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药物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患者应用咪康唑栓阴道用药,B组患者应用中药止带方,C组患者给予咪康唑栓和止带方联合阴道用药.比较三组患者停药1周及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和复发率.结果:C组患者治疗1周及1个月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两组患者(P均<0.05);C组患者治疗1周后真菌学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均<0.05);C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真菌学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康唑栓和止带方联合治疗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效果好,较单一用药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真菌学治愈率均有所提高,且真菌学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咪康唑栓 止带方 伊曲康唑胶囊
  • 简介:探讨宋元时期药物剂量,认为宋元使用的单位剂量名称从传统的铢分两进位制,改为钱两的十进位制。东汉与宋元的剂量换算比例为3∶1。宋元时期的具体量值是1斤合今640克,1两为40克,1钱为4克,1字约合1克。量值已经较东汉增长了两倍,但每服用量却比东汉所用药物剂量明显减小。宋元时期由于使用了煮散的方法,是历史上中药剂量最小时期。现代研究证明,中药煮散的方法仍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药物剂量 宋元时期 东汉时期 煮散
  • 简介:唾液是人体之宝,由口腔粘膜深处的唾液腺分泌,俗称口水。祖国医学一向很重视唾液的作用,冠以琼浆、玉泉、甘露、神水、金津玉液等誉称;明代医家程仲龄还把它喻为“人参果”;李时珍也指出,唾液有明目退翳、消肿解毒的功能。现代人们发现了它在保健中还有许多奥秘,真是名符其实的玉液琼浆。

  • 标签: 唾液腺分泌 药物 口腔粘膜 祖国医学 金津玉液 明代医家
  • 简介: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34例药物性淤胆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综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加用熊去氧胆酸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可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

  • 标签: 药物性淤胆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熊去氧胆酸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专门针对中专层次学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充分沟通基础化学老师;对教材内容有选择地进行了增减;板书、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使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该校中专生每一届学习成绩都较上一届有明显进步.该教学方法也为其他同等情况的学校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天然药物化学 中职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干预前的出院病例和2013年10月干预后的出院病例,运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观察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和平均用药时间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后患者的微生物送检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患者的合理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强化管理,通过临床干预等手段,可有效促进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率。方法:在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其中200例手术患者的病历进行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统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发现,在对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用法、给药时间以及联合用药上存在不合理之处。结论: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在手术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抗菌药物
  • 简介:中药炮制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中药材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克制和抵消相应的毒副作用,从而更好地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分为火制、水制以及水火共制等。现就中药炮制对中药材的药物性能、功效、理化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强调中药炮制的意义和重要性。

  • 标签: 中药炮制 性能 功效 理化性质
  • 简介: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菌体内药物蓄积水平及其细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作用后柔红霉素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体内聚集水平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作用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细菌结构的改变。结果亚抑菌浓度双黄连分别预处理4,6,8h后,大肠埃希菌菌体内柔红霉素蓄积程度较空白对照增强(P〈0.05),其中6-8h时较为明显;1/2,1/4,1/8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双黄连预处理6h后,大肠埃希菌细菌内柔红霉素蓄积程度较空白对照增强(P〈0.05),且不同浓度双黄连预处理细菌后柔红霉素蓄积程度改变具有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双黄连作用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出现分裂相减少、胞膜缺损、胞质流失等改变。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可以增加柔红霉素在细菌内聚集,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并且能够破坏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

  • 标签: 双黄连 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
  • 简介:近年来,结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探索其根治方案显得愈来愈重要。而想要探索根治方案,就必须先要了解其相关的治疗方法。结肠癌作为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手段与其它肿瘤一样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经过搜集相关文献,现将其中几个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综述如下。

  • 标签: 结肠癌 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
  • 简介:综述近几年来不同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同中医家从不同角度阐述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通过化裁经方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疗效。认为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新时代医学发展下经方仍值得进一步发掘。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医 经方 治疗
  • 简介:哮喘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中医药治疗对于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体质、减少发作次数、阻止病情发展和反复加重、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李玉奇教授从医70余载,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对哮喘治疗研究颇深。李老认为其致病可归于痰饮证候,将哮喘分为初病、久病。初病总以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久病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积为患。现将其对哮喘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以及弟子后学们的继承发挥予以总结,以飨读者。

  • 标签: 李玉奇 哮喘 中医药 经验
  • 简介: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大肠经的原穴。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因其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取穴方便而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各针灸文献中均有记载。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著作和文献,从合谷主面口、解伤寒、调血气、治脱厥、治杂病五个方面对合谷穴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合谷穴 针灸治疗 临床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反复发作,病程长短不一,通常从数月至数年不等,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皮肤病。临床上有难治、复发、病时奇痒难忍的特点。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缺乏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湿疹有一定特色,对综合调理患者身体,缓解、改善湿疹症状都有一定效果,值得关注。该文就近年湿疹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对湿疹作一综述。

  • 标签: 湿疹 中医治疗 综合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波姆光治疗仪结合保妇康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波姆光治疗,治疗组则使用波姆光治疗仪结合保妇康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分泌物异常天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波姆光治疗治疗慢性宫颈炎能使局部病变组织蛋白质发生凝固、坏死、脱痂,使子宫颈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恢复,术后使用保妇康凝胶使宫颈感染、出血、炎症复发的概率明显减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波姆光治疗仪 保妇康凝胶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中散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7.7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穴位敷贴 慢性胃炎 临床研究
  • 简介:刘毅教授是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国医大师李辅仁的学术继承人,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对老年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本人有幸跟随刘老临诊,收获良多。现将其治疗老年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滋补肾精 顾护脾胃 标本同治 调心守神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标实多为血瘀、痰饮;现代医学已证明,本病早期就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治疗上活血祛痰法应贯穿始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瘀 痰饮 活血祛痰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与有效性明显,有利于减轻偏头痛程度,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失眠是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而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进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实、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多梦、白天困倦或疲乏等.失眠易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甚至妨碍社会功能[1].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不寐”的范畴,其病因多种多样,与情志、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病机在气血,则与气血亏虚、气血不调有关;病机在脏腑,则与心、肝、肾关系最为密切.高颖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她治疗失眠症多以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痰热内扰等辨证,强调抓主诉、析兼症,根据患者失眠症的临床特点,从脏腑辨治,标本兼顾,调和阴阳.笔者有幸跟随高教授出诊学习,现列举其治疗失眠症典型验案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失眠症 肝郁脾虚 心肾不交 痰热内扰 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