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某疗养院健康体检中心在开展检后服务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即实施品牌战略规划,创建三大特色的检后服务保障体系,即构建以预防保健为主体的疾病预警预测体系、构建以康复医疗为核心的健康干预体系、构建以健康教育为基点的健康促进体系;寻求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检后服务专家团队;强强合作,开通绿色就医通道。

  • 标签: 健康体检 检后服务 健康管理
  • 简介:在开展医院整体优质服务活动中,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实施"八服务八开始"的综合举措,即提升服务,从改变观念开始;人性化服务,从注重细节开始;落实服务,从每个员工开始;配合服务,从心沟通开始;内部服务,从职能部门开始;优化服务,从流程环节开始;保障服务,从落实制度开始;满意服务,从改革创新开始,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全面工作的开展,基本上达到了政府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

  • 标签: 医院 优质服务 整体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诊治的48例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8.3%;经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冲动易怒、焦虑急躁、身心障碍、多动指数分别为(2.2±1.2)分、(1.0±0.2)分、(0.5±0.1)分、(4.7±1.3)分和(5.8±1.8)分、(2.6±0.9)分、(1.4±0.4)分、(9.3±1.8)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法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1.7%和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期多动症患儿,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认可,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儿童多动症 心理行为疗法 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 多动指数
  • 简介:文章以山西省人民医院为例,介绍了该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依据和目标、预约挂号的方式和特点、预约平台的架构,强调了对预约诊疗服务进行宣传的重要性和实施性,阐述了医院预约诊疗服务的改进情况。

  • 标签: 预约挂号 分时段 实名制 诊疗卡
  • 简介: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服务人群不断扩宽,医保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都对医院医保服务能力建设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从医院医保服务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在医保工作中针对服务客体需求进行的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分别从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探讨了加强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 标签: 医保 服务能力建设 队伍建设 路径
  • 简介:感冒发烧二三十元就能治好;血透一次20元即能搞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质优价廉的上门服务;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同样也能看“大病”……近日,记者深入走访连云港灌南城乡多家医院深切感受到,该县医改让这里的百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

  • 标签: 上门服务 医改 乡镇卫生院 感冒发烧 连云港
  • 简介:结合本院开展为部队服务工作实际,用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创建符合官兵需求的新型服务保障模式和方法。从强化标准意识、优化诊疗环境、注重管教并重、延伸服务内涵等方面思考和总结,为提升医院保障水平,提高为部队服务质量提供经验。

  • 标签: 医院 为军服务 内涵建设 保障能力
  • 简介:宁养社会工作服务是医学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需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专业服务方法,最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宁养社会工作服务的品质。

  • 标签: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 相关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方法
  • 简介:为客观、真实地收集患者满意度,有效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浙江中医院在信息系统中创建数据接口,实现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功能.通过此交流评价平台,进行短信满意度测评,经运行半年证明,评价方法便捷迅速,范围广、内容全、结果真实可靠,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HIS 医院短信平台 医疗服务 满意度
  • 简介:文章结合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具体实践,总结了当前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各种潜在的风险,简要分析了各种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 标签: 医院后勤服务 社会化 风险 应对策略
  • 简介:三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三级医院的应有之意,同时也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通过阐述无锡二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总结取得的成效,最后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 标签: 实践和思考 三级医院 支援社区卫生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因素下患儿疗效及依从性的结果,探究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年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弱视儿童患者,均行眼部常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验光后,并给予他们综合法治疗,观察不同年龄和不同家长因素下患儿的治疗效果,探究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3~6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其次是7~9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好,10—12岁年龄段的儿童依从性很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家长监督的天数越多,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越好,患儿的依从性越好,其疗效也越好,可见依从性与疗效是正相关的关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良好,其疗效与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有很大关系,临床上要尽早治疗儿童弱视,尽可能提高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儿童 弱视治疗 疗效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