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苏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应的人民的健康意识也在与日俱增,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视度也逐渐上升。而根据医学界的调查数据显示,对儿童施以保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身体各项免疫力,增强他们的体制,进而帮助儿童养成一个良好的体态。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的人均健康素质,才可以为进一步培养国家化人才做打算,由此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为了给社会上更多的家长以参考,本文则针对“论儿童保健在儿童生长方面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展开了一个深刻的探讨。

  • 标签: 儿童保健 儿童生长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德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夹江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1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0-01很多老百姓都觉得疝包块一会有一会无,站起来活动有,躺下则无,运动和哭闹时有,休息和安静时无,好似气体串动,故民间称之疝气。疝气医学上称为疝,疝就是人体内的正常器官,离开自已的正常位置,通过一些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一个缺损、薄弱、空隙移到另一个部位。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腹外疝,好发于儿童,儿童腹股沟疝多为先天性,有报道在人群和儿童中,腹股沟疝的患病率在所有出生缺陷疾患中均排在第一顺位。在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从0.8%至4.4%不等,早产儿更可以达到30%。腹股沟疝可分斜疝和直疝,前者大多数入阴囊,后者不进入阴囊,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85%∽95%,男女发病率之比约15:1。通常发生在下腹部腹股沟或阴囊的可复包块,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大多数是在儿童洗澡或更衣时发现。初次发现往往令年青父母焦虑不安,如临大敌。现谈谈有关儿童腹股沟斜疝气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处理进展。疝气发生的原因。先天性原因是在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深环处带动腹膜、横筋膜以及各肌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睾丸则紧贴在其后壁。鞘突下段在婴儿出生后步久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鞘突未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鞘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就形成先天性斜疝的疝囊。此外,腹内斜肌、腹横肌薄弱,儿童腹股沟管短等其它因素也在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本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尤以婴幼儿期多发。男孩右侧睾丸下降较晚,故右侧多于左侧,少数为双侧。女孩鞘状突未闭也可以发生腹股沟疝,但明显少于男孩。后天性原因分别是长期便秘,哭吵等使腹压增高,可导致腹壁强度降低而发生疝。因此,儿童腹股沟疝发生是先天性因素(遗传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疝气有何表现特征疝气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可复性肿块,包块沿腹股沟走行,有的仅在腹股沟出现,但大部份呈犁状进入阴囊,平卧时包块大多消失,触之柔软,不痛或有轻度不适胀感。如剧烈运动或哭闹后疝内容物发生嵌顿则包块变硬,触压痛明显。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玉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绵竹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绵竹6182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83-02过去提到早期教育,人们通常会关注教师言行举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层面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在儿童成长层面,儿童成长并非是体格的发育成长,其中智力成长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儿童最开始接触的并非是教师,而是医师。医师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指导的对象并不是儿童本人,而是通过对儿童进行必要的检查,最终得出结论,从而为家长提供儿童保健方面的指导。儿童心理、神经发育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内容,其和体格发育是共同影响的,包含了语言、感觉、心理以及运动等相关功能的发育。神经系统功能成熟度与教育学习等相关外界刺激共同影响着儿童心理健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通常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将儿童能力归为如果存在相同特征的功能区,比如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会等区域,可是感觉-运动、语言能力和后期的智能活动、认知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尽管智力量表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智力障碍程度,可是反过来量表中所包含的内容也正是这个时期儿童应该具备的内容,假如此时儿童处在非疾病因素下的不良环境中,将会造成其行为发育减弱,行为能力受到限制,反之,在丰富社会文化环境中不断学习,其发育的速度也会随之提升。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儿童保健指导工作中都要肩负重要的责任。当前,很多年轻父母都非常关注儿童的成长发育,医生也要按照儿童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给予一定的指导,特别是加强儿童基本能力培养。儿童在1岁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乱撕、涂鸦的情况,看上去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其与儿童的运动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此外,儿童在3-6岁要保持端正的坐姿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需要儿童的大肌肉以及小肌肉都要具备运动能力才能够做好。部分儿童这方面发展速度相对迟缓,会导致儿童学习成绩不理想。从医学层面来看,不同儿童的运动能力存在着本质差异性,可是医生如果能够给予及时的指导,家长围绕着指导内容抓紧对儿童的毒啊你蓝,不仅可以推动儿童发育,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儿童所存在的隐患,使得保健工作能够和早期教育密切连接,互相促进。为了能够充分锻炼儿童的大肌肉以及小肌肉运动能力,将运动来刺激小脑自动化机制,有效的改善脑部对书写、阅读、注意力等特定区域的改善效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练习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邹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达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达州6350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1-01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优生优育的观念越来越强,也极度的得到重视,每个家都希望培养出一个优等孩子,所以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再到长大成人,家长们都时刻关心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发生的细微变化,发生问题时家长也能及时的给予相应的纠正和帮助,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就会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治疗,这对孩子能正常健康的发育成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儿童期发生生长障碍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什么是生长障碍,从定义上来说,是发育时期的儿童,跟同样种族、同样性别、同样年龄的发育期孩子相比较,其身高都低于标准身高的第三百分位以下,统称为生长障碍。(一)根据病理学研究表示,对于器质性的儿童发生生长障碍时,大多数都是由于一些慢性疾病所引起的,无论是哪种疾病引起的最终都会导致儿童对于食物的有效射入、合理的吸收、正常代谢和排出造成了影响,使之导致生长障碍。但是对于非器质性的儿童发生生长障碍时,常常是因为生长的环境没有受到关注而被忽略,或者是各方面因素剥夺了正常的生长发育的过程导致了生长障碍。在这些不被关注的患儿当中有80%的患儿不能找到抑制其生长障碍的重要因素,其原因可能是落后贫穷导致长期的营养供给不足,不了解正确喂养方面的知识,吃的食物不合理不容易被良好的吸收等因素有关,比如因为贫穷没有钱买奶粉而过度稀释奶粉,奶粉过于稀稠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或者是母亲太疲劳和有压力导致母乳营养不良无法供应充足,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发生生长障碍。还有就是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生长障碍,由于看护人自身精神情绪就比较抑郁、沮丧或者婚姻受到危机生活困难等,都与发病有重要的意义,孩子的精神、交流都不能从看护人中得到满足也是重要的诱因。(二)除了病理学方面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些影响生长障碍的因素。1、遗传学因素,遗传因素对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会受到父母遗传的影响。无论是身高、皮肤颜色、脸部的特征、头发的颜色、对于疾病的易感程度、性成熟的早晚都会得到遗传。父母有代谢性缺陷的疾病,或者染色体异常畸形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2、性别的因素,由于男孩和女孩生长发育的不同,对于身高、体重的标准也有差别,女孩照男孩身高、体重相比都较小,但是其它方面比如语言发育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700)【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7-0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它主要由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异常疾病,它的临床表现是呼吸不顺畅,喘气困难,并且伴有很强的不断的咳嗽,患者常有上不来气,咳嗽不断的感觉,并且强度随时间变化。目前来看该病没有什么年龄限制,任何年龄段都有,特别是四五岁的孩子很多,能够占到哮喘患者的一半以上。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对于该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防止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据国内数据统计显示,该病在小儿中患病率为0.5%-2%,所以准确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必需的。1发病原因研究任何一种疾病,其病因是最为基础的,只有明白了发病缘由,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型疾病,大多是内在的和外在的对患者进行了某种刺激,导致哮喘发作。而日常生活中过敏原非常非常的多,空气中的灰尘、花粉,服饰中的螨虫,气候的变化,甚至于说很多每天生活离不开的奶制品,鸡蛋等高蛋白食品都是过敏原之一,因此哮喘患儿需要格外重视1.1过敏原前文提到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型疾病,因此要想防止哮喘发作,务必隔离身边的过敏原,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着非常多的过敏原,我们把能够引起哮喘的过敏原大致分为了三大类,第一类是病毒,有非常多的病毒能够引起呼吸道感染,哮喘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它的发作和病毒感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支原体感染、腺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是婴幼儿呼吸道极易感染的病毒。第二类是吸入过敏原。这种属于人体外在的过敏原,患者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就会引发呼吸困难,咳嗽不断的症状,因此这类物质是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恰恰很难的问题是像空气中的灰尘和花粉,服饰和日用品上的螨虫,甚至于说诸如鸟类和动物身上的羽毛、毛发等,都是导致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过敏原都很大程度的难以隔离,也证明了小儿哮喘患者对环境要求极高,要特别护理,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是高度过敏原,极易引发哮喘。儿童相较于成人更加脆弱敏感,因此对于螨虫问题要特别注意,春秋两季是螨虫最为活跃的时间,这一时期螨虫的生长环境最佳,会大量繁殖。不光在春秋季,夜间也是哮喘也是高发时段,一旦隔离这些过敏原,病情很快就会发生好转。第三类是食物过敏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100)【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71-01龋齿就是老百姓讲的“虫牙”或者“蛀牙”,在口腔科是一种常见疾病,儿童龋齿的发病率从3岁开始增高,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已达到38.5%。龋齿早期发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检查才能发现,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患龋齿率已达到70.9%,对于龋齿早期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如未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就会有明显的疼痛感,牙根发炎肿胀,在治疗的过程中比较复杂、费用高,严重者会导致恒牙发育不全或牙齿丧失,恒牙发育不全影响小儿颌面部美观,使整体形象受损,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由于面部美观受损,可能会影响到儿童身心健康。作为家长,对儿童的口腔要定期进行专业检查。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的好发部位要用探针做重点检查,必须经过探诊后,方可作出诊断。1龋齿病早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将龋坏组织磨除后,用如氟化合钠类和氨硝酸银等类药物来终止龋病的发展;(2)修复治疗:a充填修复;b嵌体修复;c成品冠修复。2龋齿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为牙髓、根炎周病变,对其下方的恒牙胚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使牙胚不发育或形成襄肿,此种由乳牙根炎周炎症造成继随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对于儿童龋齿,更重要的是要预防,介绍一下方法预防儿童龋齿发生:2.1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清除部分牙菌斑,对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有重要的作用。在选择牙刷时,我们需要挑选均匀性,弹性好的尼龙刷毛;刷头大小必须符合儿童年龄,可以选择刷头窄小易于深人儿童口腔的刷头;使用牙刷前先用温开水浸泡牙刷,每次使用后将刷头朝上通风晾干,防止细菌滋生;刷牙尽做到三个3,即每天刷3次,每次至少3min,牙齿的内面外面及咬耠面3个面必须清洁到;每月更换1次牙刷。2.2增强机体抗龋能力:加强锻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注意合理营养:牙齿发育除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外,最重要的营养素是维生素C、D和无机盐(如钙、磷等)。教育儿童不要偏食,食品要尽量多样化。2.3药物防龋:氟化物防龋已被国内外所肯定。使用含氟牙膏简单易行,常年使用可减少龋齿1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苗春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洮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吉林白城     137000)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规范儿童健康管理对儿童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随机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家,随机分为9家为普通组(行常规管理),另外9家为观察组(行规范儿童健康管理),根据非随机对照原则,分析两组前、后比较的类试验结果,分析两组辖区儿童的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后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普通组在健康管理前的母乳喂养率为40.41%,在健康管理后的母乳喂养率为39.34%;观察组在健康管理前的母乳喂养率为41.74%,在健康管理后的母乳喂养率为49.85%。在健康管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差异性显著(P<0.05)。居住在城市、本地人、经济水平及文化水平等均会影响到儿童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结论: 通过规范儿童健康管理,能让儿童家长对儿童健康管理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儿童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而居住在城市、本地人、经济水平及文化水平等则是儿童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
  • 作者: 张长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7-02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儿童都存在一些睡眠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家长朋友们的注意,因为良好的睡眠是孩子们骨骼健康发育、拥有良好精神状态的首要前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儿童睡眠质量不佳?1儿童身体缺钙或缺少其他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儿童睡眠不好是由身体缺乏钙或者其他微量元素导致的。例如缺乏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儿童若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就会影响其身体钙的吸收。这样一来,沉积在骨骼中的钙成分有可能会导致儿童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该病的儿童夜间睡觉时经常会醒。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相关检查化验儿童体内微量元素情况即可确定。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孩子补充身体所缺的微量元素等,就能够有效缓解宝宝睡眠不佳的情况。2儿童白天睡得太多,夜间睡得太少很多家长朋友们为了让孩子们多休息,会在白天让他们进行午睡。然而,让孩子在白天一觉睡得很久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利于儿童夜间睡眠的。白天睡得太多,到了晚上儿童精神好睡眠时间自然也就变短。为此,家长朋友们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午睡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最好。3儿童睡眠习惯不好会对儿童睡眠质量造成影响的不良睡眠习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3.1作息时间不规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作息时间不太重视,有时睡得很早有时又睡得很晚。这种不规律的睡眠时间和习惯都不利于提高孩子睡眠质量。对此,建议家长朋友们在晚上9点左右就可以让年龄较小一点的儿童尝试入睡了。并且可在孩子入睡前,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睡眠环境。此外,也可以通过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或是放一些轻缓的音乐,帮助孩子有效提高睡眠质量。3.2睡眠姿势等影响睡眠效果睡眠姿势其实会对儿童的睡眠效果、身体发育等都造成影响。例如,俯卧、双手或双臂环于胸前等错误睡眠姿势。用俯卧的姿势趴着睡其实会对儿童的脖子等都造成一定影响,实践经验也证明每天晚上趴着睡觉容易导致颈椎疼痛等毛病。并且,由于俯卧时儿童的背部呈凹陷状态,致使其椎骨没法对齐,久而久之造成脊柱变形。除了睡眠姿势外,家长还需注意儿童睡眠时的枕头不宜过高、床垫也不宜过软等其他方面。从小帮助儿童培养较为正确的睡眠习惯,是提高其睡眠质量的有效保障。4儿童消化情况不良家长朋友们应该注意,孩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哮喘规范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观察一年以上。管理组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进行哮喘管理教育,对照组不规则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无哮喘管理教育。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管理组临床控制率71.05%。年急诊率和年住院率管理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治疗可使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儿童哮喘 信必可都保 规范治疗
  • 作者: 吴正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峨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47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9-02龋齿简称虫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由口腔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牙齿硬组织病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则会诱发龋洞的发生。龋齿发病率高、分布范围广,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学龄儿童是龋齿多发人群,据相关资料调查发现,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学龄儿童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龋齿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发病时从牙冠开始,如果未及时治疗,则会引起牙髓、牙周炎等,严重患儿甚至会诱发牙颌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正常发音,对学龄儿童身心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早期对学龄儿童龋齿进行治疗,并积极预防是目前儿童牙齿保健的重要组成之一。分析学龄儿童龋齿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降低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学龄儿童龋齿发病原因有哪些?学龄儿童龋齿是一个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的牙齿疾病,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龋齿的发生呢?下面对导致学龄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遗传因素在临床相关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龋齿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遗传作用,即如果儿童父母存在龋齿体质,则容易遗传给子女,导致其子女的龋齿发病率较无龋齿体质父母的儿童发病率高。但是与其他遗传因素比较,龋病的遗传率要明显更低。■细菌因素细菌是导致龋齿发生的必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导致龋菌的类型包括2种,分别为产酸菌、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产酸菌又包括链球菌、乳酸菌及放线菌等。■宿主因素在龋齿发病过程中,牙齿是其重要的靶器官,牙齿的矿化程度、形态、结构直接关系龋齿的发病与否。■时间因素龋齿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在患病后立即发病,从初期龋到形成龋洞,经历的时间高达2年左右。■口腔环境龋齿的发病与口腔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在口腔环境中,食物、唾液起着主导的作用。食物方面,导致菌斑基质的形成主要与碳水化合物有关,碳水化合物是菌斑中细菌存在的主要能源物质,借助碳水化合物细菌可与通过代谢产生酸,合成多糖,其中产生的酸能导致牙体组织脱矿,产生的多糖则会在牙齿表面积聚,并在缺少糖时为其提供能量来源。唾液方面,正常情况下,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溶、抑菌、清洗、抗酸等作用。当唾液量减少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