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热敏灸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属于缓解期患者随机纳入热敏灸穴位敷贴、热敏穴敷贴、热敏灸、常规穴位敷贴为治疗方法的4个不同分组及每个分组3个不同水平,观察患者的哮喘年发作次数、发作时的病情程度分级、年感冒次数、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判定其疗效。结果:热敏灸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热敏穴敷贴组(为80.0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与热敏灸组(为43.33%)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与常规穴位敷贴组(为63.3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次数与疗效方面,治疗3次与9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热敏灸穴位敷贴、热敏穴敷贴可有效减少哮喘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减轻发作时严重程度;2.敷贴次数的增加可提高临床疗效;3.热敏灸穴位敷贴可做为一种新的防治哮喘的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敏灸 位敷贴 支气管哮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艾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少腹逐瘀汤加减艾灸神阙、关元、中极、子宫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消炎痛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以及检测各组患者血浆PGE2含量。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GE2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改善前列腺素水平有关。

  • 标签: 少腹逐瘀汤 艾灸 原发性痛经
  • 简介:慢性胆囊炎(chronic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

  • 标签: 四逆散合三金汤化载方 慢性胆囊炎 远期疗效评价
  • 简介: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感染后终生带毒,经10-30年后容易转变为慢性肝炎,约有20%可以导致肝硬化,甚至引起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笔者通过检测丙肝感染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腺苷脱氨酶(ADA)、单胺氧化酶(MAO)、α-L-岩藻糖苷酶(AFU)等血清酶,旨在了解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丙肝感染病变的关系,从而为该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血清酶 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口服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49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并口服雷贝拉唑。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9%,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减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蒿芩清胆汤 雷贝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