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新型多功能稳定剂JAST的合成路线,对该产品的光稳定性和抗氧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JAST500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剂
  • 简介:功能化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具有均一可调的介孔孔径、规则的孔道、稳定的骨架结构、易于修饰的内表面和较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吸附容量等特性,可用于生物、医药、环境样品等复杂基体痕量分析物的高选择性分离与富集,因此在样品前处理的应用特别引人瞩目。简要介绍了功能化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功能化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在分离富集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以及生物大分子样品前处理的应用进展。

  • 标签: 功能化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样品前处理
  • 简介: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合成了功能化的石墨烯(GNSPF6)和磁铁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接触的时间和温度对它们吸附亚甲基蓝(MB)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和温度的增加其吸附量也随之变大,从而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因为GNSPF6的吸附过程只用了不到20min的时间,所以它的吸附是高效的.用经典的准一级反应、准二级反应和粒内扩散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从结果可以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用于描述吸附过程.采用传统的Langmuir,Freundlich和L-F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模拟分析数据,在20℃时,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模拟分析得知GNSPF6和RGO-Fe3O4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4.4和118.4mg/g.

  • 标签: 石墨烯 磁性 亚甲基蓝 吸附
  • 简介:在常规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氨基酸功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Gly)2(H2O)2Cu]K3[Al(OH)6Mo6O18]·7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a=0.81053(16)nm,b=1.1394(2)nm,c=1.8247(4)nm,α=93.96(3)°,β=92.89(3)°,γ=108.90(3)°,V=1.5858(5)nm^3,Z=2.

  • 标签: 氨基酸 多金属氧酸盐 晶体结构
  • 简介:讨论了在pH-9.4~10.0的氨性溶液,利用Fe^3+与Te^4+、Bi^3+生成三元共沉淀物,分离其它杂质,然后用KOH溶解Te,从而达到Te,Bi分离的目的。在pH=1.5~1.7的溶液,利用抗坏血酸掩蔽铁,以硫脲-PAR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Bi。当n=6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4%,回收率为98.53%~102.2%,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共沉淀分离 容量法
  • 简介:介绍了一种有机溶液电解萃取和检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方法,能将含氧化物、硅酸钙、硅铝酸钙夹杂物从钢试样完整无损地提取出来,并直接观察其三维立体形貌。并将夹杂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夹杂物的形貌、类型、尺寸、元素组成及数量分布,对炼钢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钢中夹杂物 有机溶液 电解萃取
  • 简介:对氧化镁浸提一扩散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氧化镁浸提一扩散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用振荡器代替人工转动扩散皿,最终确定较佳的氧化镁浸提-扩散温度为26℃,时间为15h。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在1.1%~3.3%,NH。C1的加标回收率在92.83%~103.1%,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

  • 标签: 土壤 铵态氮 测定条件 大批量样品
  • 简介:采用干式灰化法分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花玄参不同部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小花玄参不同部位均含有钙、铁、锰、镁、铜和锌等微量金属元素,其中钙、铁、锰的含量较高,锌、镁的含量较低;6种微量金属元素在块根含量均高于茎叶;加标回收率在95.3%~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为小花玄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小花玄参 火焰原子吸收法 微量金属元素 测定
  • 简介:为建立DMA-80直接测汞仪测定脉红螺痕量汞的最优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仪器分析程序,通过设置进样量梯度,确定了脉红螺样品的最佳进样量。结果表明:DMA-80最优分析程序为:干燥温度200℃,干燥时间150s,分解温度650℃,分解时间150s,齐化时间12s,氧气流量200mL/min,最佳进样量为0.1~0.2g(精确至0.0001g),在0~20.0ng和20.0~1400.0n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二次拟合,相关系数为1.000,检出限为0.02ng。采用国际标准物质贻贝组织(NISTSRM2976)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为95.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2%,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海洋行业标准"HY/T147.3—2013"方法的规定。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脉红螺痕量汞的实际检测工作。

  • 标签: 直接测汞仪 优化 正交实验 脉红螺
  • 简介:以双稳态振荡器耦合而成的具有小世界拓扑结构的网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该体系在周期弱信号和乘性高斯白噪声的共同作用下,振荡器之间的耦合强度与网络拓扑结构的无序度对于网络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噪声可以诱导产生随机共振现象,在适中的耦合强度下增加体系拓扑的无序度可以使整个体系的随机共振现象得到加强.另外,研究表明体系存在着一组最优的耦合强度和拓扑无序度,在它们的协同作用下体系能够最有效地检测到外界的弱信号.

  • 标签: 小世界 双稳态 随机共振
  • 简介:硫化物作为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H2S,造成环境污染,研究根据环境质量要求分别针对土壤易解析的硫化物、酸可溶解性硫化物、酸难溶性硫化物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测定方法。硫化物分别在磷酸(1+1)、浓硫酸、盐酸(9.8mol/L)作用下形成硫化氢,硫化氢随氮气进入装有乙酸锌吸收液的吸收瓶,生成硫化锌沉淀,以碘量法定量。结果表明:酸难溶性硫化物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98%;酸溶性硫化物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91%,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2%~97%。精密度实验,酸溶性硫化物相对标准偏差为6.4%~8.3%。沙土、花园土、黄土、稻田土酸难溶性硫化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4.0%、5.5%、5.8%。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可以用来评估土壤的硫化物污染问题,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硫化物的污染情况。

  • 标签: 易解析硫化物 酸溶性硫化物 酸难溶性硫化物 碘量法
  • 简介:提出了用智能化极谱仪(JP-303型),在HC1O4-H3PO4-抗坏血酸体系测定大量铟锌的方法,锌浓度范围在0~300μg/mL时与锌的峰电流呈正比,锌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8;所拟方法快速简便,不需分离铟便可直接测定0.00X%~XX%含量范围内的锌,样品加标回收率大于92%,样品多次(n=5)分析精密度满意,RSD<6%,解决了大量铟干扰锌测定的难题,效果良好.

  • 标签: 极谱测定
  • 简介:介绍了炭素材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内容包括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测定方法涵盖了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等。并阐述了铝用炭素微量元素测定标准样品的研制。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 铝工业 碳素 微量元素 进展
  • 简介:介绍了食品无机盐前处理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及联用等技术在近年来的应用,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无机盐 检测方法 食品 研究进展
  • 简介:用二次量子化方法讨论了HCl分子在激光场的多光子激发,还包括对HCl分子伸缩振动能级的计算,跃迁概率随外场频率的变化及随时间的变化(取光场强度10-8W/cm2)。

  • 标签: 多光子 激发 激光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硫脲钙离子的方法。采用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甲基磺酸(16mmol/L)作为淋洗液,测定了硫脲样品的钙离子,通过分析5批不同的样品,分别得到其钙值在270-410μg/g,加标回收率在97.2%~102.3%。方法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干扰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离子色谱 硫脲 钙离子 甲基磺酸
  • 简介: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IonPaeASl6,以梯度变化的氢氧化钾作为淋洗液,流速1.0mL/min,抑制电导检测,快速、方便地测定了尿液磷酸性尿结石抑制物——焦磷酸和植酸的含量。方法在0.01-5.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6.0%-102.0%,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离子色谱 焦磷酸 植酸 尿液
  • 简介:采用湿法消解对不同厂区的土壤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的金属元素含量,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砷的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3.0%,回收率为89.0%~105.5%。实验表明,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均能满足土壤多元素分析的要求。

  • 标签: ICP-OES AFS土壤 元素含量
  • 简介:本文探讨(CH3Li)4键的作用,通过计算,发现(CH3Li)4分子的面甲基结构比顶甲基结构要稳定;指出Li—Li间的成键作用相当强,约为Li2分子中键作用的40%左右,估计(CH3Li)4的J7Li-6Li值约为1Hz。

  • 标签: 中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