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门诊经常碰到一脸茫然的家长,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身高会出现问题。因为家长不了解或忽视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很多孩子耽误了治疗,贻误了增高治疗的良机。其实,家长是可以从多方面正确监测孩子生长发育的,也可以从平时的监测中发现问题,并做到早诊早治。

  • 标签: 生长发育 孩子 监测 家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供医生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出生后即给予干预,并由医生对新生儿的家属给予指导,使其能够在出院后继续进行。比较两组小儿在出生后1、3、6、12、24个月时的体格检查结果和精神发育结果。结果实验组小儿与对照组之间的体格发育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小儿的大脑运动、语言等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对小儿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早期干预小儿儿童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为对集体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儿童入托后健康成长。方法:2007年1~8月在我院入托体检的677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2%和3.5%;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1%;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3.1%;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岁左右龋病率上升较快。结论:我们应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加强儿童保健指导,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对于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入托儿童 发育状况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保健对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名为对照组,行常规保健护理。50名为观察组,行强化儿童保健服务,从影响性疾病、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等方面,对两组幼儿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幼儿在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而在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上,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对比两组幼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对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具有着促进的作用,并有效减少发生营养性疾病几率,效果显著。

  • 标签: 生长发育 幼儿 发病率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对0-6岁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将960例儿童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分别根据患儿不同情况给予补充均衡营养,包括蛋白质、多种维生素、DHA、矿物质、水和碳水化合物,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给予个性化指导,治疗3个月;对照组则按日常生活中常规饮食,补充单一的营养物质如钙、锌等,不做任何指导,疗程也是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结论治疗组对儿童生长发育采用均衡营养进行合理指导,可以很快缓解患儿的病症,从而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童营养 均衡营养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婴儿生长发育受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预防保健婴儿91例,采集时间2018年1月26日~2020年2月10日,依据对婴儿采用家庭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常规家庭干预46例(家庭T组),家庭干预+儿童保健干预45例(保健B组),观察两组婴儿营养性疾病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两组婴儿家庭干预前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保健B组营养性贫血2.2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乏4.44%<家庭T组;保健B组体重[(10.22±0.85)kg]、身高[(76.33±1.36)cm]、适应性[(112.33±3.36)min]>家庭T组,数据比对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婴儿行家庭干预+儿童保健干预可以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降低婴儿出现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婴儿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贫血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怀孕期摄入的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专人指导孕妇填写饮食调查表,认真记录4天内的营养摄入情况。同期对胎儿进行B超监测,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孕妇的饮食情况及其营养元素的摄入量均输入指定的标准饮食系统,通过观察系统中的RDA值,分析孕妇的饮食情况。结果观察饮食系统,发现30例孕妇中,60%的孕妇营养素摄入适中,胎儿发育正常。而在怀孕期间所摄入的营养元素及能量未达到标准的占10%,30%的孕妇超过RDA值,胎儿BPD值较低。结论孕期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胎儿的生长率失衡。对此,孕妇怀孕期间应注意自身的饮食情况,合理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素,便于胎儿的正常生长

  • 标签: 孕期营养 胎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婴儿82例按数字法进行分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各41例。常规保健用于常规组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儿童保健综合服务,对2组婴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状况以及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和身高体重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常规组(4.88%<21.95%),且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分及身高体重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婴儿实施儿童保健能够进一步促进其生长发育,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儿 生长发育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婴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抚触组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均增加较多,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婴儿抚触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婴儿抚触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辅食添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接收的 100例健康检查婴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喂养指导,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喂养指导,观察两组婴儿营养状况(蛋白质 -热能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及生长发育(身长、头围、体重)情况。结果:观察组 6月龄、 12月龄婴儿蛋白质 -热能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建卡的12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干预方式将婴儿分为加强保健组(60例)与常规保健组(60例),常规保健组婴儿则按照常规保健模式进行干预,加强保健组则在常规保健组的基础上加强儿童保健,观察婴儿保健十二个月后的身高、体重、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等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加强保健组婴儿的身高、体重、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等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常规保健组(P<0.05)。结论加强儿童保健干预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 标签: 儿童 保健干预 婴儿 生长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儿奶量的摄入和体质量的增长情况。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每天加2次抚触,15-20min/次,均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结果出院时抚触组奶量及体质量的增长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抚触可明显增加每日奶量的摄入和体质量的增长,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增加抵抗力,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抚触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小儿是不成熟的个体,从解剖结构到生理和生化功能都处于不断发育时期,尤其是肝肾功能与成年人差异很大。而小儿的免疫功能也不是特别完善,一旦患上感染性疾病,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及药物的配合,才可能恢复健康,但是依旧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日后的生活可能造成一定的困扰。目前,我国的很多医院及科室都存在着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帮助患儿恢复健康,以及避免感染性疾病对造成的伤害,本文就小儿感染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做出研究。

  • 标签: 小儿 感染性疾病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婴儿行儿童保健对其生长发育所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来我社康中心体检的240例婴儿,将这些婴儿分为两组,每组婴儿数量相等,将这两组婴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婴儿行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中婴儿行综合性儿童保健,结束后对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与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等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婴儿贫血以及佝偻病的发病率,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结果比较两组婴儿的身高以及体重情况,观察组婴儿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组婴儿的适应性、精心动作与大动作、语言以及交往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婴儿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对两组婴儿的贫血以及佝偻病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婴儿明显比较低,两组婴儿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其行综合性儿童保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婴儿体格以及神经行为发育,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生长发育 影响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镇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镇10所幼儿园中的624名3~6岁儿童及其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并测定血红蛋白,自编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长完成问卷调查。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我镇学龄前儿童各项生长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以2012年生长发育指标为标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贫血患病率为5.8%;低体重3.1%,超重16.7%;消瘦0.6%。肥胖4.3%,婴儿时期喂养方式是低体重、消瘦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思想观念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我镇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但仍存在儿童的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的现象,睡眠情况、居住地周围环境污染情况、家长的营养知识等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生长发育 相关因素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