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胃镜与肠镜的消毒情况,促进临床消毒操作的规范化,使医院的消毒质量得以提高。方法随机抽选100家医院,分析调查其胃镜与肠镜及其附件的消毒情况。结果不恰当地使用消毒剂、清洗消毒方式不规范、消毒的时间太短等,肠镜消毒合格率92.7%,胃镜消毒合格率92%。结论各医院医护人员必须牢记消毒服务意识,加强消毒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有力保障。

  • 标签: 胃镜 肠镜 消毒 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医保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探讨医保处方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08年10月的门诊医保处方每月100张,合计1000张,调查WHO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6种,处方均值53.58元,抗菌药物使用率49.5%,针剂使用率19.5%,不合理用药35.5%,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98.7%。结论我院门诊医保处方用药品种数、针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需加强监管;存在不合理用药,诊治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医保处方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湖北省来凤县农村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我们随机抽取了来凤县绿水乡、三胡乡、旧司乡2008年出生的681名婴儿为调查对象,就其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母乳喂养率为91.5%,婴儿辅食添加不足、不规范、且添加时间较晚,断乳时间较晚,产后6小时内开奶者乳汁分泌量多,产后48小时后开奶泌乳量少,家务组泌乳量多,打工组泌乳量少,文化程度与泌乳量成反比。说明母乳是来凤县农村婴儿早期获得的基本营养素,辅食添加不足和断乳过晚的原因,除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有关外,还与父母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和受旧的传统习惯影响有关。结论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科学育儿知识,使广大农村妇女能够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继续实行母婴同室,鼓励产后尽早开奶,可促进母乳喂养。

  • 标签: 婴儿 母乳喂养 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方法抽取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我站采集的存在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23例(36.51%)献血者自身因素,10例(19.05%)标本采集原因,23例(36.51%)送检因素,5例(7.94%)检验理因素。结论为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标本采集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重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尽量减少误差产生。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误差产生,提高血液检验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血液标本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这些血液标本,并总结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在血液检验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原因、血液采集原因、送检原因以及标本检验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血液在检验的过程中出现误差。结论造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的原因有很多种,为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血液检验的各项操作,进而减少血液标本误差的出现。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中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47份,对其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份血液标本中,19份误差原因是采集因素,占40.43%;8份误差原因是患者因素,占17.02%;7份误差原因是送检因素,占14.89%;13份误差原因是检验因素,占27.6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因素、患者因素、送检因素和检验因素是导致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必须规范各项工作,提高标本质量。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对当前药品抽样、检验工作中存在部分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药品 抽样 检验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部门全面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事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工作,日前已取得良好成效,但由于随机抽样理论应用还不够深入,实践中的随机抽查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从随机抽样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目前卫生监督部门“双随机”抽样监督执法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卫生监督行业特点及监管实际,针对“双随机”提出完善对策。

  • 标签: 卫生监督 双随机抽样 问题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按钉螺密度高低分级设定现场系统抽样查螺的间距,以提高查螺效率,降低查螺成本。方法选择江陵县廖堤村和熊堤村为试验村,对其有螺环境按500m分段,采用系统抽样法,以50m和10m设框分别对两村进行调查。用GPS定位每一自然环境每段起止点,捡获的钉螺统一进行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钉螺,计算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比较两种方法查螺的效果和效率。结果对两村共39段有螺环境进行调查,系统抽样10m设框调查2584框,活螺平均密度2.0406只/框,用工209h;50m设框调查539框,活螺平均密度2.6067只/框,用工73h。10m抽样调查所用工时是50m抽样调查所用工时的近3倍,相同地点两方法查螺查出的钉螺级别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667,P>0.05)。结论在有螺环境中采用分级设定系统抽样查螺距离和模式具有用工少、提高效率,同时也可掌握有螺环境螺情分布现状等优点。

  • 标签: 钉螺密度 查螺 方法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的检测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问题,为此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影响检验因素的众多结果中,首要的就是有个好的检验标本,检验标本的质量对于检验分析尤为重要,但目前检验全面质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对于检验标本的质量管理,对于标本收集过程涉及人员较多,环节多而复杂。本文从这方面进行检验标本的质量管理分析,总结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以后的工作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血液标本 误差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是基层医生必需掌握的基本功。研究报道,踝臂指数是反映心血管病发生的一个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危险因素。开展和应用踝臂指数(ABI)技术,结合其他因素和条件,提高基层医生对冠心病的认识与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本调查对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踝臂指数比较。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已确诊冠心病患者和社区健康人群进行ABI测量和结果比较,ABI0.9定义为异常。结果冠心病组ABI0.89±0.017,健康组ABI1.106±0.014,两组人群ABI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BI技术简便,无需特殊器材,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尤其可在内科当作体检的一项基本功。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人群 踝臂指数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规误差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4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回顾分析患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结果静脉血液抽血检验方式比末梢血液样本抽样方式的红、白细胞计数准确性低,但是在PLT(血小板)计数方面准确性较高;常温储存的血液样本比冷藏血液样本的红白细胞、PLT等计数方面准确性较低,但是无显著差异;取样后立即送检的白细胞计数准确性明显高于取样后4小时送检的血液样本,但PLT及血红蛋白计数准确性明显低于取样4小时后送检血液样本。结论应选用技术高、综合能力强的检验医师进行血常规检验,检验医师也应全面掌握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增强患者检验期间的质量控制工作,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现象。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常规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不理想,实际检验结果中常出现一些本该避免的误差,给临床诊断和患者的康复制造了困难。本文从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以期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及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误差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以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血液后开展血常规检验,并将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结合加以分析。结果有30例患者血常规检查出现误差,占15%;引起误差的原因包括采血部位、血液放置时间、环境温度。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了解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降低失误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成因 采血方法 放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常见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准确、更可靠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后,作沉渣镜检,再针对无临床症状而结果异常之项目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手工方法检测。结果①500例尿液试纸检测全阴标本用手工检测阳性总数达20例,阳性率达4%;②200例尿液试纸带检测异常标本的手工检测假阳性总数达22例,假阳性率达11%。结论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在检测工作中应将试纸带与手工操作相结合。

  • 标签: 尿液 分析仪 假阳性 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