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血栓栓塞症并发大量胸腔积液的发病不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该病胸水特点多是渗出性的,间皮细胞明显升高,认识肺栓塞并发胸腔积液的特点则有助于及早诊断。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胸腔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3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83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平均年龄(60.2±11.9)岁,≥60岁99例,占54.1%。左下肢为DVT最常见发病部位,共120例,占65.6%。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79例(43.2%)。发生DVT并同时诊断恶性肿瘤的23例,占12.6%。31例DVT发生在手术后,以术后1周发生率最高。胃癌、肺癌、宫颈癌是合并DVT最常见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108例。晚期患者101例,占55.2%。97例患者存在贫血,占53%。血浆D-D与FI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6.3%、38.5%。结论年龄≥60岁、腺癌、晚期、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是DVT高发人群。左下肢是DVT最常见发病部位,临床容易忽视的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有很高的发病率,值得重视。恶性肿瘤初诊、术后1周内是DVT的高发时间。D-D及FIB两项指标可能对DVT的早期诊断很重要。

  • 标签: 肿瘤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的温阳散瘀散外敷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BI以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温阳散瘀散外敷 血栓通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WLSY-8000型伟力电脑肾病治疗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病治疗穴位脉冲疗法。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结束后第4天随访两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治疗第3天时,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两组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治疗在PNS治疗方面,可降低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安全易行,不增加肾脏负担,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治疗仪 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冻干粉针。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TNF—α、Hcy、Fib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TNF-α、Hcy、Fib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NF—α、Hcy、Fib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血浆TNF—α、Hcy、Fib水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栓通冻干粉针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