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纵观五百年流派印章艺术发展史,徽宗一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群人物;尽管明末清初的避并没有特别鲜明的开派意识,但由于他不落陈俗,倾心创造,以更新的印艺面貌与文彭(1498-1573)、何震(生年不详,卒于1604年左右)及其他印人拉开了很大距离,速还是坐在了徽派开宗的高高席位上,近三百年来,令人仰目。自逡崛起印坛算起,而歙四家、邓石如直到吴让之,这些徽系印人以各自独有的篆刻风格和卓越成就,在篆刻艺术史上,写下了一页页炫赫夺目的不朽篇章。

  • 标签: 篆刻艺术 程邃 艺术发展史 明末清初 邓石如 艺术史
  • 简介:村位于峨嵋岭南,涑水河西岸,隶属山西临猗县庙上乡,在县城西22公里处。据初步调查,它是一处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墓地。在村西有一当地群众使用的取土场,约5000平方米,俗称“土塘”。1987年夏,当地群众在土塘取土时发现了墓葬。同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运城行署文化局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村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工作延续了二年,共发掘土塘及其周围东周时期的墓葬52座、车马坑8座,共出土铜器、

  • 标签: 发掘简报 程村 车马坑 峨嵋岭 发掘工作 庙上乡
  • 简介:唐代逸墓志,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其书法价值。此志一反唐代楷书盛极、法度森严的常规,使用行楷,不论在书法上,还是在布局上,均属上品。

  • 标签: 唐程逸 墓志 书法 志文
  • 简介: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两汉时期的巩固,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到了隋唐又趋于相对稳定。盛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后经唐末农民起义及五代十国的分裂,到了北宋虽然大部分国土又趋向统一,出现了暂时的安定局面,但作为整个封建制度,已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北宋与汉唐有着明显的不同,原有的阶级矛盾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且日益加剧。地主与农民之问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兼并问题上。

  • 标签: 改革主张 求实精神 程颐 程颢 中国 思想认识
  • 简介:2006年7月至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南镇平县庄基地进行了钻探和发掘,清理汉墓43座,为研究南阳地区汉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介绍了其中保存较好的3座汉墓.

  • 标签: 镇平县 程庄墓地 汉代 墓葬 发掘
  • 简介:本文是在拙作《北京大寺相关史料及研究》《大寺彩塑造像定名研究——兼谈“标准器比较法”》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后续四方面内容的研究:一、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大寺大悲殿在历史上的功德主及保护者的资料;二、通过到大寺实地考察,基本明确了二十诸天与天龙八部两组塑像的塑造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大寺始建时所营造的佛教氛围、相关设计思想与其宗教内涵;三、本文还通过对多堂诸天题材的造像与壁画研究,提出了对诸天形象研究的新认识,如关于二十诸天演化为二十四诸天的原因、演化时间;四、清代对大寺的修缮及相关变化等问题:

  • 标签: 大慧寺 宦官张雄 宦官麦福 诸天 天龙八部 补塑
  • 简介:不论是修武县2006年发现的1956年续修的《韩文公门谱》,还是修武出土的与韩愈有关的5块石碑,都是修武韩氏伪造的,伪造年代的上限为辛亥革命,下限为1956年。之所以伪造《门谱》和石碑,可能是修武韩氏为了能够达到恢复他们韩愈后裔的称号,并纠正乾隆年以来"修武韩氏永不承袭"圣旨错误的目的。

  • 标签: 韩愈故里 韩文公门谱 修武 孟州
  • 简介:年末岁更,又见艺术品市场多了一枚新颖别致的精品大铜章.“海派的画海派的章——十发大铜章”。十发(1921—2007),上海市松江人,名潼,字十发。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书籍插图、年画及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 标签: 程十发 海派 国画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赏析
  • 简介:依据琳《一切经音义》确定敦煌本《超往五天竺国传》题名,是学术史上一大功绩,学界多将此首定之功归于罗振玉。本文认为敦煌本《超传》的题名首定者并非罗振玉,而是伯希和。本文回顾了伯希和研究琳《音义》及其中所记《超传》之经历,认为伯希和于1904年上半年发表的《8世纪末从中国入印度的两条线路》一文,显示他已熟知琳《音义》中所记《超传》的85个词汇。当伯希和于1908年3月23日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第一次翻阅《超传》残卷时,当场确定了其内容。当伯希和于1909年9月在北京接待罗振玉等中国学者时,曾展示敦煌本《超传》残卷,并透露其依据琳《音义》确定《超传》的结果。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莫高窟石室秘录》两文中,均承认敦煌本《超传》题名系由伯希和根据琳《音义》确定。但罗振玉等编《敦煌石室遗书》中,在谈论敦煌本《超传》定名问题时,已不再提及伯希和之名。此后,学界一直误以为罗振玉依据琳《音义》确定敦煌本《超传》题名。本文认为,学术史研究应追本溯源,还原历史真相,尊重历史事实,确认伯希和是第一个依据琳《音义》确定敦煌本《超传》题名的学者。

  • 标签: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一切经音义伯希和 罗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