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1989年初,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曾将大方县二叠系龙潭组合黄铁矿粘土岩定名为累土石粘土岩,尔后省地矿局地质实验研究所和113队亦将其定名为累托石。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主要粘土矿物应是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1.X射线衍射特征:粘上岩分离重矿物后粘土部分X射线结果表明,所有样品d值1.0~1.5nm范围内均有个明显峰值,这是伊/蒙间层矿物特征标志。在0~5℃范围内,

  • 标签: 累托石 粘土矿物 伊/蒙间层矿物
  • 简介:大方累托石粘土矿,产自贵州大方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底部。本文研究样品,采自猫场带,该矿区累托石平均含量55.0%±,矿层厚度且稳定,矿石类型单,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1.大方累托石矿物矿物学特征:与国内及美国、法国产出累托石矿物相比,该地区累托石矿物以铝偏低而钛、钾含量偏高为特征,其中,SiO243%±,Al2O330%±,K2O

  • 标签: 累托石 粘土矿物 矿物物化性能
  • 简介:地球科学经过几百年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科技巨大进步,地球科学已向超宏观和超微观两个明显方向发展:天体行星科学和纳米地球科学。在纳米尺度上深入地球科学研究,有助于揭示些更本质机理和过程,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条必然途径。纳米地球科学是近年来地球科学与纳米科技交叉发展起来国际前缘领域,极大地拓展了各个领域应用前景,纳米地球科学兴起必将引起地球科学场新革命。为了引导地球科学向更微观层次迈进,进步厘清纳米地球科学科学内涵及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地球科学 微观领域 行星科学 交叉发展 矿产资源勘探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本刊召开第次编委会会议【本刊讯】元月25日本刊在贵阳召开第5次编委会会议,在筑编委和本刊编辑部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主编倪集众主持。会议就两年来本刊办刊宗旨、编辑方针进行了检查,就编辑工作、期刊内容、稿源、栏目、发行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自19...

  • 标签: 编委会会议 编辑工作 期刊内容 编辑方针 学术园地 自由投稿
  • 简介:现代喷口生物群特征与其特定构造部位、玄武岩、极端环境等紧密相关;而这种特定环境产物,在地质时期,尤其是造山带地区也不乏出现。本文以造山带东昆仑、新元古界海山地层序列为例,指出古喷口地质背景是不可缺少重要因素,它对古喷口群识别有决定性作用。现代喷口生物群特征研究给远古时期古喷口研究具有系列新启示。加强对远古时期喷口生物群研究,无论在二者研究互动上还是对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成矿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 标签: 喷口生物群 古喷口生物群 特征 几点启示
  • 简介: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种与表生作用有关新类型金矿床,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其与红土型金矿床虽然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它们之间差异还是十分明显.本文选择了云南上芒岗、贵州老万场和湖北蛇屋山3个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研究了它们各自产出地质背景、红色粘土层特征及矿体和矿石特征,讨论了中国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特点.

  • 标签: 红色粘土型金矿 地质特征 红色粘土层 矿体 矿石 特征
  • 简介: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广泛发育,前人对中国东部和铀矿有关酸性岩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酸性岩和铀矿找矿进步。本文尝试应用大数据方法对比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与全球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采用不同元素比值对来考察它们之间区别,得出72个元素对,做出2556个图解,从中优选出12个图解,获得了比较好效果。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与全球A型花岗岩具有大体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判别图中,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位于全球A型花岗岩范围之内,且主要位于全球A型花岗岩侧,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更加亏损Co、Ni、cu、Nb、Ta和富集P205、Sr、Se、Pb特征上。本文公布判别图说明,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范围之外花岗岩是与铀矿无关;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范围内可能与铀矿有关,也可能与铀矿无关;但是,与铀矿有关花岗岩定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酸性岩范围内。上述结论是初步,需要在实践中步检验。

  • 标签: 大数据 铀矿 中酸性岩 A型花岗岩
  • 简介:1地球上生命起源于41亿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地球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生命至少在41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发现将地球生命起源时间提前了3亿年,同时也表明生命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就出现了。地球早期并不是如之前认为干燥、荒凉,它与现在地球样,并不是个地狱。由于锆石矿物结构稳定,可以获取并保存当时环境信息,

  • 标签: 矿物结构 环境信息 大陆板块 铜元素 火山链 西澳大利亚
  • 简介:  Xiao和Zhang提出了用正热电离质谱法测稳定氯同位素方法,并在1995年得到进步完善.现在该方法已在卤水、气溶胶、岩石、亏损带钻孔水以及含氯脂肪族碳氢化合物氯同位素研究得到广泛应用.Xiao和Zhang证明了低含量SO42-和其他离子不会干扰质谱测定,但是大量F-,SO42-和些有机将会抑制离子发射.为了获得高精度氯同位素测量结果,溶液SO42-、NO3-和其他可能阴离子都要被除去.基于形成AgCl沉淀除去Cl-方法以纯化样品是有效,但是由于过程复杂性和可能引入高空白氯而受到限制.……

  • 标签: 氯同位素 去除 树脂柱
  • 简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西部大开发: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研讨会于2001年7月18日至21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土资源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等部门上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 西部 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对策 建议
  • 简介:2014年12月6-7日,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2个专业委员会在桂林理工大学召开了2014年工作会议,会议由2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办。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廖立兵、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宏平等25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专业委员会 岩石材料 矿物结构 物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简介:为研究泥页岩微观非均质性,建立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标准,运用扫描电镜视域拼接技术对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段4块黑色泥页岩样品扫描电镜图片进行了分析处理,从而获得系列高精度、视域成像图,然后通过背散射成像与能谱分析获得了视域成像图片所对应矿物分布情况。选定变异系数(C.V)并结合代表视域边长(REL)来建立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模型,确定C.V=0.1为非均质性强弱标准。运用这判别指标,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L1和牛蹄塘组N1泥页岩进行了矿物和孔隙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孔隙非均质性是L1>N1,矿物非均质性是N1>L1;且四川盆地泥页岩微观非均质性小于泌阳凹陷泥页岩微观非均质性。

  • 标签: 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标准 代表视域长度 变异系数 泥页岩
  • 简介:金矿床定年方法进展及中国金矿成矿时代王义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吉林矿产地质研究所,长春130012)关键词金矿床,中国金矿成矿时代,定年方法与金独特地球化学性质有关,金矿成矿作用具有明显层控性和继承性,即在矿源岩存在前提下,多种成矿营力促使...

  • 标签: 金矿床 中国金矿成矿时代 定年方法
  • 简介:人们认识世界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论证方法,演绎推理主要形式是三段论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反,是从个别事实归纳出普遍性结论方法,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般原理思维方式。大数据方法不同于上述方法,大数据本质是用海量数据代替少量样本,用混杂数据代替精确数据,用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由此引发宏观性和直接性是传统认识方法所难以完全替代。大数据方法是科学方法论个划时代变革,是继演绎法和归纳法之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第3种工具。大数据研究结果具有真理性和预测性,是大数据研究热点和核心。

  • 标签: 大数据 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真理性 预测性
  • 简介:第15届学术年会在长春召开之际,2015年6月23日,我会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理事长胡瑞忠,副理事长翟明国、倪师军、徐义刚、邹才能,秘书长李世杰,部分常务理事以及学会副秘书长和部分参加学术年会理事。会议由胡瑞忠理事长主持。

  • 标签: 学会秘书处 学会副秘书长 长翟 徐义 文良 优秀科技论文
  • 简介:经过认真的筹备,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力协助下,2015年12月27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第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欧阳自远主编,周卫健、周新华、刘莉副主编等36名编委参加了会议,李世杰秘书长列席会议。会议由欧阳自远主编主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应邀到会并做了重要指示。他就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以及国家有关政策做了解读,也就中国科协精品期刊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岩石地球化学 欧阳自远 科技体制改革 项目执行情况 中国科协 精品期刊
  • 简介:作为环太平洋火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历来受到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历史,总结了近年来在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玄武岩成因与西太平洋俯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新生代火山 中国东部
  • 简介:本文从宏观上对中国金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立足于中国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为依据,对中国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阐述了8类独立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基于构造单元和地质演化历史对金矿床区域分布制约,将中国金矿划分为5成矿域、37个成矿集中产出区带,并总结了各区带大地构造环境和相对应金矿床类型.将矿床作为地质演化历史指针来研究,把中国金矿床矿化时期划分为7个集中时期,并阐述了各成时期金矿化强度、主要金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综合不同方法定量预测成果,认为中国未查明金矿资源潜力巨大,东部深部和西部还有很大找矿空间.简要评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找矿潜力,指出了下步金矿找矿方向.

  • 标签: 金矿床类型 成矿区带 成矿时代 资源潜力 找矿方向 中国
  • 简介: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今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结果。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是导致当前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重要自然因素之一。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是地质源温室气体主要释放类型。在当前强调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背景下,定量化地评估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温室气体释放通量,对于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联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重要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温室气体释放特点,重点综述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研究近期成果,并进步讨论了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成分与释放通量连续观测在中国活火山监测与减灾防灾研究应用前景。

  • 标签: 地质源 温室气体 火山-地热区 通量
  • 简介:【本刊讯】2011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学科发展史研究"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组认为这两个学科虽然都只有百余年发展历程,但它们所发挥作用已足以成为固体地球科学两门支柱学科;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学科发展史 地球化学 环境科学技术 固体地球科学 地球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