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嘉峪关台1971~1992年记录不同方位300个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后认为:发生在嘉峪关台SE方向地震合成方位异常显著,特别是肃南地区地震嘉峪关台记录存在明显初动方位异常,异常夹角在60°左右。认为这与祁连山北缘深大断裂以及河西走廊内部活动断层有关

  • 标签: 地震 方位异常 嘉峪关
  • 简介: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结论,近十多年地震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性不同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后,采用相对应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与确定性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后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极限安全地震动SL-2复核结果为0.15g。本次复核工作技术路线可以为相似类型重大工程地震参数复核参考。

  • 标签: 核电厂 地震安全性评价
  • 简介:为了适应高采样率、高分辨率、高精度新型地磁仪器对磁偏角和磁倾角观测需要,应用GPS测定了改造后兰州地磁台7个观测墩(一个临时观测墩)至2个方位标志方位角,共取得了13个方位角参数,使兰州地磁台在地磁偏角测量或仪器验收比测中可供6套仪器同时观测,并可做到全天候观测。

  • 标签: 地磁 GPS差分方位角 测量
  • 简介:介绍了全国地震系统微博、微信开通情况,研究探讨了山西省地震局微信、微博运行及推广现状,并对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山西省地震局微博、微信平台在推广应用中采取运行机制和有效措施,并就微博、微信在地震信息服务、防震减灾宣传中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论述。

  • 标签: 微信 微博 地震信息服务
  • 简介:给出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兰州台数字化地震记录在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前后P波出射角与方位异常变化:主震前数月出射角出现明显上升异常变化,方位角出现明显下降异常变化。探讨了利用出射角和方位角异常进行大地震预报可能途径和方法。

  • 标签: P波 出射角 方位角 地震前兆
  • 简介:本文利用WebGIS成本低、跨平台、应用简单特点,将WebGIS作为构筑地震信息发布平台,从而将“九五”、“十五”建设期间积累大量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充分应用起来,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九五”、“十五”研究成果推广和使用问题,同时又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开放、直观有利研究环境。

  • 标签: WEB GIS技术 地理信息 信息平台
  • 简介:我国尚未制定海洋平台抗震设计规范,本文首先将美国API—RP2A(2002)和GB17503—1998规范作分析对比,并结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和我国渤海海域地震活动性情况,认为GB17503—1998规范抗震设防概率水准似乎过于保守。根据我国海域地震活动特征、海洋平台设计基准期和设防目标等因素,参照相关行业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经验,提出海洋平台用于强度设计正常极限地震重现期取200年、用了延性设计变形极限地震重现期取3000年,并与有关行业工程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海洋平台 抗震设防 概率水准 重现期
  • 简介:通过对公元1000年以来北京市及附近地区6级以上地震震害资料收集和整理,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北京市历史地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建立该技术平台过程,这对于今后这方面的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北京市 历史地震 地理信息系统 震害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震软件评估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通过具体测试实例阐述了评估平台应用,为地震行业专用软件测试提供了一个比测运行软件支撑平台。通过对被测软件进行合理、有效测试,评价了被测试专业软件在数据汇集、数据交换、实时处理、交互处理、地震编目、数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测震专业软件提供了相应实验依据,为地震行业专用软件质量保证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测震软件 软件测试 实验评估
  • 简介: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地震多发、震灾严重国情,着眼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地震安全信息服务提出新要求,探讨把防震减灾工作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救灾创新和转变.以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为目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国家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提供先进关键技术支撑,不断提高地震行业应对地震灾害基础信息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地震行业中各个业务技术系统功能,使防震减灾成果更好、持续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 标签: 地震安全 协同联动 公共服务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地震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信息 传播平台 综合服务
  • 简介: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部署NC以及服务器中心,搭建一套经济实用、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使之能高效运行政务办公系统,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 标签: 政务办公平台 瘦客户机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灾情信息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术、RIA技术、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等,设计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式分级分层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网页、手机APP、手机微信、短彩信等方式实时快速地发布地震应急过程产生各类灾情信息,可为指挥人员、应急专业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快速灾情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灾情 信息服务 发布平台 网页 手机
  • 简介:为精细化模拟桥梁结构非线性行为,在深入分析纤维梁柱单元模型原理基础上,本文基于ABAQUS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精细化纤维梁柱单元模拟平台FENAP,开发了与其相适应材料模型库FENAP/MAT,涵盖了多种材料本构模型,能够有效考虑构件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等损伤效应,以及模拟轴力和弯矩多维耦合效应等复杂非线性动力行为,且可考虑箍筋对混凝土约束作用等。利用该FENAP平台数值模拟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悬臂梁,进行了Pushover分析,考虑了箍筋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影响,并与OpenSEE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ENAP平台可有效模拟桥梁构件多种复杂非线性行为,且具有很好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

  • 标签: 钢筋混凝土 纤维模型 梁柱单元 非线性 滞回特性 约束效应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背景及当前灾情获取主要途径,分析了Android平台灾情速报系统架构与设计,以及客户端各个模块功能

  • 标签: 中的应用 于田地震 地震中的
  • 简介:为地震地下水前兆观测技术实现数字化和综合化这一发展目标,性能先进数字化观测仪器和功能优良综合观测平台相辅相成两个基本方面。本文在分析已有综合观测体系模式基础上,应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新一代综合观测模式,给出了单井综合观测平台结构设计。该平台在与地下水各测项数字化观测仪器对接后,可实现静水位、水化学和水温三者均处在理想观测状态条件下自动化单井综合观测

  • 标签: 地下水前兆 数字化观测 单井综合观测
  • 简介: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震后救援行动中发挥着重要通信和指挥枢纽作用,为了提升现场技术系统运维质量,并解决目前运维时上报信息分散且不易查询问题,本文基于C/S架构设计了1套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客户端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基于AndroidSDK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采用轻量级文本格式JSON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用户登录平台后,可上报文字和图片信息,也可根据上报时间、内容、位置等关键字查询历史信息,实现了信息汇总和共享;平台还设计了故障排查辅助、设备操作说明、演练信息发布等实用功能,数据汇集在服务器端,便于管理和考核。本系统已在山东省地震局部署应用,有效提升了地震现场工作效率和水平。

  • 标签: 地震应急 技术系统运维 Android智能终端 信息管理
  • 简介:本文系统介绍了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设计思路,包括多源数据处理与集成方法、查询方式与结果展示方式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关键技术等内容。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将来源于不同部门影响我国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各类因素数据纳入统一管理平台,向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和相关地震应急人员提供便捷直观信息查询服务,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桥梁,有效缓解了部门之间数据孤立壁垒。

  • 标签: 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 多源数据 WEB专题图
  • 简介:为了解决福建省流动前兆地震台网基础信息保存分散和查询检索不便,本文采用JOOMLA开源CMS系统,结合GooglemapAPI,快速架构了基于WebGIS流动地震前兆台网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具有查询福建省流动观测台网台站信息、测项信息、地理信息、人员信息等基础信息数据功能,并可动态浏览地图,进行地图检索与数据库备份,极大方便了科技管理人员快速查询流动地震台网信息。

  • 标签: JOOMLA 快速搭建 WEBGIS 流动地震前兆台网 信息系统
  • 简介:本文介绍了作者因邢台地震而于1966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地震工作至今经历。本文“福建省防震减灾三十年暨福建省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征文。

  • 标签: 邢台地震 福建地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