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接种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病的效果进行观察及探究。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圩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受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接种儿童有1000例儿童,针对所有受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同时统计所有患者的疫苗接种率和疾病阳性率。结果在1000例儿童中,共有960例实施了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接种,疫苗接种率具有96.00%;并且所有患儿在经过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接种以后,未出现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即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0.00%,预防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为儿童进行接种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或者消除疾病阳性率,但是总体的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也要做好相关的疾病知识预防工作,将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接种率提升,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疫苗 流脑传染病 预防控制 作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纠正护士在静脉输液关键环节注意力不集中状态,强化护理人员查对意识,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方法明确静脉输液关键环节摆药、配药、静脉输液穿刺前,在这三个关键环节处,分别设立相应的“查对提示标识”,在处置室操作台上方的墙面上粘贴醒目的“三查”“八对”内容标识;在全院病房及门诊输液架上安装“提醒护患双核对”标识,标识上字样“记得邀请患者/家属朋友参与查对哟!问姓名、看住院号(门诊看ID号)、确认药物”。结果设立“查对提示标识”后,给药错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查对提示标识”可有效纠正护士在静脉输液关键环节注意力不集中状态,强化护理人员查对意识,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

  • 标签: 提示标识,静脉输液,关键环节,注意力不集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优生检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待孕妇150例,按照孕前是否接受优生检查分为两组,90例待孕妇接受孕前优生检查,作为观察组,60例待孕妇未接受孕前优生检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待孕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待孕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待孕妇,P<0.05;观察组待孕妇新生儿的健康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待孕妇,P<0.05。结论孕期优生检查可有效提高待孕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推动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广泛实施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前 优生检查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在门诊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并经病理证实的32例的子宫腺肌症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轮廓,以及肌层回声,并彩超血流显示分析其血流情况。结果子宫弥漫性增大20例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22例。子宫局部回声增强增粗10例,子宫腺瘤7例,合并子宫肌瘤7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症检查有较高的临床检查,它可以确诊子宫腺肌症它可以排除子宫腺肌症合并其他子宫病变。分析子宫腺肌症的血流情况,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综合医院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6年2月8日-2016年3月12日期间在我院住院2d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选择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科室以及住院服务指标作为自变量,剔除变量显著性水准0.10,入选变量显著性水准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天数、导医服务、医护人员反应时间、解释用药和餐厅饮食质量是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来看,住院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满意度较高,但是在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 标签: 综合医院 住院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经B超检查诊断的妇科急腹症患者,依据患者手术结果、血流发布、频谱特征、病史、化验检测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诊断。结果在异位妊娠、盆腔炎急性发作、卵巢肿瘤蒂扭转、黄体破裂、前置胎盘等诊断方面,成功诊断92例,诊断成功率92.0%。结论通过B超超声诊断,不仅能有效明确妇科急腹症患者病因,而且可动态性检测、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诊断成功率较高、简单安全辐射较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B超 妇科 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运用计算机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扫描前30min和扫描前口服2%泛影葡胺溶液300ml,先行常规扫描,然后行增强扫描,再用三维重建MPR进行后处理。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表现胰腺弥漫性增大,密度低,轮廓不清,边缘模糊,周围渗出积液等改变。结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不仅可以定性诊断,而且CT分级与分型相结合,对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CT对使急性胰腺炎及并发症显示细微、准确,有较特征性表现,对其诊断价值较大。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1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病例,剖析总结其DR、多排螺旋CT和MRI表现。结果肱骨3例,股骨6例,胫骨2例;病变呈类圆形分叶状破坏区,部分呈膨胀性、偏心性发展;病灶内常有不规则钙化,周围可见硬化边,部分皮质断裂,少数可有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MR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见不均匀或较均匀强化,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均可不同程度强化。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对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三者相互结合,能大大提高对软骨母细胞瘤正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 标签: 软骨母细胞瘤 DR 多排螺旋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血液肿瘤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患关系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知识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不仅能有效对血液肿瘤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肿瘤 疾病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诊断率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肝硬化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代偿期患者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5例,并选取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三组的主肾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肾动脉内径D(0.36±0.02)cm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主肾动脉内径D(0.61±0.07)cm及对照组的主肾动脉内径D(0.52±0.04)cm相比较显著减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舒张末期流速(EDV)(15.43±4.02)cm/s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舒张末期流速(EDV)(27.33±4.17)cm/s及对照组的舒张末期流速(EDV)(30.11±5.24)cm/s相比较亦显著减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阻力指数(RI)(0.76±0.12)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阻力指数(RI)(0.68±0.17)及对照组的阻力指数(RI)(0.61±0.24)相比较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诊断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珍惜宝贵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报废率,提升工作效益。方法整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分制备资料,统计成分制备数据,分析血液报废原因。结果本次制备血液19007袋,报废1187袋,报废率为6.2%,5类报废原因中脂血和非标量报废居多,分别占报废量的80.3%和12.8%。结论血液报废是可控的,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操作技能,把握好各工作环节的关键点是降低血液报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脂血 非标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流程。方法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的准入、管理制度,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规范管理。结果将外来医疗器械纳入标准化管理流程,保证了器械的洗涤及灭菌质量,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外来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保证了器械的质量,控制了手术感染率,保证了病人安全。

  • 标签: 外来医疗器械 管理流程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MRI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疑似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MRI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及DSA检查,对照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以DSA检查的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组检查的准确度为76.7%,特异度66.7%,敏感度79.2%。经Kappa检验表明,Kappa值为0.65(P<0.05),表明两种检查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然DSA检查脑血管狭窄准确性高,但是检查过程具有创伤性,而且费用高,不适合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首选。MRI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与DSA检查基本一致,而且无创,可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首选方法。

  • 标签: MRI 血管成像 颈动脉超声 脑血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病人出院带药发药难的问题,对发药流程进行改进,使出院病人能够顺利拿到医生所开药物,达到巩固治疗效果,保障用药安全,提高病员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住院病人 出院带药 发药流程
  • 简介:摘要口腔门诊镇静复苏室的功能就是严密监控口腔门诊深度镇静/麻醉下治疗患者的生命体征,使其尽快恢复至正常或术前状态。文章试从对复苏室病人的全面准确的评估、镇静/麻醉后复苏室管理工作的特点、常见镇静后并发症的护理、镇静深度监测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整理和分析,以期提出如何安全适当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麻醉苏醒后突发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口腔门诊 镇静复苏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实施门诊流程优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与满意度的比较。方法通过改造门诊流程、缩短各等候时间、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进行优化前后的研究。结果新的流程方便了患者、有效缩短了等候时间、提高了门诊量,门诊总体患者满意度从80.7%上升到近92%。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就诊流程,不仅可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门流程优化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其骨髓的增生程度,如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以及巨核细胞等是否出现增多或减少的现象。结果患者因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病症92例(76.67%),骨髓象特征表明骨髓增生Ⅲ级以上者占71.67%,骨髓增生Ⅳ级以下者占28.33%,骨髓细胞形态各异,其中红、巨、粒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因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病症28例(23.33%),骨髓象特征表明骨髓增生Ⅲ级以上者占58.24%,骨髓增生Ⅳ级以下者占41.76%,巨核系多无异常变化,骨髓细胞形态有感染骨髓象的迹象。结论造成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很多,病种繁杂,且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反映骨髓的形态以及增生情况,能有效降低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鉴别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益管理在优化抽血室流程中的效果。方法将实施精益管理前、后就诊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实验组采用精益管理中的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孕妇等待时间长的原因,采取就诊耗时、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具体措施。比较两组数据。结果制定了门诊就诊耗时表、采血室进行采血时孕妇的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记录孕妇在采血室所耗的时间及其满意度(均P<0.01)。结论实施精益管理在优化抽血流程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服务质量。

  • 标签: 精益管理 抽血室流程 优化流程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