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去11月通过新生转运系统对新生科130例危重新生进行转运,回顾分析新生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转运系统的组织管理,装备保证,定期培训,转运前期的病情稳定措施与新生转运的关系。结果在对所稳重新生进行转运时,需要按照其疾病顺序进行转运,首先就是重度窒息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早产且体重较低患者,肺透明膜病患者,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以及重症肺炎患者,对比传统的双向被动转运模式,新生转运系统具有较高的转运成功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应用。结论在对危重新生转运期间使用新生转运系统,可以有效处理转运之前治疗医院,途中以及新生重症监护室三个阶段,有效提升新生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情况。

  • 标签: 新生儿转运系统 危重新生儿 转运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了73例新生手术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建立静脉通道、术中保暖、体位摆放、防止皮肤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护送。认为针对新生手术的特异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新生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新生儿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游泳对其促进黄疸消退、刺激脑神经发育、促进生长发育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新生在宫内全身被羊水浸泡着,身体蜷缩着,四肢随时可接触宫壁,当新生脱离母体出生后,会感到原来所熟悉的温暖而有限的空间消失了,使新生失去了安全感和依附感。近年来开展的新生游泳解决了这一难题。新生游泳实际上是一个对婴幼儿全身皮肤触摸式的爱抚,对其适应外界环境、刺激脑神经发育、促进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游泳 体重 黄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黄疸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黄疸患儿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纳入患儿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新生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早期发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促进新生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确诊并收治的100例新生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肺炎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选取的100例肺炎新生患者中,痊愈76例,好转2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继而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护理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窒息的产科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出生的新生窒息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抢救步骤抢救,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儿中轻度窒息有44例,在积极抢救后得以复苏,重度窒息患儿6例,在积极和严格的抢救后转往我院儿科进行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死亡事件发生。结论新生窒息是导致新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产前检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避免新生窒息的情况发生,产科需要加强对新生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尽量早期发生并有效预防窒息现象发生,在新生窒息发生后需要及时处理,促进患儿的呼吸循环系统得以改善并恢复。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产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医患关系的有效协调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的160例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60例患儿的年龄是6d-20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坚持人文关怀为工作原则,提高自身的换位思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实现对患儿全面护理的目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5.23%,对照组内患儿治疗的依从率为80.17%,研究组患儿总体满意率是97.5%,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86.25%。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科中,坚持人文关怀为主的协调原则,是促进医患交流的有效路径之一,对改善新生医患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医患关系 协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败血症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出生的130例新生败血症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的有效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败血症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及新生的产后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产妇及新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产妇及新生经产后护理干预后,3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6.9%(62/64)。结论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并发症也能够及时处理,能够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促进新生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正常分娩的新生100例,体重在2500g-4000g之间,Apgar评分8~10分,从出生24小时开始进行抚触,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对新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进行观察。结果经抚触的新生生理性体重下降后,体重恢复很快,出生时平均体重3000g,出生三天后,平均体重3100g,生长发育较迅速,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减少,吃奶量增多,黄疸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抚触能促进新生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免疫力。

  • 标签: 新生儿 抚触 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窒息新生血液中血肌酐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窒息新生10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依据病情按轻度窒息组30例,中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24例划分;同期选择正常新生30例,分别在24h内,出生第7d对股静脉血采集,测定并对比生化指标。结果出生后24h,相较对照组正常新生,中、重度窒息组患儿SCr、LDH-1、CK-MB指标均具更高水平(P<0.05),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即病情越重,检测出的水平越高;轻度组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轻、中度窒息组在出生第7d,指标基本呈正常恢复,而重度病例虽下降明显,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各窒息组皮质醇水平在出生后24h内均呈更高显示(P<0.05),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出生第7d,窒息组均呈正常恢复,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正常对照组,窒息组血糖异常率均居更高水平,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血清中血肌酐、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可评估病情,指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生化指标 改变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新生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900例高危足月新生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3000例无高危足月新生为B组,对两组新生的眼底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组新生中有174例出现眼底出血情况,眼底出血发生率为19.33%,B组新生中有98例发生眼底出血,发生率为3.27%,两组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新生眼底出血的主要因素有新生窒息、产妇妊娠期高血压、新生缺血缺氧脑病等。结论足月新生眼底出血的因素较多,与产妇、新生本身均有关系,为了更好的眼底出血进行预防,医院应加强筛查力度,减少发生率。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眼底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腹泻的发病因素和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50例新生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患者发病原因。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发现发病原因主要有喂养不当、应用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新生肺炎、新生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组总有效为100%,对照组为68.0%,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新生腹泻的病因主要是喂养不当,其次是抗生素的应用,这些都提示临床工作者要谨慎应对。而妈咪爱联合思密达对该病的治疗有效,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腹泻 病因 治疗 微生态制剂
  • 简介:摘要新生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婴儿1,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他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新生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与年长有着很大的差别,体内各脏器发育尚不完善,临床变化也有很多的特殊性,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须加强监护和护理,注重护理观察,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降低新生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作为重症监护室护士应懂得通过全面整体的观察与评估新生目前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做好预防,减少并发症1-2;同时,还要通过对新生的观察与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现结合临床实践,将儿科重症监护室新生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患有腹泻的新生。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的临床治疗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的45例患有腹泻的新生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因及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生腹泻的常见病因为喂养不当、应用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新生肺炎、新生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观察组中痊愈31例,有效14例,无效0例,总效率为100%;对照组中痊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相比较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差异(P<0.05)。结论新生腹泻中因喂养不当的病因最常见,通过妈妈咪联合思密达的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腹泻 思密达 妈咪爱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黄疸新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新生黄疸新生,根据随机表分组。蓝光治疗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蓝光+活菌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新生黄疸治疗转归率;皮肤黄染完全消退时间、胆红素监测水平正常时间、每次摄奶量;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蓝光+活菌治疗组新生黄疸治疗转归率比蓝光治疗组高,P<0.05;蓝光+活菌治疗组皮肤黄染完全消退时间、胆红素监测水平正常时间短于蓝光治疗组,每次摄奶量比蓝光治疗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蓝光+活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蓝光治疗组低,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黄疸新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大,可更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提高每次摄奶量,对新生有益。

  • 标签: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间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 血清胆红素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窒息的抢救方法进行探析,同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自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新生窒息患儿中选取42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儿,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儿例数均为21例。在参照组患儿抢救过程中应用常规抢救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措施,在研究组患儿抢救过程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性更优,差异较为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给予新生窒息患儿标准化抢救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并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抢救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窒息发生的影响因素胎次、孕周、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脐带异常及胎盘异常,找出防治措施,降低新生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市区)和各乡镇卫生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对胎次、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脐带胎盘情况、羊水污染程度、羊水过多(少)、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有无宫内感染进行登记(除外胎儿先天异常、多胎及合并母亲疾病情况),其中发生新生窒息有296例(其中轻度窒息271例、重度窒息25例),将同期分娩正常作为对照,寻找围产期高危因素对新生窒息发生的影响;比较市区和乡镇卫生院之间新生窒息发生情况。结果窒息新生96.3%有胎儿宫内窘迫史,而胎儿宫内窘迫与多种围产期高危因素有关;随着胎儿宫内窘迫的时间越长,新生窒息率越高;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搞好卫生期保健,指导孕产妇搞好自我监护是降低新生窒息发生率的关键措施。同时将复苏技术强化培训的重点逐步放到基层医院。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围产期 胎儿窘迫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