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度洛西汀,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分别治疗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SCL-90)评分显示在治疗第2周时躯体化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抑郁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躯体化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安全、有效。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度洛西汀 阿米替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内科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综合内科住院SD患者58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各项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S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综合内科临床特征护理
  • 简介:摘要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档案信息,而档案信息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对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了有了提升。网络信息技术是目前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在工作当中能够灵活的应用,让档案管理事业可以继续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很大程度都是需要档案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来作为保障,因此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进行提升,是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对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的作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新形式 档案工作 素质
  • 简介:《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下简称《条例》)首次从国际法的层面明确提出了对指定机场、港口和陆路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要求,由此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成为我国口岸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时至今日,《条例》实施已经7年,但从实际工作看,还存在对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主体(以下简称主体)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 标签: 陆路口岸 能力建设 公共卫生事业建设 国际卫生条例 国际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和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术后半年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A组少于B组,术后6个月后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比较,B组明显好于A组,6个月后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比较,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比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D)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48例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1、2、4、6周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91.67%,观察组分别为45.83%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TESS量表评分均逐渐下降,但各时段两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患者均可忍受。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SD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与氟西汀相当,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比氟西汀更快,更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躯体形式障碍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索符合各地二类口岸实际的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模式,以达到《国际卫生条例(2005)》相关要求。方法通过对我国当前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并选取二类口岸主管当局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我国二类口岸的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较为薄弱,各地主管当局应当转变思路,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模式。结论通过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修订旧标准和形成新的行业标准,对全面指导二类口岸主管当局完成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二类口岸 卫生检疫 核心能力建设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CF简要核心组合类目评估康复科患者的功能水平,临床治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符合条件的患者50例,分别用常规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定和巴氏评定,及用ICF简要核心组合类目(b130能量和驱力功能、b152情感功能、b280痛觉、d230进行日常事务、d230进行日常事务、d450步行、d455到处移动、d850有报酬的就业)由主管治疗师、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按ICF分级标准,分别在住院时、住院中期、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本研究使用的8项简要核心组合类目不仅评定耗时少而且比其他评估量表涵盖的内容更广,适合用于评定康复科各类患者。结论本研究ICF简要核心组合类目评定项目,对全面评定康复科患者治疗计划,功能水平,制定判断治疗疗效及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

  • 标签: ICF简要核心组合类目 临床应用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街镇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级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长街镇初中300名学生经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法经行分析。结果长街镇初中学生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3.9%。8条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初一学生为63.9%,初二学生为77.1%,初三学生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高年级学生在多条知识点上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结论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3.9%,没有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要求的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的目标,还应该加强学校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初中生 核心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核心抗体和e抗体双抗体阳性与HBV-DNA含量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验300例双抗体阳性HBV-DNA含量。结果核心抗体与e抗体双抗体阳性的健康体检人群中HBV-DNA阳性率为3.61%。结论乙肝核心抗体与e抗体阳性的健康体检人群中极少数仍存在病毒复制,具传染性。在乙肝核心抗体与e抗体阳性的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HBV-DNA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乙肝病毒复制 传染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