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住建部等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包括五个方面的培育要求,其中与公共服务相关的要求是针对当下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包括部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供给规模达标而质量不达标,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拉大,公共服务沦为形象工程等。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错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城乡二元分立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以及在供给时脱离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等。特色小镇是辐射带动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从根源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一项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特色小镇扩展了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二是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多元供给制度的建立,三是特色小镇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四是特色小镇聚集了农村人气,使农民有意识地参与到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中。可以说,特色小镇建设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是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 标签: 农村 公共服务 特色小镇 多元供给
  • 简介: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研究属于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应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两观三性”理论、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城市意象理论、城市建筑学理论、拼贴城市理论和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理论等为基础,融合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与文化学的文化结构层次理论,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厘定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主要内容和系统要素,使城市空间格局、城市街巷肌理、城市景观塑造和城市形象设计体现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展现并延续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和广州城市文化精神。

  • 标签: 建筑美学 城市特色风貌研究 文化地域性格 文化结构层次 广州
  • 简介:通过对鲍家屯的实地测绘、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对比研究,从鲍家屯传统水利设施的总体设计、鲍家屯传统水利设施的持续原因以及鲍家屯传统水利设施的研究意义3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我国古代村民用水的生态智慧,及鲍家屯的水利设施的民俗化与地域性结合发展对现代的启示。

  • 标签: 安顺屯堡 水利工程 生态村落
  • 简介:本文归纳了我国江南丘陵地带水量充沛、风景秀丽、地形起伏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了它们对城市选址及形态所起的作用,如大多依山傍水、城市规模不大、布局较为分散等。并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回顾了其历史发展的脉络,提出了在快速大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传承与发扬其文化与景观特色的思考,如划片分区,让不同片区承担不同功能、展示不同形象,保护古城,并通过空间环境整治规划以突出文物古迹,并根据不同河道特点进行不同滨河地带规划等。

  • 标签: 江南丘陵 环境特征 吉安 城市特色
  • 简介:会展旅游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通过对会展旅游者的调查,测量会展旅游者对会展旅游质量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满意度的感知,应用IPA分析方法得到济南市会展旅游服务质量的二维四象限矩阵。研究发现,旅游者非常关注旅游安全和个性化服务,自然环境和交通服务都是济南市会展旅游服务需要改进的方向。

  • 标签: 会展旅游 服务质量 IPA 济南
  • 简介:古代山地边防城池自择址营建起,安全防御因素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之中,从而形成山地边防城池深厚的防御文化,而各山地边防城池蕴含的防御文化是各具特色的,它们的防御特色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特定的军事环境的影响。选取凤凰古城与安顺本寨屯堡两个典型的防御型古城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研究两个山地边防古城的防御理念,防御模式以及防御格局,探究两者防御文化特色在它们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凤凰古城 本寨屯堡 山地古城 城市防御
  • 简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向西南地区推进,山地城市独特的地域风貌正逐渐被现代建筑代替,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特色危机。然而由于山地城市尚处于由数量增长向内涵提升的转型期,城市特色相关理论十分缺乏,亟需规划研究与指导。以重庆巴南区为例,将多维比较的方法引入城市核心特色资源识别,在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市空间三个方面将巴南与重庆其他区县进行比较,凝练出巴南核心城市特色,并通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特色格局,将特色要素融入空间规划,提出培育城市核心节点、梳理山水绿道、规划城市色彩等与巴南相适应的城市特色规划措施。

  • 标签: 山地城市 城市特色 多维度比较 特色格局 巴南区
  • 简介:本文以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枣庄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成果及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构建智慧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模型。模型以旅游大数据为核心,以实现智慧旅游管理、营销、服务三方面为宗旨,成立一个大数据中心,搭建六个大旅游应用服务平台,并实现不同功能的旅游大数据专题应用子系统设计,且每个专题应用子系统紧密依托大数据各尽其责,完成智慧旅游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文章结尾从管理者角度,对枣庄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枣庄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旅游新旧动能转换。

  • 标签: 智慧旅游 大数据 服务平台 枣庄市
  • 简介: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化、交通方式自由化、交易方式即时化、游览活动生活化、旅游体验真实化等游客新需求特点的出现,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显得老套和落伍。旅游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力量,在旅游公共管理中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业经济自由度指数高、中小企业为主、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势必要求旅游行业协会解开束缚,更大程度发挥其功能优势并不断优化。本文从旅游行业协会功能演化为起点,结合目前游客新的需求特点,进而详细论述了新时代、新背景下旅游行业协会功能优化的诸多方面和问题。

  • 标签: 游客新需求 行业协会 功能优化
  • 简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来确定各个指标权重,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综合得分,并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但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仍然不是很高,与全国一些较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特征,济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较强,但中西部地区却明显落后。针对各区域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现代服务业 区域差异 山东半岛城市群
  • 简介:对高星级酒店而言,根据顾客需求调整服务供给和沟通方式以创造满意的服务体验,往往是一线员工的责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关注企业如何促进一线员工的适应性行为。通过对3家高星级酒店394位一线员工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员工感知的服务氛围对顾客需求知识和适应性行为有显著影响;自主性动机和顾客需求知识在员工感知的服务氛围和适应性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在企业的支持下,员工能够产生适应意愿,主动了解顾客需求,最终表现出适应性行为。最后,本文结论表明企业在激发一线员工适应性行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标签: 服务氛围 适应性行为 自主性动机 顾客需求知识
  • 简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是制约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从理论上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东部10个省会城市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部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作用非常显著,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每上升1%,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0.0721%。此外,熟练劳动力水平、创新水平和FDI也对提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