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单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50例作为乙肝组,另选单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患者50例作为丙肝组,二者重叠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重叠感染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空腹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重叠感染组ALT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ALT与丙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AST显著高于丙肝组和重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AST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TBil显著高于重叠感染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TBil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的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的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IFN-γ为(41.4±12.3)ng/L,丙肝组为(39.6±12.8)ng/L,重叠感染组为(49.3±14.2)ng/L;重叠组IFN-γ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乙肝组IFN-γ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IL-6为(57.7±26.2)ng/L,丙肝组为(69.3±23.8)ng/L,重叠感染组为(87.0±27.3)ng/L;重叠感染组IL-6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丙肝组IL-6显著高于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IL-10为(304.2±87.6)ng/L,丙肝组为(316.3±89.4)ng/L,重叠感染组为(622.5±96.4)ng/L;重叠感染组IL-10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和丙肝组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肝功变化不明显,但是炎症反应严重,肝脏储备功能显著降低。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重叠感染 肝脏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免疫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预防接种和治疗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检验病毒的类型进行明确,同时也能够对特定抗体的浓度进行有效的测定,从而在病毒检验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来为病毒检验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病毒感染 免疫检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及各种幼龄动物非细菌型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研究轮状病毒生物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技术等对对于防止轮状病毒暴发流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各随机选择3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照组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及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影像学特点,并总结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肺叶实质、充气支气管征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实质、多发小结病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而毛玻璃样影伴有网织条索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间实质发生率高于参照组,而肺实质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单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单侧多叶及双侧肺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在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临床表现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结果经过充分氧疗、抗氧化、平喘化痰等积极治疗及加强病情观察、雾化吸入、叩背等护理措施,全部患儿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细致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疗效,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 标签: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儿科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开展登革病毒检测能力验证,不断提高实验室登革病毒的检测水平。方法登革病毒1-4型毒株经严格灭活,经过特异性、敏感性、均匀性、稳定性测试,随机组合成每组5份样品发放。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自行决定采用的核酸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或/和分型检测。对登革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和2016年,全国共有126家实验室参加登革病毒检测能力验证,初测满意率为98.4%,2家实验室的结果判定为"定性检测不满意",占全部参加实验室的1.6%,补测后满意率为100.0%。结论我国大部分实验室具备较好的登革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及管理水平,可以很好地为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能力验证 登革病毒 荧光PC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上采用各种治疗方式,对T细胞亚群指标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一年内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联合治疗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并记录、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主要从CD3+、CD4+、CD8+三个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治疗前的指标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采用一定治疗方案后,根据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可以来判断治疗后患儿病情的改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治疗 T细胞亚群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诺如病毒所致聚集性的呕吐事件。方法经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回顾分析病例情况,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暴发疫情(聚集性疫情)的数据与因素。结果30例病例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呕吐、腹泻、恶心与腹痛等,全部患者都发生呕吐的症状,27例发生恶心;13例发生腹痛,腹痛的位置是脐周;2例腹泻;4例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腹痛去医院就诊的有8例;6例复诊;9例患者初诊病例都在症状出现6小时以内就诊。结论这次事件主要是因为一例感染诺如病毒学生将病毒带入学校,才引起了聚集性的疫情,因此需要强化首发病例管理,对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置和消毒。

  • 标签: 诺如病毒 呕吐事件 调查
  • 简介:冬季是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通常是由轮状病毒、肠道融合病毒所致。由于病毒性腹泻对抗生素不敏感,因此,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指征时,必须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滥用抗生素。这样,抗病毒药便成为了针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关键性治疗药物。然而,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的作用有限,不能很快制止小儿腹泻,所以,临床上常常将抗病毒药与止泻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尽快止泻,促进病情迅速好转。专家指出,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思密达 利巴 轮状病毒 抗病毒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神经内科病毒脑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神经内科病毒脑炎8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儿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儿。其中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发现,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讨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行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以及恢复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大力度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病毒性脑炎多样性及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此疾病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CT与MRI对患者进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CT主要有片状低密度范围不等的表现,在额、顶皮质、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皮质下区比较常见且多发。单侧具有较大发病范围时,占位效应明显。MRI检查结果主要有长T1、T2信号表现,相对于CT检查,MRI具有更清楚的病变显示,增强扫描病变主要是不存在明显强化。结论临床诊断应紧密结合CT、MRI影像表现,才能为临床病毒性脑炎的准确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CT 影像 MRI影像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丙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丙肝或是丙肝患者58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病毒筛查的健康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血清样本行HCV-cAg检测与丙肝病毒核心抗体(HCV-Ab)检测,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RNA)证实阳性者,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HCV-Ab检测阳性率100%,HCV-cAg阳性率2.54%(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1.72%(1例);观察组HCV-cAg阳性率为55.17%(3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65.51%(38例),诊断符合率为84.21%。结论HCV-cAg检测诊断丙肝诊断符合率较高,有利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拉沙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利用293F细胞表达重组拉沙病毒糖蛋白GP1,固相化在腔室玻片上,加入GP1抗血清,最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拉沙病毒IgG抗体。结果制备了重组拉沙病毒糖蛋白GP1,GP1抗血清效价〉1∶1000000;拉沙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专一性强(检测20份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较高(抗血清在1∶1000稀释时仍有较强信号)的特点。结论建立了拉沙病毒IgG抗体的快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用于口岸拉沙病毒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拉沙病毒 免疫荧光法 真核细胞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护理体会,分析护理要点。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了8例艾滋病合并病毒性肝炎(均为乙肝)肝硬化。结果未见医院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未见乙肝病毒免疫应答。8名对象中2名选择向家属隐瞒病情,早期多出现心理应激。健康教育后均获得随访,依从性尚可。结论艾滋病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护理难度大、风险高,多数以肝硬化相应症状就诊筛查发现HIV感染。除对症护理外,护理的重点还需要放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上,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依从性,重视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态、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

  • 标签: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及主要流行株的基因型。方法采集2016年哈尔滨市哨点医院监测的301份疑似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RNA,并对阳性标本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哨点监测病例诺如病毒阳性率20.93%,对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出4种基因型诺如病毒,分别为GⅡ.P12/GⅡ.3型34株、GⅡ.Pe/GⅡ.4型15株、GⅡ.17型11株及GⅡ.P16/GⅡ.2型4株;结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毒株仍以GⅡ组为主,GⅡ.P12/GⅡ.3型与GⅡ.Pe/GⅡ.4型是2016年哈尔滨地区主要流行株。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型 流行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疹病毒IgM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4例(1级29例,2级62例,3级83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11例为正常对照组,人群个体间无血缘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上述人群风疹病毒IgM抗体进行检测,所有阳性标本均经复检确认。试验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6.90%(12/174),对照组0.90%(1/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596,P=0.018),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疾病正相关(P=0.018,OR=8.148)。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级6.90%(2/29)、2级4.84%(3/62)、3级8.43%(7/8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精确概率法字2=0.741,P=0.725)。高血压患者ALT、AST、BUN、GLU、LDL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APOA、APOB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其他变量影响后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并非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P=0.625)。结论风疹病毒感染能够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但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病毒感染 风疹病毒 酶联免疫法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virushepatit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阿拓莫兰联合基础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方法),每组均为3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阿拓莫兰 病毒性肝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