,红外光谱,裂解色谱。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裂解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来鉴定漆膜,并对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及色借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可以重复,具有特征性的漆膜高分辨裂解色谱图,同时对裂解色谱图中主要组分作了定性鉴定,提高了裂解色谱法分析漆膜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共存杂质影响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应用核分析技术对河姆渡,良诸庙前遗址出土的二件红色涂料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证实了河姆渡出土的红色涂料木碗上的涂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生漆漆膜。

  • 标签: 生漆漆膜 裂解质谱 红外光谱 裂解色谱 河姆渡
  • 简介:近几年来为配合基本建设,在西安市长安区紫薇田园都市清理了一批唐墓,陆续出土了一些妇女发饰,其中有镂空鎏金花鸟纹银钗、银钗、鎏金花铜簪及散落的鎏金铜饰残片等。为了解当时的制作工艺及技术,对其进行了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金相显微结构分析(SEM)。分析表明:1、2、5、6、7、8号样皆为银铜合金,3、4号样为铜合金;1、5、6、7、8号样的金相结构表现为重压冷锻组织,2、3号为退火组织。此项分析可为科学分析资料较少的金银器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鎏金银钗 银钗 鎏金铜饰 能谱分析 金相分析 工艺研究
  • 简介:对博物馆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控,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有效途径。为广泛发挥物联网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方面的作用,阐述了基于"洁净"概念的博物馆环境及其预防性保护内涵,分析了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有害生物四方面监控的特点与需求,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几项重大文物展览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情况,指出大力加强博物馆环境适宜的监测技术研发,是实现博物馆环境风险预控的关键。

  • 标签: 博物馆环境 预防性保护 监控技术 物联网
  • 简介: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女子铅球项目,成为我国田径运动在国际大赛中争牌夺金的优势项目。从1998~1996年,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在世界田径锦标赛和奥运会上共取得了2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并且多人多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前8名及年度世界前10名。但从1993年世界锦标赛开始,我国高水平年轻的后备力量就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1993年和199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和1996年第26届奥运赛上都是一批身经百战、历经伤病的老选手在参战。

  • 标签: 女子铅球运动员 铅球技术 运动学 田径运动 滑步技术
  • 简介:为研究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分析检测中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构建100个纸样的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碱储量4项指标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纸样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的预测值跟实测值相关性较好,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对碱储量的预测值有一定误差,但能够满足参考性要求。实验结果证明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珍贵文献纸张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 标签: 古籍纸张 近红外 预测模型 无损检测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藏品管理工作也需更加高效、灵活地进行。利用物联网及相关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对文物信息进行采集,对文物存放环境进行监测,对出入库人员信息进行识别。通过系统软件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实现了文物的动态管理、清点及信息查询,加强了环境监测水平以及对出入库人员的控制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引入藏品管理工作中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安全性,更为实现文物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

  • 标签: 物联网 RFID 藏品管理 文物 博物馆
  • 简介:<正>在四川境内,发掘战国晚期的墓葬时,往往都会出土一些“巴蜀式”的铜器。这些铜器,特别是铜兵器,在形态、装饰、图案、使用方法及功能诸方面都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出土的铜器存在着明显地差别。我们先后对成都罗家碾、新都马家乡、成都枣子巷、峨眉符溪、绵竹清道和犍为罗城等地战国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铜器进行了最主要的合金元素——铜、锡、铅的含量分析

  • 标签: 新都 巴蜀 战国晚期 青铜器 分析结果 出土
  • 简介:通过对典型聚落或墓地的内部布局和空间结构分析,崧泽文化早期的社会处在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过渡的阶段。中晚期家族私有化进一步发展,聚落之间的分化呈现出不断向等级化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崧泽文化 聚落形态 典型遗址 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