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假丝酵母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64例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68.75%)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5.62%)、光滑假丝酵母菌(9.38%)和克柔假丝酵母菌(6.2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7.19%)为主,其次为泌尿道(18.75%)、消化道(10.94%)等。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糖尿病、恶性肿瘤等13个因素是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CI:2.57~33.67)、住院时间(OR95%CI:2.17~25.37)、恶性肿瘤(OR95%CI:1.04~15.23)、化学治疗(OR95%CI:1.76~20.63)、使用呼吸机(OR95%CI:4.67~96.37)是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充分考虑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降低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真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的分布类型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药敏情况。结果(1)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12121份临床送检标本中共有酵母样真菌32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207株,占63.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44株,占13.6%、热带念珠菌33株,占10.2%、近平滑念珠菌29株,占9.0%、克柔念珠菌5株,占1.5%,其它6株,占1.8%。(2)本次统计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有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依曲康唑(ITR)和伏立康唑(VRC)。结果表明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相对于唑类药物有优势地位,唑类药物中伏立康唑相对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具有较强优势。结论(1)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及介入性操作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2)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已不能适应现代抗感染治疗的需要,应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将对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3)微生物实验室要做好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酵母样真菌 分布类型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临床护理中的特点和效果。方法对我门诊2013年3月至7月治疗的94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护理得当,疾病治愈率高,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知识的认识,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督促其建立遵医行为,共同参与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和预防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第1、4天应用,共2次,同时将外阴洗净,每晚放1粒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含硝呋太尔500mg、制霉菌素20万单位),入阴道后穹窿,连续6天。B组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第1、4天应用,共2次,和每晚放1粒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于阴道后穹窿,连续6天。再连续用上述药物6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总有效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氟康唑胶囊联合阴道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短程加长期预防性给药,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氟康唑胶囊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2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蓝光等治疗,观察组(1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结果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 布拉氏酵母菌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干预治疗对胎膜早破(PROM)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43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非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141例孕妇进行对比研究,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情况,比较胎膜早破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次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8.6%VS4.3%,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4.9%VS1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与1年内VVC发生次数的Spearman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性(r=0.216,P<0.001)。结论妊娠合并VVC时,胎膜中MMP-9升高,增加了发生胎膜早破的危险性,治疗对预防妊娠合并VVC所致胎膜早破是有益的。

  • 标签: 妊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