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近年来,云南西南部的昌宁县北部澜沧江边的德斯里村一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我们在这里收集各类石、陶器标本30余件.这些器物在加工方法和造型方面颇有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昌宁县乃至整个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风貌.一、遗址环境德斯里也叫大寨村.是昌宁县大田坝乡的一个行政村.村子位置在昌宁县北端澜沧江与永平河交汇处的河谷台地上.南距昌宁县城60公里.村子台地地形为西、南两面靠山,东、北两侧为澜沧江水流环绕.海拔高度约900米.由于地处峡谷,气候炎热,加之周围有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的良好场所.据传过去曾是“蒲蛮人”(布朗族)长久生活的地方,后来由于疾病流行,人口不断外迁,遂渐荒芜.1949年后,当地政府从数十里外的大田坝等地迁来若干民户,形成了今天的汉族村寨.据村民讲,“德斯里”一语,就是当年“蒲蛮人”的地名.现在被汉族沿用了.二、遗迹遗物

  • 标签: 新石器时代遗存 昌宁县 宁德 蒲蛮 云南西南部 澜沧江
  • 简介:论永乐元江军民府印及明代云南有关历史问题黄桂枢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明代中央王朝,为了巩固对全国的封建统治,曾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种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明初,朱元璋对云南采取了“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

  • 标签: 墨江县 土司制度 明代云南 永乐帝 《明史》 思茅地区
  • 简介:蓝靛瑶是我国瑶族支系之一,世居深山,头裹蓝布,习以蓝靛染布为衣。本文根据笔者在云南河1:2瑶山乡所做的田野调查,详细描述了现存的蓝靛瑶传统服饰,及其在制作方式、绣花图案、衣着习惯上发生的变化。

  • 标签: 蓝靛瑶 传统服饰
  • 简介:今年是我国著名的文物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教育学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商先生对祖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定于6月12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举行“商承祚先生捐献文物展”。商先生早年于1933年就教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32年任南京私立金陵大学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专任研究员。为纪念他在南京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并对我院文物鉴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现发表其遗作《我与金陵大学》,以兹怀念。

  • 标签: 金陵大学 商承祚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的民俗学事业出现复兴之势,调查和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为了更好地开展民俗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民俗学界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的民俗学研究向纵深发展,1987定10月,山东大学成立了系级科研位单位——民俗学研究所。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是在1985年成立的社会学系民俗学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展而

  • 标签: 民俗学研究 山东大学 新成果 纵深发展 科学研究工作 学术交流
  • 简介:<正>1986年4月,南京博物院在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清理了一座砖室墓葬.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南京农业大学位于南京城东郊1.5公里卫岗.宁杭公路南侧.在该校实验大楼南面修筑公路工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清理前墓葬上半部已暴露.室内淤满黄土和砖块.墓室平面呈长方形

  • 标签: 西晋墓 南京农业大学 发掘简报 盘口 南京市 竖系
  • 简介:自然博物馆藏品中部分标本,在其被征集、研究、馆藏、展示过程中,不断积淀、附着重要的人文信息,成为具有文物特征的自然标本。然而,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对于自然博物馆"文物化"标本尚缺乏科学管理办法,导致其重要的隐性人文信息得不到规范的管理和传播,不能凸现其实际科学研究价值。对此,应从自然博物馆及文物管理部门两方面入手,加强对具有文物特征标本的科学保护与管理。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标本 文物属性
  • 简介:20世纪40年代,辅仁大学成立了人类学博物馆,随后创办了刊物《民俗学志》,登载民俗学研究相关论文,此外还开展过一系列相关活动,诸如设立民俗学课程与研讨班、宣传动员、实地调查等。这段过去被忽略的重要历史理应得到更多关注。

  • 标签: 北京辅仁大学 人类学博物馆 《民俗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