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6月28日重庆市綦江区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及造成的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綦江区2016年6月28日主要呈2槽1脊型,有一大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重庆一带。暴雨过程主要是在500hPa高空槽和中低层区域的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綦江区较为强盛的西南气流,同时处在西南急流出口区域的前方区域,为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綦江区处在水汽通量附近,为綦江区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綦江区在6月28日的K指数特别大,非常有利于暴雨过程的形成。

  • 标签: 綦江区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石墨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阻燃添加剂,由于其特有的阻燃效率高、成本低、无卤素、无毒,可以作为一种中间介质与传统高效率的阻燃剂以化学键等方式复合,并能有效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就石墨在聚合物阻燃材料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相关话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石墨烯 聚合物 阻燃 纳米材料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造成2014年6月19~20日莱芜暴雨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高空冷涡、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倒槽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频繁,是造成短时强降水主要原因。

  • 标签: 暴雨 低涡切变线 倒槽 短时强降水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3月19~20日福建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西南急流充足的水汽输送和不稳定能量,再加上锋面、低层切变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冷暖空气的交汇使得层结不稳定性和垂直上升运动不断加强,进一步触发了福建南部地区飑线的出现;在降水大值区上空的对流层低层以辐合区为主,而对流层上层则以辐散区为主,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上升运动的加强较为有利,同时也是降水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上游地区的广西南部有水汽通量的大值区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时,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地区的水汽通量则在8~12g·s-1·cm-1之间,沿海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在35~46mm之间,对于降水云团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福建省
  • 简介:杰的系统哲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创新和综合理论创新;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系统辨证论"和"系统和谐论",具体包括物质系统论、"系统开放律"论、系统范畴论、整体反映论、系统方法论、系统价值论、系统范式论、整体管理论、系统改革论和系统和谐论等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杰研究系统哲学所表现出的严谨豁达的精神和风格值得学习。

  • 标签: 乌杰 系统 哲学 述评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年7月19-20日出现在昆明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区和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为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抬升条件,中低层辐合与高层急流的辐散抽吸作用促进了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在强降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昆明地区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垂直运动则提供了动力机制,上升运动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时间对应着强降水天气时段;700~500hPa高度区域以西南风为主,500hPa以下属于暖时曾,400hPa处以偏北风为主,说明此时有干冷平流存在,中低层潮湿高层干冷的配置,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

  • 标签: 强降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昆明
  • 简介:摘要暴雨是泉州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针对2015年8月28~3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特点和成因,通过物理量诊断,结合自动站资料、高空探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受南海北部热带辐合带北抬影响,强降水地区具有明显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

  • 标签: 热带辐合带 水汽条件 动力条件
  • 简介:系统辩证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成就发展形成的哲学的科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今宇宙论的诸多论题中,时空有限还是无限、世界完美还是残缺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以系统辩证学为思想和方法,尝试对以上大宇宙论问题进行初步的系统辩证观的解读。

  • 标签: 系统辩证学 宇宙论 差异协同 解读性 自组织开放性
  • 简介:摘要本文以2019年1月12-13日发生于天津机场的大雾天气过程为例,结合本场的高空图、地面图和本场的观测数据对本次大雾的形成、维持和消散条件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机场今后的大雾预报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大雾预报的准确率,抓住大雾消散的关键要素,更好的为机场提供大雾天气的相关服务。

  • 标签: 平流雾 辐射雾 天气形势 服务 飞行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以蒙脱石粘土为研究对象,选用无毒、易降解、二次污染小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柠檬为淋洗剂,通过振荡淋洗法研究柠檬对粘土中Pb的淋洗行为,探讨淋洗剂浓度、pH、离子强度、水土比等对淋洗效果的影响。

  • 标签: 柠檬酸 淋洗 蒙脱石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市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市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以一个实际镍钴浸冶炼工业过程为对象,将工艺装置、阀门、检测仪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抽象成网络的节点,将物流管道、通信线路抽象成网络的边,进而形成复杂信息物理系统网络。通过统计分析,首次发现该生产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具备复杂网络的典型特征,即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同时具有分层结构。最后,通过分析推测其它复杂流程生产信息物理系统所形成的网络也具备类似特征。

  • 标签: 无标度网络 小世界网络 复杂网络 流程工业生产过程 信息物理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班戈县2017年3月11-12日降雪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由500hPa高空槽、南支槽、“歪脖子”高压及700hpa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风速带,偏北气流、东风气流以及西南暖湿气流辐合,850hpa低层“冷垫”抬升和地面冷锋共同配置产生。500hPa高度场的西南气流给予对流层较弱辐合区及弱水汽输送。主要水汽输送源于700hPa下方区域偏南气流,并且700hPa处低涡及切变线导致对流层中低层强辐合场,高层辐散抽吸及低层辐合上升,促使较强上升运动产生,为此次降雪天气发生提供有利动力抬升条件。班戈县对流层湿度较大且湿层厚,上升运动强烈,达大雪量级。

  • 标签: 班戈县 降雪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在十九世纪中叶正当资本主义兴起并快速发展时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等重要问题给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与革命性的贡献。站在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场,考察上述剩余价值等问题时,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时至21世纪的今天,如何看待剩余价值、公平、分配、剥削和其他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杰教授以科学的系统观对劳动剩余价值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剩余价值 剥削 分配 系统哲学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最新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对比试验资料,在不同能见度等级情况下,对比了能见度自动观测仪与人工观测之间的测量偏差,从能见度定义上给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了能见度仪与人工观测之间偏差的大小,比较了两者之间的测量相关性,并对仪器和本次比对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 标签: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 观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