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6.4/8.0F细硬输尿管镜在安全建立标准通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98例肾结石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人工肾积水条件下行患侧超声引导下目标穿刺,穿刺成功后采用Amplatz扩张器依次扩张至8F、10F、12F、14F、16F,更换Alken金属套叠扩张器,依次扩张至24F标准通道并留置金属镜鞘.在扩张过程中用细硬输尿管镜检查12F、16F通道,确认通道扩张正常后继续扩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重新穿刺建立通道.结果198例患者251侧一期顺利建立通道,单通道231例次(92.0%,231/251),两通道15例次(6.0%,15/251),三通道5例次(2.0%,5/251).建立首个单通道时间15~40(27.5±12.4)min.除87例中重度肾积水患者外均顺利建立通道,通道扩张不完全20例次,均在导丝引导下6.4/8.0F细硬输尿管镜扩张皮质通道进入目标盏.通道丢失11例次,3例输尿管导管向肾盂注入亚甲蓝,在输尿管镜下找到喷出蓝色液体的穿刺孔,插入斑马导丝,通道也得以成功建立,8例原通道重新超声定位穿刺目标盏,成功建立通道.皮质通道明显出血8例次,肾盂损伤4例次,均对碎石取石无显著影响.术中和术后输血20例次,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病例;术后发热32例次,无尿脓毒症病例.周血肿12例次,尿外渗32例次,气胸1例次,无肠道及肝脾损伤病例.结论6.4/8.0F细硬输尿管镜可提高标准通道建立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盏 经皮肾通道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探讨其对术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急诊PCI的STEMI患者390例,发病时间均在12h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分为Ⅱ级缺血组(A组,248例)和Ⅲ级缺血组(B组,142例),分析住院期间两组基本资料、TIMI危险评分、ST段回落率、PCI后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术后TIMI血流3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T段回落率>50%比例明显低于A组[53.2%(132/248)比29.6%(42/142)](P<0.01),且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发心肌梗死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TIMI危险评分>3分、Killip分级>1级、前壁心肌梗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将两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并以与心源性休克有关的因素为自变量,心源性休克为因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年龄(P=0.008)、Killip分级>1级(P=0.049)、ST段回落率(P=0.008)及Ⅲ级缺血(P=0.001)为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时心电图Ⅲ级缺血是STEMI患者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对PCI后院内病死率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休克 心源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Ⅲ级缺血 ST段回落率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随机高血压人群中早期损伤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碱性苦味酸法检测尿肌酐,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30mg/g时为阳性;同时空腹12h以上检测血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976例高血压患者中,ACR阳性184例,占18.9%(184/976)。ACR阳性患者BMI、收缩压及血尿酸明显高于ACR阴性患者[(26.8±3.1)kg/m2比(24.1±3.0)kg/m2、(175±25)mmHg(1mmHg=0.133kPa)比(162±20)mmHg、(397.7±51.3)肛mol/L比(291.4±5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构成、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降压药物治疗史、高血压病程、舒张压、TC、TG、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随机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发生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BMI及血尿酸。

  • 标签: 高血压 白蛋白尿 多相筛查 肾损伤
  • 简介: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的检测,评估CysC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中38例UAE在30~300mg/24h的患者归入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28例UAE<30mg/24h的患者归入无肾病的糖尿病(NDN)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其中25例UAE≥30mg/24h的患者归人高血压损害组,27例UAE<30mg/24h的患者归入高血压无损害组;6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检测UAE、CysC、肌酐含量.结果早期DN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N组[(1.84±0.83)mg/L比(0.41±0.62),(0.66±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DN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损害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无损害组[(0.93±1.04)mg/L比(0.41±0.62),(0.69±0.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无损害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可作为判断早期损害的指标,对患者病情进展有很好的了解,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降低和避免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胱抑素C
  • 简介: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X线检查复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2.0±2.0)周和(13.8±2.4)周,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19/20)比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掌倾角、桡骨短缩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0.6±4.7)°比(6.6±4.0)°、(0.8±0.5)%比(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偏角复位情况虽然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发生率为5.0%(1/20).结论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桡骨骨折 老年人 掌侧入路 T型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