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代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尔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一个转折点.文章通过复原清代科尔沁垦殖出现及其扩展过程,总结出该时期科尔沁农耕发展时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耕发展自然和人文诸影响因子.研究还表明:通过清代近200年农耕,科尔沁从纯游牧地区演变成农牧并存区,但清代垦殖并未造成大规模土地沙漠化.

  • 标签: 科尔沁草原 垦殖 支持因子 清代
  • 简介:发展会展旅游能为旅游城市带来综合效益。福州具备发展会展旅游条件,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注重战略决策研究,把福州市打造成亚太地区海峡西岸国际会展旅游城市。

  • 标签: 会展旅游 发展条件 战略决策
  • 简介:“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智慧情感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古老艺术正面临着严重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艺术博物馆等旅游开发模式来加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 保护 传承
  • 简介:老区县域经济市场分析评价俗话说“郡县富,则天下治”。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同时,县域经济不是封闭“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约束,

  • 标签: 县域经济 老区 区县 部门 战略研究 比较优势
  • 简介:食物是人地关系天然纽带。自伯克利学派开始关注食品消费研究起,食物研究在国外已属发展较成熟领域,食物消费研究更是新近地理学关注热点之一,家庭研究、性别地理研究关联密切。食物消费主流研究很大部分关涉意义诠释和文化建构,包括文化和身份认同、意义空间塑造、味道边界、旅游体验、地方指向等命题。食物消费研究也正在经历和吸收一些变化中研究思潮,特别是警惕过度"文化转向",重视有关政治地理和再物质化/物质地理理论主张等。这种研究取向变化及多元化趋势,作为新文化地理研究一个缩影,正逐渐对国内食物消费地理研究产生影响。

  • 标签: 食物消费 认同 味道 再物质化
  • 简介:回归指向李文儒(以下简称李)——在刚刚过去丙戌年里,我注意到范先生做了几件很重要事情。一是您为矗立于黄河之滨中华炎黄坛撰写并手书《炎黄赋》,长33米,高3.3米《炎黄赋》石刻即将完成于高108米炎黄二帝像前。二是您作为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名誉馆长,成功地举办了自己仿八大山人画展,并作了《八大山人论》学术演讲。我看到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出论文新作《大丈夫之词》中收有《八大山

  • 标签: 八大山人 回归自然 回归古典 中国艺术 艺术家 中国文化研究
  • 简介:2008年第1期杂志着重调查分析了茶业种种现状困惑,引起茶业界专家、企业家以及民众强烈反响。在茶叶江湖以一种松散、自然状态存在时候,必然影响其整体竞争力。创立、培育品牌无疑是最好凝聚方式,正如上一期编者按所写,市场需要集团化运作,而集团化需要品牌,品牌是文化、是利器、是秘笈。

  • 标签: “中国创造” 茶业 集团化运作 培育品牌 市场需要 企业家
  • 简介:在对西夏所处时代特点和空间环境进行考查之后,文章提出了西夏长期分立三大地缘条件.第一,自唐至宋,中国西部两个最强大少数民族力量--回纥(回鹘)和吐蕃衰落为西夏扩张立国提供了'舞台';第二,两宋时代三个政治地理特征,即长城体系被夏、辽、金所打破、中国经济重心及伴随文化和政治中心南移、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有利于西夏分立;第三,西夏疆土广袤,含有西部发达农牧区,边界地文特征显著,易守难攻.这种国土条件对其延祚发挥了潜在、巨大作用.

  • 标签: 西夏 南移 回纥 吐蕃 地缘 回鹘
  • 简介:2006年以来,全省旅游行业继续坚持“规划为纲、市场为先、文化为魂、线路为形”战略构想,进一步抓好“三项调整”和“六项转变”,旅游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6年我省共接待海外游客573711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12%;旅游创汇16420.7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29%;国内旅游接待7517.0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85%;国内旅游收入414.75亿元人民币,

  • 标签: “十一五” 旅游产业 山西省 业绩 同期增长 旅游行业
  • 简介:这是一个唯品牌是瞻时代,品牌意味着优秀文化、先进管理、上乘质量、人文科学完美结合。

  • 标签: 民族 铸造 中国 品牌 人文
  • 简介:在保护前提下并受制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概念。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认识路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出常规旅游资源较大差异。对于舶来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我们需要用“认识路径”这样关键词来固化保护意识。

  • 标签: 认识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 旅游本真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大亮点之一就是掀起了口头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热。这一热浪席卷全国。最近,很多学者提出,在热浪当中要有冷静思考,要把遗产学学科建设提到议程上来,并对遗产、文化遗产、口头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有一个明确认识。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申报 文化建设 学科建设 概念
  • 简介: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条件徐建春中国古都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为首一批古都专家创立。自1983年秋在西安成立中国古都学会以来,在史念海会长带领下,这门学科蓬勃发展,不仅出版了大量论著,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乃至国际性学...

  • 标签: 中国古都学 陈桥驿 中国七大古都 中国历史 文艺复兴 "大"古都
  • 简介:民间工艺精品荟萃,在市场化条件下,其价值与其传承创新密切相关,为联合各地艺术精品,进军国内国际市场,创造出代表中国本土特色工艺品、艺术品、中国创造·品牌之路势在必行,本刊设立品牌推介平台,并配合品牌评选,为中国民间艺术再创辉煌。

  • 标签: 艺术精品 民间工艺 中国 品牌推介 市场化条件 国际市场
  • 简介:<正>当今,企业发展一个新趋势就是经营范围规模扩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单一手法已不足以应付当前商战,企业已不仅是在推销产品,也是在推销自身。国外市场经济学家认为:70年代市场竞争是商品质量竞争,竞争目的是有效地获取市场平均利润;80年代是营销服务竞争,其目标是获取平均利润之上附加价值;90年代则是形象竞争,目

  • 标签: 企业形象 CI战略 差异化战略 平均利润 衡山 服务质量
  • 简介:通过对苏州古城区文化空间调查问题分析,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整合到规划管理中观点和具体策略,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完善具有可借鉴理论现实意义。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文化空间 场所营造
  • 简介:本文提出了“文化景观→文化载体→空间数据库→载体联合→文化景观”物质文化空间数据库地图化表达模式,为开展系统性文化地理研究奠定基础。蔚县剪纸实证研究中,通过解析蔚县剪纸文化景观,建立了包括艺人、生产作坊、文化受众、网络店铺等10种文化载体空间数据库;通过不同文化载体整合实现艺人分布空间、艺人行为空间、艺术风格空间、艺术传承空间和产销空间等地图表达成果。地图表达为进一步开展景观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挖掘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是针对文化地理研究方法论探讨和实证,通过文化景观抽象语言描述到地图可视化表达,为非物质文化现象时空研究提供了新模式。

  • 标签: 非物质文化 文化载体 空间数据库 地图表达 蔚县剪纸
  • 简介:民族民俗文物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联系,在“非遗”立法保护过程中,应注意它载体——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护。为此,建议将民族民俗文物立法保护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及时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大普查,紧抓“非遗”立法中民族民俗文物应保护机遇,改变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障体系真空,修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条件趋于成熟时制定独立《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法》或《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条例》,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护。

  • 标签: 非遗 立法 文物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