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使用苯妥英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奥卡西平 癫痫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癫痫选择药物及认知功能训练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本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收集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计算机随机建档法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单独使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FAP、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癫痫选择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方案,相比单独使用奥卡西平可提升治疗有效性,并能降低神经系统损伤,用药安全性理想,值得借鉴及运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小儿癫痫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66例,入院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3)与联合组(n=33),给予对照组患者卡马西平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加巴喷丁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联合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中枢性疼痛,用药后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 标签: 中枢性疼痛 脑卒中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掷筛子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卡马西平,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加巴喷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6%,而观察组仅为4.65%。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卡马西平的临床效果优于加巴喷丁,能够快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并发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的效果以及对CL-90、MB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所收治的脑梗并发癫痫患者68例开展相关研究,根据癫痫发作的情况分组,各34例,对照组为迟发性癫痫,观察组为早发性癫痫,患者均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在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改良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脑梗并发癫痫的效果比较明显,控制疾病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具备优势,要重视。

  • 标签: 脑梗并发癫痫 卡马西平 地西泮 MBI评分 CL-9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脑梗并发癫痫治疗效果、CL-90评分及MBI评分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梗并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性脑梗并发癫痫者为30例入组观察组,迟发性癫痫患者36例入组对照组,用卡马亚西联合地西泮分别对两组患者展开治疗,并对药物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SCD-90评分与MBI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早发性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过在迟发性癫痫的治疗效果上不如早发性癫痫,对于迟发性脑梗合并癫痫的治疗方案还有待研究。

  • 标签: 卡马西平 地西泮 脑梗并发癫痫 治疗效果 影响