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服饰和社会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长衫马褂,到西装革履,从中山装、学生装到列宁装、布拉吉,从绿军装、连衣裙到喇叭裤、牛仔服,我们几乎可以从百年来的服饰变化中.读到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而独独苏州胜浦、角直、唯亭、陈摹一带的水乡妇女服饰.不管风云变幻.依然如故.表现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 标签: 妇女服饰 水乡 苏州 中国近现代史 中山装 学生装
  • 简介:<正>长期以来,福建惠安残存着长住娘家的婚俗。过去很少引人注意,历史上也未见记载。1951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到惠安参加土改,在工作中第一次发现了它。之后,他发表了《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一文,①1984年3月,我同蒋炳钊、唐杏煌两位同志,又到崇武、小岞等惠东地区,作了短期调查。这里就调查所得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的这一习俗的概况、后果和特点,作一粗略述议。

  • 标签: 长住娘家习俗 福建惠安 父系制 研究成果 母系制 起源
  • 简介:<正>1986年11月,笔者在苏州市煤气公司(五卅路同益里内)发现3块太平天国苏州妇女死难碑,经考证,3碑为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李鸿章在灭亡太平天国后,为笼络当时苏州人心而制.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反应了太平军攻入苏州后,有损害妇女利益的不良行为.这3块碑当时砌在煤气公司办公室的墙壁内,离碑1.5米处有1口井,另还有清代石门柱、石柱

  • 标签: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曾国藩 苏州 办公室 妇女利益
  • 简介:<正>美丽、神秘的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处亚热带北部边缘,物产丰富,景色颐人。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装点着美丽的家乡,用自己的智慧延续着古老的文化。1990年7月15日至8月2日,我们赴西双版纳地区进行民俗调查,使我对傣族妇女的服饰有了直观了解的机会。

  • 标签: 西双版纳傣族 妇女服饰 西双版纳地区 服装 颜色 民族
  • 简介:<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俗之所以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但是,直接作用于民俗使其多样化的因素,却是与这一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的社会心理活动。民俗在其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都与许多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并体现着该地区该民族的社会心理特征。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不论是对社会心理学还是对民俗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 生产民俗 心理活动 心理特征 社会心理状况
  • 简介:民族民俗文化和审美心理作为内在因素,决定于整个旅游文化有所不同的形式结构和风格传统。维吾尔族民俗的形成、发展历史和本民族传统审美心理决定了当前维吾尔族旅游民俗的独特性和永恒性。文章从民族民俗文化与审美心理综合渗透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新疆民俗旅游发展趋向与保护措施。

  • 标签: 民俗旅游 审美心理 新疆维吾尔族
  • 简介: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国家,这些文化类型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圈,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心理。本文以佛山地区北帝信仰为角度,探讨岭南文化体系下产生的区域文化心理

  • 标签: 区域文化心理 岭南 北帝
  • 简介:本文主要以百越先进的两支——句吴和于越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和探讨百越民族独特的信仰习尚、心理性格、民族精神,他们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特征——这些独特的迥异于中原华夏和江汉荆楚及其他民族的精神风貌,既受到百越民族所处的地理、气候、土壤、河流、海洋之类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他们本民族的种族生理特征、文化历史传统等社会环境长期制约的结果.

  • 标签: 越族 百越文化 越王勾践 民族文化心理 东南沿海地区 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